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BestRW團隊項目創意以及NABCD

一、寫在前面

這次的團隊項目我們隊選到的是自由選題,與其說是選,不如說是配置設定。畢竟我們組遊戲排名倒數第二···其實當我第一次聽說我們隊排倒數第二的時候我是有點不爽的,畢竟在這後面能夠抽到的題目都是剩下的。當題目出來時我就更加不爽了,3個關于網站的,2個Android,5個自由命題。我以為自由命題肯定被先選完,然後是android,最後是網站。畢竟我不會網站,而且我想寫一些android的app。然而不料網站是被搶着選的,留給我們的是我最喜歡的自由選題(畢竟我們可以寫android了···)。于是我們的項目就是關于android的。

二、團隊項目創意

經過我們團隊激烈的讨論我們決定做一個校園相關的APP。主打一下三大功能

  1. 同校課程學習經驗交流
  2. 校園二手交易
  3. 校園交友

三、NABCD

  • N (Need 需求)

關于需求這方面我覺得前兩個功能的需求量是最大的。

首先課程學習經驗交流。對于這個方面我覺得也是很有必要的。學長的學習經驗對我們的學習來說有很大的幫助。比如某個課程需要怎麼學,需要注意什麼,某個公選課比較水,比較坑。大家在交流經驗的時候也可以吐槽,讓學弟學妹少走彎路。就拿我們OO課來說,這是一門很難的課,之前需要有一定的課前準備,比如學習JAVA,在學習的時候需要花很多時間做作業等等,這些都是很珍貴很需要告訴初學者的經驗,當然也可以吐槽給學弟學妹這個課喪心病狂···

其次是是二手交易。其實對于我們學生來說很多東西在升年級或者畢業之後都是不需要或者用處不大的了。比如課本,當然有些課本是值得我們去保留的,但有相當一部分的課本我們是不需要的,而這些不需要的放在我們自己這裡完全是浪費,為什麼不賣給下屆的學弟學妹呢?其實對于我們每個學生來說為什麼之前要去買那些新的而且隻用一學期的課本呢,為什麼沒有一個學生之間二手課本交易平台呢,那些線下書店的價格樣那麼貴。特别是我們從沙河搬到海澱這邊的時候我們很多書都是扔了的,這多浪費啊。再比如自行車,當學生從這個學校畢業之後可能就用不到自行車了,這個時候就可以賣給學弟學妹。這樣的例子不可計數,是以關于校園二手交易這個功能室很有需求的。

最後是校園交友。對于這個功能我是覺得有一點需求但是并不大,不過有的時候你想要認識一些其他系的同學的時候就可能借助這個平台了。

  • A (Approach 做法)

做這個項目我們需要做兩個軟體,一是APP,對于這個方面我是不擔心的,畢竟用的JAVA語言(在這裡感謝OO),而且大家對Android都比較熟悉,我們團隊有幾個人開發過android。二是伺服器。對于伺服器這方面我打算用JAVA WEB(感覺得JAVA一路到底了···)初步想法是使用servlet。是以在技術方面我覺得問題并不是很大。軟體做出來自然免不了推廣,其實我覺得在學校裡面的推鋼還是比較可行的,畢竟都是同學,推廣起來比社會上的推廣簡單多了。我們初步打算是做完項目後租一個伺服器,并且把app釋出到各大應用市場。然後就是在校園内的推廣,我們團隊有對這方面有很多經驗的隊員(偷笑···)。當然後期的運維我們還是需要有幾個人做的。

  • B (Benefit 好處)

對于這方面覺得有兩方面,一是對使用者,二是對我們團隊。

對我們團隊來說我們能夠開發一個完整的項目能夠有同學使用并得到同學的好評之後對我們自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提升,也是自我成就感的滿足,并且能夠提升我們的團隊項目經驗。置于盈利方面我們是不考慮的,這大概算是一個公益項目吧。

對使用者來說我覺得好處是最大的。二手交易方面是雙赢,友善我們的生活學習,更加有利于資源的有效使用,而且同學間很少會有社會上那樣的欺騙,何樂而不為呢?課程交流方面,不經是我們經驗學習地方,也是我們吐槽的地方。學習變得更加透明有趣,對我們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 C (Competitors 競争)

對于競争方面我覺得是有的,但是并不大。

對于課程經驗交流我覺得幾乎沒有競争,畢竟我還沒有看到一個課程經驗交流和吐槽的,即使是課程格子也沒有我們做的專注。

對于二手交易,競争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線下,二是線上。線下方面就是各種二手商店的收購和販賣,對于線下我覺得我們的優勢在于賣家和買家直接交易,沒有中間差價,而且同學之間有事好商量,賣的的價格自然比書店收購價高,買的價格自然比商店的低,完全碾壓。線上方面主要是二手網站比如58同城,趕集網等,由于我們做的是學校交易,那麼可信度和适用度肯定更好,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優勢是不言而喻的。

是以對于競争方面我們是很有優勢的。

  • D (Delivery 傳遞)

傳遞這方面我覺得我們主要是校園推廣。這也分線上和線下。

線上我們可以通過微信群、qq群、微信朋友圈等方式

線下我們可以通過掃二維碼下載下傳應用送禮品、發傳單、張貼海報等方式

最終我們的産品會釋出到百度應用中心,預計使用者在2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