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年中國偵探小說I:自古以來偵探走出少年

編者按:自1896年張昆德首次在《泰晤士報》翻譯福爾摩斯偵探小說以來,偵探小說作為"進口産品"傳入中國,在中國已經生根一百多年。本系列文章将重點介紹清末中國偵探小說的一些有趣細節,如早期攝影與PS技術、女偵探與兒童偵探形象、"實驗"與"試"中的偵探小說,以及《惡搞福爾摩斯》系列小說等,意在勾勒出100年前中國偵探小說開頭的趣味内容和基本面貌。

百年中國偵探小說I:自古以來偵探走出少年

《少年偵探(大卷)》(作者趙俊琪,上海金屋書店,1947年6月初)。(Wasby Fortitual/Instagram)

随着電影《名偵探柯南:彩色子彈》在國内上映,新蘭、柯毅《CP粉》開始了新一輪的"争論"。《名偵探柯南》漫畫于1994年在《少年星期天周刊》開始連載,1996年1月8日同名漫畫在閱讀和銷售電視上首次亮相,1997年第一部卡通劇場版《引爆摩天大樓》。上映至今,《名偵探柯南》已經是一部千餘部漫畫、24部動畫劇版的電影,以及包括大量TV版動畫、電視直播改編、小說、繪畫、廣播劇、角色集、遊戲等文化産品,或者可以稱之為一套文化産業。

名偵探柯南已經和我們在一起将近三十年了,但柯南還是沒有從狄丹國小畢業,他的真實身份還是一個高中生。在柯南的"偵探宇宙"中,很多偵探都隻是少年甚至孩子,比如服務部平底、白馬偵探、石亮真純,甚至奇異的孩子都是高中生,而柯南的朋友"少年偵探團"島元泰、元谷光彥、吉田都是國小生,這當然是用"偵探柯南""少年漫畫"自己的定位, 同時似乎提醒我們,幹涸的偵探線可謂是"從古代英雄走出少年"。

<h3>摘自《福爾摩斯第一案》。</h3>

通過朋友小斯坦弗的介紹,福爾摩斯和華生博士相識于1881年,當時福爾摩斯27歲,他們一起解決了著名的"血字研究"案。一百多年來影響世界的最著名的偵探小說系列開始了。然而,應該指出的是,《血字研究》是該系列小說中的第一部,但并不是福爾摩斯參與其生活的第一個案例。事實上,《回憶錄》中的《格洛麗亞·斯科特曆險記》是福爾摩斯案的真實時間感。故事發生在1873年,當時福爾摩斯還隻是一個大一學生,暑假去朋友家,在朋友父親的提醒下,福爾摩斯"第一次覺得,也許,我可以把純粹的愛好變成事業",然後他随便破解了一套密碼筆記和幾十年前一起犯罪叛亂案,扼殺了船員的真相。此後,福爾摩斯開始了偵探生涯,今年他比伊藤大19歲,伊藤永遠不會從高中畢業。

在柯南·道爾(Conan Doyle)之後,另一位世界上最資深的偵探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Agatha Christie)似乎年紀大了,因為波羅在近40歲時辭去了警察工作,開始了私家偵探的職業生涯。而艾娃的另一位偵探馬普爾小姐,最早出現在《宅之謎》中,也是近70歲"奶奶偵探"的形象。當然,這并不意味着《艾娃》沒有寫過少年偵探的形象,她最複雜的年輕偵探無疑是《歪歪的房子》中的第一部小說《偵探迷》中的約瑟芬,她讀過很多偵探小說,少女是已故老萊昂尼茲的孫女,案子發生在"十一二歲左右"。約瑟芬相信她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偵探,事實上,她确實具備了偵探的一些基本素質——善于觀察、竊聽、積極尋找線索,以及分析和推理線索。更重要的是,她有成為一名偵探的強烈願望,用她自己的話說,"我要把所有東西都寫在筆記本上,然後當警察完全崩潰時,我會走過來說,'我可以告訴你是誰做的'。但與此同時,約瑟芬也有些擔心,尤其是她"冷酷"和"優越"的聲音,以及她不斷被殺手殺死的風險。雖然這本書與艾娃最著名的偵探小說相去甚遠,但她認為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這是我寫過的最好的書"。

<h3>民國少年偵探</h3>

在中國早期的偵探小說中,最著名的偵探形象最早是由程小清(1893-1976)作為大偵探霍桑推動的。山楂在調查和破案方面的天賦也從小就展現出來了。在《山楂的童年》中,作者介紹了霍桑人生的第一個案例,當時霍桑還在上國小,有一天在學校丢了新刷子,請王先生幫忙調查,不想被老師拒絕。然後,山楂通過他的機智和機智,在幾分鐘内"找到了他丢失的筆",并且"首先拒絕他的國王老師,不僅沒有因為他的死而責怪他,而且還獎勵了幾句話。這與霍索恩後來的職業生涯有很大關系。因為他的興奮,山楂的意志和興趣将大大增加。就連霍桑自己也承認,"我第一次嘗試偵探行為,就得到了王先生的同情。我感到非常興奮和有趣,我有今天的職業生涯。

百年中國偵探小說I:自古以來偵探走出少年

盧偉安影子。(Wasby Fortitual/Instagram)

另一部與霍桑偵探系列相媲美的中華民國偵探小說系列,是陸儀安(1894-1980)的《李飛案》,據鄭一梅所說,"程曉清以霍桑偵探著稱,但盧義安卻因在霍桑案中扮演的角色而聞名。李飛以案情著稱,孫虹更以東方阿森羅的名字命名(《民國老派文學雜志》(《五十八)偵探世界》),将霍桑、李飛、陸平系列并排視為中華民國偵探小說的三高峰。在《李飛偵探案》系列小說中,偵探李飛破案初期十七歲(與伊藤鑫一起),當時李飛"在一所中學禮堂裡讀書,那所學校是私立的,校名叫亞東公立學校,位址在靜安寺路中間段。學校有兩部分,一個是中學,一個是中學預科學校。整個案件相對簡單,但同一宿舍的室友盜竊案隻涉及四個室友。而少年偵探李飛通過嚴格的推理和想要放縱的方法,終于找到了真正的小偷。秉承不戲劇化的原則,筆者在此不會對整個案件的真相和過程進行更多的介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關注即将上市的《李飛調查集》(陸延安,華斯比注,完結,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1年),一瞥這部百年華人偵探小說和年輕的偵探風格之一。這裡還值得一提的是,從相對封閉的空間和有限的嫌疑人數量上找出真兇兩點,《名偵探柯南》早期劇集的基本單元故事結構與陸偉安1922年出版的這部偵探小說《棉針》非常接近。當時,被廣泛認為最擅長寫此類故事的阿加莎·克裡斯蒂(Agatha Christie)剛剛出版了她的處女作《斯泰爾斯莊園的奇案》(The Strange Case of the Stiles Manor,1920年),東西方偵探小說家們基本上在同一時間點創造了類似的故事結構。

百年中國偵探小說I:自古以來偵探走出少年

《李飛案例集》(《陸維安》,上海世界圖書局印刷,1924年8月初)。(上海圖書館地圖/Instagram)

<h3>《迷茫偵探》《三歲老了》</h3>

根據偵探小說的人物和情節設定,主要人物往往具有青少年時期當偵探的一些特質,相應地,愚蠢的偵探通常能夠"三歲時看起來老了"。中華民國的另一位偵探小說家朱秋鏡曾寫過《獻給偵探失敗的曆史》的《迷惑偵探案》系列,該系列的主角偵探叫《白人》,用一個諧波的雙關語,他所有的探究努力最終都會是"白忙碌一個"。白曼被描繪成一個滑稽、迷茫、失敗的偵探形象,也從他少年讀起來就可以看出來了。當時,《白人年範十二》(也與伊藤鑫合作),"是在上海合法的夏飛路西校讀書"。但與充滿正義感、充滿智慧的伊藤信一或李飛不同,白曼調查此案的動機和能力非常值得懷疑。比如在小說《破先受》中,白曼選擇調查同學林世軒的情感生活,那是因為"原來白人有一個勝利的脾氣,每一次考核,他總想先試一試"。但那先行,永遠屬于别人,這片森林往往是第一人,是以間接地成為白人的敵人。他不信服,總想突然找個破解攻擊他,等了這麼久。而這種嫉妒的調查動機,不僅是不公正和不必要的,而且最終也讓偵探自己蒙上了一大恥辱。

百年中國偵探小說I:自古以來偵探走出少年

《迷惑偵探案》(《朱秋鏡報》,《梁晨友會》在上海海南市新碼頭發行,大東圖書局出售,1924年2月初)。(上海圖書館地圖/Instagram)

在另一部小說《XYZ》中,白曼以一種大家都嘲笑的方式出現:"剛走到卧室門口,那裡有四五個同學,其中一個看到白曼進來,指着微笑說,'好吧,好吧。大偵探來了。白人男子問道:"别開玩笑,學校裡發生了什麼事?我能聽到你在我窗外說話。并提到我的名字,但為什麼呢?"所有人都嘲笑他,隻有3個不說。"而在調查過程中,白曼明明是小偷,從頭到尾直道,癡迷,戲弄夠了,最後還是要吹噓,他"吹噓道:'感謝委托,幸好沒有錯。雖然花了很多功夫,但我仍然找到了金表。如此之多,以至于偵探應該具有騎士精神,正義感和嚴肅性,這裡的白人消失了。這裡要多說一點,民國時期類似《白人》這類搞笑偵探小說不勝枚舉,包天笑、劉塞娘、趙豔茂、徐卓都等知名文人都有創作嘗試,内容從"惡搞福爾摩斯"到塑造一個本土"失敗偵探"系列是本土的一系列, 試圖将人們在偵探小說的閱讀過程中感到緊張,将搞笑小說的耗時噴灑或歡笑結合在一起,也是當時偵探小說的一個有趣現象,這種寫作大概在一百年後日本作家Toshikawa的"借給你的秘密房間的鑰匙"和"推斷晚飯後"等"幽默推理小說"都能看到一點相似的影子, 當然,兩者依賴文化資源已經完全不同了。

<h3>從兒童偵探到兒童教育</h3>

前面描述的大多數偵探形象都是青少年,比如19歲的福爾摩斯,17歲的李飛和白曼,當然還有年輕的約瑟芬,"大約十一二歲",以及小時候的霍桑。事實上,民國時期有很多年輕偵探的形象,其中最著名的是《左林和左濤兄弟系列》《叢兒系列》《福子系列》以及陸伯宇、吳克勤創作的許多其他童探故事。

陸伯玉、吳可琴和妻子創作的這些兒童偵探故事系列都是以兒童為主角的偵探,年齡也大緻相近柯南、袁泰、光彥、步美等人。比如《小偵探叢》,"是我鄰居的孩子叫叢子;他還在附近的達仁國小學習"("小偵探(我)罐頭荔枝")。同時,這些偵探故事的預定讀者是兒童(其中大部分發表在兒童世界,兒童故事等兒童雜志上),案件大多簡單易行,例如誰偷了老師的罐裝荔枝(Canned Lychee),誰打破了自行車(誰打破了自行車),為什麼房子裡的燈突然熄滅了(燈光熄滅的那天晚上), 等等。該案不以任何方式涉及謀殺,所謂"犯罪"的限度隻是偷别人的狗并保留它("富人的消失")。現在看看這些小說,會覺得它們大多過于簡單樸素,遠非精彩,但也有一些值得圈作的作品,比如《花園的紅玫瑰》借助一個花碉案普及了一個"氯氣與水結合産生氯水,用漂白"化學常識, 如果把它放在當時的化學教科書上,作為一個課前故事來引導實驗,那真的是在教樂。再比如《奇怪的信》是兒童版的"傑森·羅文式的偵探挑戰",可以說是充滿了孩子般的樂趣。我最喜歡的一本是《小雞如何死去》。在這樣一個單純的日常偵探故事中,不僅傳達了"偵探職業精神",去發現真相再做決定,更滲透了動物保護不虐待貓的概念,還用魯迅的小說《兔貓》來讀,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了簡單的兒童啟蒙故事和深刻的複仇精神之間的差異, 這是一個相當有趣的文本。

百年中國偵探小說I:自古以來偵探走出少年

共和國作家陸伯玉武可琴,寫過許多兒童偵探小說,和他的妻子。(Wasby Fortitual/Instagram)

特别是這些兒童偵探故事的作者之一,陸伯玉,也是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和兒童文學研究者,曾經編輯過《國小國中子課本》系列的100種,大概類似于現在國小生課後閱讀推薦的參考書目,而他選擇創作這些兒童偵探故事, 也通過這些有趣的偵探故事,為孩子們做一些基礎的文學教育和科普工作。

從整體上看,在世界上偵探小說史上,以少年甚至兒童為偵探的小說并不少,既可以作為偵探生涯的開始或前史來追溯和回憶,也可以用來創作一套适合兒童閱讀的偵探故事。而這些百年前,少年/兒童偵探小說的重新評議,也意在提醒大家,今天,除了《金田少年事件書》和《名偵探柯南》等進口作品外,我們還可以創作一些本土的、适合年輕人或兒童偵探小說和電影的動畫作品,讓孩子們能夠體會到情節有趣的偵探小說, 理性的品質、正義和勇氣?

(作者為複旦大學中文系博士後)

南方周末特約作家戰争玉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