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冬奧項目,就算看不懂也想看個熱鬧?憑借一把刷子的謎之操作,足以讓冰壺榜上題名。
受到滑行過程中自身旋轉的影響,冰壺的前進軌迹,其實是一條弧線。而刷冰的目的,就是要控制冰壺,前進的方向和速度。刷的姿勢不一樣,效果也截然不同。

你可别小看了這把刷子,它可以很溫柔,也可以絕對硬核。如果隻是輕輕掃幾下,那就是把冰面上的雜物清理幹淨,以免幹擾冰壺的,滑行速度和線路。當你看到運動員使出吃奶的力氣刷冰時,那就是見證奇迹的時刻了。大力刷冰會使冰面溫度升高融化,形成一層水膜。傳統意義上,這樣做不僅能減小摩擦,讓冰壺滑得更遠,還能減小滑行弧度,讓冰壺盡可能走出一條直線。
近兩年來,随着冰壺運動的發展,更加靈活的"指向性刷冰"技術應運而生。當一名運動員,順着冰壺旋轉的方向刷冰,就可以讓它走出一條更大的弧線。反過來,就可以讓冰壺的行進軌迹盡可能接近直線。
冰壺滑行的時候,并不是每個人都有刷冰資格。在冰壺穿過圓心線之前,隻有投擲一方的選手有資格刷冰,在穿過圓心線之後,對方可以有一名選手加入刷冰隊伍。當然,對手刷冰一定是為了"搞破壞"了。
這是因為,冰壺的停留位置,決定了雙方的得分。比如這一局,在大學營裡,紅隊隻有1個壺比黃隊任何一個壺都更加靠近圓心,是以得1分。而在這一局裡,黃隊有3個壺比紅隊任何一個壺都更加靠近圓心,是以黃隊得3分。
是以,無論是采取遮擋賽道還是擊打對方冰壺的戰術,都是為了給自家的冰壺占據一個有利位置。而這,就需要每個隊的隊長來燒腦決策了。
誰是隊長?在場上對着刷冰手大喊大叫的那個人就是。畢竟,冰壺賽道長度超過40米,交流起來基本隻能靠吼。
(編輯:唐熙 實習編輯:秦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