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春走基層】忙碌又快樂 寶雞人的新春“必修課”

春節的腳步一天天臨近,大街小巷充滿着喜慶的氣氛。這幾天您和家人都在忙些啥?是打掃屋子幹幹淨淨地迎接新年,還是從“頭”開始容光煥發?是做一鍋香噴噴的臊子,在兒時的記憶裡體會家的味道,還是貼上手寫的春聯、福字,抒發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隻願你我所有的忙碌,都彙聚成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期盼。

【新春走基層】忙碌又快樂 寶雞人的新春“必修課”

從“頭”開始 剪出新氣象

“有錢沒錢,剃頭過年。” 這句諺語是指人們無論窮富,春節前都要理發。寓意着新的一年要從“頭”開始,煥然一新。另外,因為民間有“正月不理發”的說法,是以很多人都會趕在年前理發。

陳格利在岐山縣城經營着一家理發店。随着春節的臨近,每天來她店裡美發的客人絡繹不絕。

【新春走基層】忙碌又快樂 寶雞人的新春“必修課”

“受疫情影響,好多在外工作的人選擇就地過年,與往年相比,今年的顧客不算多。”陳格利說,即便如此,她這幾天也是忙得連軸轉,連吃飯喝水都顧不上,常常要忙到晚上9點多,主要是因為年前燙頭發的女顧客比較多,工序相對複雜。

在寶雞高新區一家名為“咔咔造型”的理發店,記者看到店内坐滿了等待的顧客。咔嚓咔嚓……店主手拿剪刀,神情專注地工作着。

【新春走基層】忙碌又快樂 寶雞人的新春“必修課”

“正月不理發,那是迷信的說法,現在正月理發的人多得很。不過我還是喜歡在年前理發,畢竟春節是最隆重的節日,忙了一年,好好拾掇拾掇自己,圖個好心情。”前來理發的李先生樂呵呵地說。

家的味道 燣臊子才有年味

對西府人來說,春節前有一項很重要的事情,那便是燣(lán)臊子。在西府人眼中,“燣”不僅僅是一個動詞,它更是這片土地上特有的文化符号。

1月23日是農曆臘月二十一,家住寶雞高新區陽光上東小區的楊宏斌從市場上買回幾斤豬肉,準備燣過年的臊子。

【新春走基層】忙碌又快樂 寶雞人的新春“必修課”

“臊子是臊子面的靈魂,雖然平時也經常做,但過年前的這鍋臊子是必須要做的,這樣才有儀式感。”楊宏斌一邊說一邊熟練地切肉。

楊宏斌說,他從小生活在農村。那時候,隻要村裡誰家在燣臊子,幾乎全村的人都能聞到那誘人的香味。孩提時,他最期盼的事情就是過年,因為一到過年,家裡就會做很多臊子。母親做的臊子面、臊子夾馍是他的最愛,那是家的味道。如今,在母親的指導下,他也能燣出一鍋美味的臊子。

【新春走基層】忙碌又快樂 寶雞人的新春“必修課”

将肉切好後,楊宏斌起鍋燒油,再将熟油盛出備用。依次将肥肉、瘦肉倒入鍋中,幹煸片刻,再加入姜末、蔥段、香醋、鹽等佐料。瞬間,廚房裡飄出了撲鼻的香味。最後,他将提前盛出的熟油淋入鍋中,再加入鮮紅的辣椒面。“咕咚”了幾分鐘後,一鍋色香味俱全的臊子大功告成。

【新春走基層】忙碌又快樂 寶雞人的新春“必修課”

在《康熙字典》和《辭海》中,燣的注解為“焦黃色;炒;熱”。從字形上看,燣注定與火有關系。是以燣臊子的奧妙,就在火候。

楊宏斌說,除了火候,最好用本地産的香醋,這樣做出來的臊子才更正宗。

灑掃除塵 幹幹淨淨過大年

掃灰塵、擦玻璃、洗瓷磚……臨近農曆新年,家家戶戶忙着大掃除,除舊迎新、喜迎新年。“ ‘塵’與‘陳’諧音,新年收拾收拾屋子也是辭舊迎新,圖個新氣象、新希望。”市民楊女士表示。

【新春走基層】忙碌又快樂 寶雞人的新春“必修課”

這幾天,家政公司的張紅“檔期”排得滿滿的。“要是安排的好,一天甚至能跑兩家幹活。”張紅表示,春節前灑掃除塵的活她已經幹了七、八年了。今年過年早,她從12月底就陸續接到大掃除的活,公司按照房子面積大小安排保潔人員數量,像複式、别墅這種房屋面積,基本上需要四五個人去幹一天,面積小的一兩個人半天就能幹完。“我從早上八點出門,忙到下午四五點。自己家到現在還沒顧上收拾,淨打掃别人家了。”張紅笑着說。

【新春走基層】忙碌又快樂 寶雞人的新春“必修課”

這些年來,從素不相識到熟悉、信任,在清掃保潔中,張紅憑借過硬的工作能力和敬業認真的作風,收獲到顧客的好評,和很多人成為了朋友。

“大家主動給我介紹朋友、鄰居家的工作,顧客信任我們,我們就要收拾好。人家即使不在我們身邊,我們也會盡心盡力幹好,像冰箱、洗衣機下面,房子的角角落落平時注意不到的地方,我們都會收拾幹淨。”張紅說,家政保潔人員希望用自己的勞動創造幹淨美麗的環境,為千家萬戶送去祝福,讓大家幹幹淨淨、健健康康地迎接新年。

【新春走基層】忙碌又快樂 寶雞人的新春“必修課”

寶雞新逸安家政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闫惠表示,12月底至今公司已經接了100多單保潔活,40多名保潔勞工上崗服務。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公司要求所有保潔人員佩戴口罩、手套,穿好鞋套服務,每隔10天所有保潔人員做一次核酸檢測,確定安全上崗。

手繪“萌虎福” 傳統也新潮

【新春走基層】忙碌又快樂 寶雞人的新春“必修課”

虎年春節将至,寶雞印社名譽社長、寶雞市直機關書畫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寶文與寶雞市總工會職工文聯書法家協會的書法家一起,前往學校、醫院、工廠、社群、農村,将一幅幅萌态可掬的生肖福送給寶雞市民。

“萌萌哒”的老虎扛着扁擔笑着走來,扁擔上系着燈籠、鞭炮,飄逸灑脫的福字和“諸事和順、虎年大吉”的吉祥語一起出現在大紅色的鬥方宣紙上,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

【新春走基層】忙碌又快樂 寶雞人的新春“必修課”

熱愛書畫篆刻的張寶文,每年都積極參加義寫春聯活動,将一份份祝福送到千家萬戶手中。最初是在2016年,他在福字上做起文章。篆體福字和卷尾巴的小猴相映成趣,讓圍觀的市民眼前一亮,大家紛紛要求他在福字上加上這個小猴。“從那時候開始,我就開啟了生肖福的創作。”張寶文表示,通過這一方式,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營造歡樂、祥和、喜慶的春節氛圍。

平日裡,張寶文注重搜集素材,創作出靈動富有趣味的圖案,大人、小孩都被他“圈粉”。生肖福上的人物形象跟随着送福群體的身份轉變,有教書育人的老師、有田間勞作的農民、有運動場馳騁的運動員……張寶文還根據每年生肖創作富有當年文化特點的生肖圖案,“佩奇福”“智慧鼠”“金牛福”“萌虎福”受到了小朋友們的歡迎。他還将英語 “Happy new year”“Best wishes”與中文“新春大吉”“萬事如意”等結合,雙語送上濃濃祝福。每年春節前,張寶文走到哪裡,身邊都圍滿了人。

【新春走基層】忙碌又快樂 寶雞人的新春“必修課”

“手寫的春聯比印刷的春聯更喜氣。拿到書法家親手寫的春聯和福字,感覺年味更足啦!”寶雞市婦幼保健院工會主席張潔笑着表示。

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承載着中華兒女最真摯、最深厚的情感,理發、打掃衛生、燣臊子、寫春聯等等隻是迎接傳統春節的一部分。時光流轉,過年的形式在變,但永恒不變的是對于團聚的向往,過年這一飽含濃濃親情的傳統節日,承載着大家對生活和家人的美好祝福,經久不衰,曆久彌香。(寶雞新聞網記者 張超 陳雲哲)

編輯: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