天天看點

“硬體免費”紅利褪去,網際網路電視如何應對使用者的品質需求?

2016年是網際網路電視爆發增長也伴随着震動的一年,伴随着有裁員、資金鍊危機的爆發,液晶電視面闆價格也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大幅反彈,而面對面闆價格上升的壓力,消費者越來越多的售後回報,很多網際網路電視品牌也開始扛不住了。

“硬體免費”紅利褪去,網際網路電視如何應對使用者的品質需求?

“硬體免費”紅利褪去,網際網路電視行業也開始“下半場”角逐

“硬體免費”紅利褪去,網際網路電視如何應對使用者的品質需求?

事實上,網際網路品牌一直以來的“服務收費、硬體免費”,背後也暴露出了諸多問題。比如,最常見的就是供應鍊管理經驗不足。其實不論是對于智能手機來說,還是對于智能電視而言,供應鍊的管理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從上遊的技術研發、面闆研發,到實際的生産、物流,對于大多數的網際網路企業來說,過去在硬體生産上并沒有太多的積累,這必然也就導緻他們在供應鍊管理上存在短闆,可能會因為一個零配件跟不上就會影響生産和品質把控。

有明顯短闆的網際網路企業将這一市場陷入長久的混戰,甚至有的企業将勝敗的砝碼寄托在“場外因素”。于是以樂視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也開始通過入股、收購傳統家電企業的方式來彌補自身存在的不足。在國内市場,樂視通過其控股子公司認購TCL20%的多媒體新股;在國際市場,斥資20億美元全資收購了美國最大智能電視巨頭Vizio。

“硬體免費”紅利褪去,網際網路電視如何應對使用者的品質需求?

但其實入股也好,收購也罷,都是在摸索中的艱難前行。但雙方是能夠将先進的UI技術迅速嫁接在已有的産品上,優化使用者體驗?是否有強大的産能做後端保證,在技術下沉越來越明顯的網際網路家電行業,跟上市場的需求?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打破網際網路行業和中國傳統電視行業之間的壁壘,靠單純的并購并不能實作。

“硬體免費”紅利褪去,網際網路電視如何應對使用者的品質需求?

以使用者體驗為中心,硬軟兼修才是王道

同樣是收購,富士康卻通過收購夏普電視,讓夏普智能電視在短時間内取得了重要突破。今年8月,富士康以3888億日元收購夏普,開始進軍企業早先制訂的“眼球計劃”。從8月完成收購,經曆了短暫的管理團隊調整的陣痛,短短3個月時間,由富士康執掌的夏普迅速在70英寸和60英寸的大屏上發力,在雙十一期間取得了全管道銷售額6.2億、阿裡全平台成交金額超4.3億的成績。

“硬體免費”紅利褪去,網際網路電視如何應對使用者的品質需求?

對于富士康收購夏普之後發力智能電視所取得的成功,離不開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夏普智能電視的成功首先還是離不開他們的産品本身,始終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堅持産品品質為首要。清、傾、擎、輕四個字很好地展現了他們的産品優勢:清方面,夏普采用日本原裝10代線液晶面闆,擁有更亮的透光率,其特有畫質調整技術能讓畫面明亮護眼;

“硬體免費”紅利褪去,網際網路電視如何應對使用者的品質需求?

傾方面,夏普對于音質也要求極高,杜比、DTS雙音頻解碼,抛物舞台型音響,更有品質感;

“硬體免費”紅利褪去,網際網路電視如何應對使用者的品質需求?

擎方面,搭載行業新型旗艦魔芯Mstar MSD95V,能夠輕松運作大型網絡遊戲、4K視訊,支援H.265編碼技術,可節省50%帶寬;輕方面,系統運作高效,開機響應速度快。

“硬體免費”紅利褪去,網際網路電視如何應對使用者的品質需求?

第二,夏普智能電視的成功也離不開富士康龐大的制造實力。衆所周知,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在生産制造環節已經積累了足夠的實力和資源,不僅能夠保證夏普智能電視的産品品質,同時對于夏普智能電視的産能也是一大保證。此外,郭台銘帶領的富士康正在進行多元化發展,尋找新的盈利突破口。繼8月正式完成收購夏普後,在12月1日,IDG資本、鴻海集團和珠海市國資委旗下華發集團三方日前發起設立規模約14億元的私募基金,用于投資珠海本地的醫療健康、文化創意和新技術企業。12月8日,在IDG主辦的“2016小蠻腰科技大會”上,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郭台銘進行了“以物聯網打造智慧科技生活”為主題的演講,也強調物聯網也是他看重的未來發展方向。富士康正在加快速度從制造向“智造”進行轉型。

“硬體免費”紅利褪去,網際網路電視如何應對使用者的品質需求?

第三,硬軟兼修也是夏普智能電視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系統方面,夏普智能電視與阿裡YunOS系統達成合作,通過全新研發的YunOSforTV6.0 作業系統,應用占據記憶體極少,系統響應運作速率也大幅提升,同時借助阿裡巴巴在網際網路技術、消費者大資料及雲計算方面的優勢,優化互動體驗;在内容方面,夏普智能電視與華數、優酷、洋芋、阿裡文娛等内容商在内容上緊密合作,打造了海量的優質内容。

“硬體免費”紅利褪去,網際網路電視如何應對使用者的品質需求?

消費更新大環境下,“硬體免費”之路還能走多遠?

熱熱鬧鬧的硬體免費曾經引起了無數使用者的高度關注,也為網際網路企業赢得了足夠的眼球和曝光,甚至還引發了行業對于傳統電視廠商在智能電視領域強大的危機感。然而,曾經輝煌的硬體免費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走向了危機,這對行業而言也是一件值得反思的事。

硬體免費的落幕告訴我們:犧牲消費者體驗作為打破網際網路電視行業壁壘的代價最終難以走得長遠,一旦使用者體驗跟不上,再為内容付費的欲望也就會逐漸消失,硬體免費也就難以為繼。随着傳統電視廠商與網際網路視訊網站合作的不斷加強,網際網路企業在内容方面的優勢已經在流失。

而要想真正樹立行業壁壘,就必須始終把使用者體驗放在第一位置,在産品技術、品質、産能等方面不斷提升自身實力,同時硬軟兼修,加強系統以及内容方面的實力,如此才能最終赢得市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