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喬家沒落後,喬家大院今猶在,“亮财主”喬緻庸的子孫現狀如何?

喬家沒落後,喬家大院今猶在,“亮财主”喬緻庸的子孫現狀如何?

喬緻庸

大陸著名文學家餘秋雨在《文化苦旅》的“抱愧山西”一篇中寫了這樣一群人。他們艱苦奮鬥,年少離家,數載方歸,披星戴月隻為換一家富足。

他們寬和仁厚,借出去的賬目收不回來,絕不會再刻意為難。

有那麼一兩個窮途末路還不上錢的人,真誠實在地認個錯,說明情況,他們也能一笑了之。

他們也計較幼稚,為了表示與商場對頭的不死不休,甚至有人給自己孫子起名為對手的名字。

他們腳步踏過萬裡山河,促進貨物的南北交換,錦緞、絲綢、香茶等等特産,伴随着這樣一群人的腳步一起離開故土,去遠方兌現自己的經濟價值。

這些人,是曆史上的晉商。以腳步和生命豐富中國特色商業發展史的人,《抱愧山西》一文中絕對的主角。

喬家沒落後,喬家大院今猶在,“亮财主”喬緻庸的子孫現狀如何?

《喬家大院》中喬緻庸扮演者陳建斌

“亮财主”喬緻庸就是其中之一。亮字,取高風亮節之意。

這位從仕途走向商場的生意人,以重信重義利次之的經營理念、嚴謹公正的家風、敏銳犀利的商業眼光,至今仍活躍在不同的商業哲學課上。

喬緻庸先前讀書,因兄長身亡而不得已棄儒從商。

從他接手喬家以後,喬家的生意日漸興盛,最終成為當時資力最雄厚、連号最多、聲勢最大的一個商業組織。

喬氏的産業在全國形成一個龐大的商業網絡,滲透于各行各業之中。

喬家在喬緻庸手上的繁盛程度,從慈禧西行的一番經曆中可以看出來。

喬家沒落後,喬家大院今猶在,“亮财主”喬緻庸的子孫現狀如何?

喬家大院

當時的慈禧向山西各富豪“借銀”,所有的富戶都吝惜家财不肯答應,而喬家的一個分支掌櫃在不報備喬緻庸的情況,一口氣就應下了十萬兩白銀的借款。

一個小掌櫃在不知會主家的情況下做得了這個主,足以說明,當時喬家的實力有多雄厚。

後來,經濟凋敝,喬緻庸卻開始耗費重金修葺祖宅,直到最後修成如今的被譽為“清代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喬家大院。

建築面積4175平方米、313間房屋、陳列5000多件文物,其精巧的設計和精細的工藝,具有相當高的觀賞和曆史價值。建築史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的說法。

可令人感歎世事多變的是,喬先生一生育有六子,卻無一人有他的氣節和才華,可惜可歎。

喬家沒落後,喬家大院今猶在,“亮财主”喬緻庸的子孫現狀如何?

《喬家大院》中喬緻庸的扮演者陳建斌

長子喬岱,性情尚可,仁德不足。

喬岱本是喬緻庸的長子,可是因為喬緻庸兄長膝下無子,喬緻庸就把喬岱過繼給了兄長一家。

畢竟是喬家子孫,喬家産業又因為喬緻庸經營有道得以繁盛,是以喬岱長大成人之後自然而然開始接管家裡生意場上的事情。

可惜,作為長子的他,并沒有完全繼承喬緻庸在商場上的才華。關于他的性格,有許多個不同的說法,總體來看,喬岱是個情商不低的人。

也許由于天性,也許由于成長環境,喬岱顯然能看得懂生意場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來往,那些人情往來和利益門道他也摸得清楚。

有時候,生意順利,或許是合作者省心,喬岱留給人的感覺就是長袖善舞,一派春風,待人接物圓滿周到,似乎喬家交給他沒什麼大問題。

可有時候,當年景不利或利潤太低時,喬大公子留給人的印象便是剛愎自用、喜怒無常。

但是,商場上講究個“和氣生财”,講究個“留有餘地”,久而久之,喬岱的經營之道便不受市場歡迎了。

喬家沒落後,喬家大院今猶在,“亮财主”喬緻庸的子孫現狀如何?

暴躁也就罷了,偏偏喬岱還貪心不足,也太自不量力。

甚至曾有這樣的事,喬岱生意做久了難免有些自大,借喬家這股東風乘雲而起後,可能覺得自己在商業上目光獨到,押寶準确。

他看重了一些口外的生意,但是當時進展不太順利,他便一改其父溫和寬厚的行事手段,借家中的勢力搶占了大量生意份額。

喬家勢大,同行隻能暗暗恨喬岱手段毒辣,一時半會卻也沒有辦法。

再到後來,這樣強占的手段越用越順手,市場佔有率被喬岱越搶越多,同行們開始坐不住了。

又不是鹽鐵這樣的官營項目,你喬岱一個人把大家的蛋糕都占了,徹底形成壟斷,斷了同行的财路,那當然有人看你不順眼。

最終,喬岱被人以“欺行霸市,結交官員、囤積居奇、擾亂民生”為由狀告。

喬家沒落後,喬家大院今猶在,“亮财主”喬緻庸的子孫現狀如何?

再之後,一說他被同行所害,英年早逝。一說他因過失過大,被長輩囚禁在家。兩種說法莫衷一是,沒個定論。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喬岱沒有善終。

他應當是把喬緻庸待人接物的智慧繼承到了一部分的,可能後來驕縱成性、得意忘形,在金錢往來間迷失了本性。

喬家沒落後,喬家大院今猶在,“亮财主”喬緻庸的子孫現狀如何?

次子喬景儀,肖兄不肖父。

豪門富戶總有普通人家享受不到的奢華舒适。像紅樓夢中的四大家族,餐食陳設、建築楹聯,無不精緻。

可豪門富戶也需得承受普通人家數倍的生存風險。

千萬家财擺在那裡,總會晃眼睛。有的時候惹的是劫匪大盜,有的是商場同行。

喬景儀的這條人命就是填在這商賈大家的生存風險中了。

喬景儀生性暴躁易怒,當初的喬岱雖然在經營生意的後期變得跋扈嚣張,但好歹在最初還是能廣交朋友、妥善待人接物的。

可喬景儀卻是從頭到尾都沒有表現出絲毫商場上該有的情緒管控能力。

他看誰也不服氣,看誰也不順眼。

喬緻庸本人曾親自評價次子喬景儀,說他“性格暴烈,很難運籌帷幄”。

喬家沒落後,喬家大院今猶在,“亮财主”喬緻庸的子孫現狀如何?

喬景儀的哪些行為讓喬緻庸做出了這樣的評論無從考證,但是喬緻庸一個有“儒商”之名的人,對親生子的評價這樣狠辣,足以想見喬景儀的個性又多不适合商場了。

喬景儀這樣的性格,若是個普通人家的後代,最多脾氣壞一點,隻要能安心務農,或者有門手藝傍身,也能過完這一輩子。

若是喬岱能立住門庭,操持家業,也也能依仗家世一生做個富貴公子。可惜,他生在了喬家。更可惜,喬岱沒能承擔起家族的重擔。

最終,喬景儀因為這樣的個性得罪了權貴,被人設計暗殺。

喬家沒落後,喬家大院今猶在,“亮财主”喬緻庸的子孫現狀如何?

他這一生,像兄長勝過像父親,大哥尚能繼承點父親的情商,喬景儀卻是幾乎沒有一點兒像喬緻庸。

喬先生在商場叱咤風雲,面對這樣的兩個兒子,也是極為無奈的。

三子喬景俨,同命同運不同才。

喬家一直有一個傳統,就是同代的傳人各自有分工。

喬緻庸這一代,本是兄長從商入商賈一道,而喬緻庸走科舉考試這條路,可天不遂人願,喬家兄長早亡,喬緻庸迫不得已接下家裡的生意,棄儒從商。

三子喬景俨走得路和喬緻庸當年很像,本該是踏實讀書上進考科舉的,可惜前面兩位兄長都因為個性原因早逝,不得已,承擔起了家裡的重擔。

喬家沒落後,喬家大院今猶在,“亮财主”喬緻庸的子孫現狀如何?

喬景俨沒什麼突出的商業才華,更不具備父親當年大力發展票号這樣卓越的投資眼光,他的個性,說中肯一點,就是謹慎小心,穩妥為上。

說過分一點,是在商場上猶豫怯懦、優柔寡斷。

這樣的個性有利有弊。

利是在喬景俨接受家裡生意之後,喬家的産業總歸是緩慢但穩步發展着,喬景俨本人也得以享常人之壽,是唯一一個在喬緻庸過世以後才自然死亡的。

弊是由于他的不果斷,喬家錯過了很多優秀的商機,産業遠不如喬緻庸經營時發展迅速。

喬家沒落後,喬家大院今猶在,“亮财主”喬緻庸的子孫現狀如何?

就連喬緻庸本人可能也是知道喬景俨這樣的個性弊端的,是以他明白老三的聰慧,是以安排給喬景俨的内務問題要多于外界的生意。

不過喬景俨值得我們知曉并且記住的,并不是他的經營之道。

他也許沒有繼承父親的才能,但他絕對完整繼承了喬緻庸的仁厚寬容,甚至一定意義上發展了這樣善良的個性,行為舉止,頗為符合喬家先祖對後世的期望。

喬家祖上就主張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曾有許多必須遵守的禁令。

一不準納妾、二不準虐仆、三不準嫖妓、四不準吸毒、五不準賭博、六不準酗酒。

喬家沒落後,喬家大院今猶在,“亮财主”喬緻庸的子孫現狀如何?

喬家商訓

除此之外,喬家先祖還教導後人要善待奴仆、關懷窮人,不能為富不仁,不能家風不嚴……

喬景俨可謂是完美發展了喬家的仁德之風。

他接受喬家後,曾多次捐助辦學,推動當地的基礎教育,這一舉措發展到後來,使許多女孩子也可以入學讀書,極大程度上豐富了族人的文化素養。

另外,喬景俨經常為看不起病的窮人看病買藥,之後分文不取,隻出于一份慈悲之心,以自己的力量去改善他們的生存條件。

喬景俨在生意場上是個不出色的競争者,但他卻是個不折不扣的仁厚之人,是個對得起喬家家訓的優秀後輩。

喬家沒落後,喬家大院今猶在,“亮财主”喬緻庸的子孫現狀如何?

四子喬景侃,昙花一現。

對于喬景侃來說,“昙花一現”這個詞是最适合他的。

因為他隻活了十幾年,過世時還不到20歲。

喬家家大業大,一個人肯定撐不住,是以喬景侃雖然早亡,生前卻也是接觸過生意的,可惜他的發揮并不好。

生意場上,迎來送往、讨價還價,絕對少不了一條能說會道的舌頭。

生意人,你得協調客商、介紹貨物、打開銷路、尋覓市場……若是這些東西你都表述不出來,那怎麼讓顧客光顧?

喬景侃天生不善言辭,性格内向,平時就話少,更别說應付風雲詭谲的商場了。

商場如戰場,言辭交鋒間雖不見兵刃,卻一樣是勢力和利益的戰鬥。喬景侃根本處理不了生意場上的這些問題,不過,尚未等到他長大證明自己,意外就來了。

喬景侃未及弱冠就先喬緻庸而去,對于這等意外,喬先生也是既無奈又痛心。

喬家沒落後,喬家大院今猶在,“亮财主”喬緻庸的子孫現狀如何?

五子喬景偁,一心隻讀聖賢書。

喬緻庸生于清末,一生曆經鹹豐、同治、道光、光緒數朝。

那個時代的中國,政治腐敗、經濟落後,文化也受到了外來思想的沖擊和影響。

喬家生意興盛,更容易接觸到這些不同的聲音和思想,是以五子喬景偁從小就知道了,世界上的文化還有不同的聲音。

倒也沒有崇洋媚外,喬景偁對待傳統文化經史子集也是下了功夫的,他是喬緻庸六子孩子中最用功讀書的一個。

在接觸外來文化之前,他也是一心隻讀聖賢書的做派,隻是在了解到國外文化後,對知識的好奇和渴求範圍更廣泛了而已。是個天生的讀書胚子。

前面四個兒子,哪怕性格暴躁、哪怕天生謹慎膽小、哪怕不善言辭,好歹還是願意去嘗試接受家裡生意的,可五子喬景偁卻是個例外。

喬家勢大,就算每個孩子都能分到一部分不同的生意,可終歸還是需要去争取和努力的,可喬景偁是從一開始就表示出,不想接手生意,隻想求學讀書。

志不在此,喬緻庸也隻能随他。

喬家沒落後,喬家大院今猶在,“亮财主”喬緻庸的子孫現狀如何?

家譜(部分)

後來,喬景偁成功留洋海外,并且在他這一脈形成了新的家風。

據考證,喬景偁及其後代,有多人都熱衷于求學讀書,後來陸陸續續有許多人留洋海外,還有不少人獲得了國内外的博士學位。

喬家興盛是因為商業,可是後來商業卻逐漸沒落。

反而是喬景偁這一脈,從喬景偁開始便在讀書求學一道上刻苦努力,對比當時的喬景偁和他的兄弟,再對比後來的喬家後輩,真的很難說清,喬景偁這一脈的選擇是對是錯。

喬家沒落後,喬家大院今猶在,“亮财主”喬緻庸的子孫現狀如何?

喬緻庸墨寶

幼子喬景僖,生來孱弱尤自傷。

幼子總是能得到更多的寵壞,何況,喬家小少爺還是個生來體弱多病的幼子。

喬緻庸最喜歡的就是這個小兒子了,是以給了他盡可能多的疼愛和關注,可歎的是,喬景僖是六個兒子中最不堪稱贊的一個了。

上文提到過喬家家風嚴謹,非常注重家裡後輩的品行舉止,是以喬岱喬景儀就算是性格暴躁,在商場上貪婪無度,也不曾沾染賭毒。

喬景俨一生仁厚,喬景侃早逝也沒有出格的事情,喬景偁更是一心求學,可唯有受盡萬千寵愛的喬景僖,吸食毒品。

喬家沒落後,喬家大院今猶在,“亮财主”喬緻庸的子孫現狀如何?

也許是家裡嬌寵太多讓他沒了限制,也許是喬緻庸晚年得子教育寬縱,喬景僖一個生來不足,本該好生将養着的小公子,年紀輕輕便沾染了毒瘾。

喬景僖的吸毒尚未殃及家人,生來不足,沾染毒瘾後便早早歸西,留給老父喬緻庸無限的悲痛。

喬家沒落後,喬家大院今猶在,“亮财主”喬緻庸的子孫現狀如何?

喬景僖過世後兩年喬緻庸也走了,這樣一位見證了中國近代史上風雲際會、在商場上能一呼百應的一代晉商代表,就這樣駕鶴西去了。

小兒子的堕落早逝是給他的最後一擊,再此之前,幾個兒子的相繼早逝也影響到了他的健康狀态。

不知道喬緻庸彌留之際,想着自己培養的接班人,看着喬家偌大的家業,有沒有無人所托之感?

或者作為一位父親,會不會後悔自己一心經商,忽視了對子女的關注和教導?

一切都是猜測,後人無法知曉,對于喬緻庸及其六個兒子的看法,也隻能見仁見智了。

喬映霞,機會命途天分付。

喬映霞,這已經是喬緻庸的孫輩了,之是以提到他,是因為喬家還需要一個接班人,一代儒商的事業總不可能是一襲敗落的,總有人可以撐得住門庭,并繼往開來。

喬家沒落後,喬家大院今猶在,“亮财主”喬緻庸的子孫現狀如何?

喬映霞

喬映霞本是喬景儀的兒子,因為喬岱無子,是以過繼給了喬岱一脈,自此,成為喬家的長房長子,後來喬緻庸發現他精明強幹,利落果決,是以将他也當作接班人培養。

喬映霞參與過新時代的革命,曾大力推行過剃發易服活動,積極推行新思想新風尚,兄弟均獨立經營生意,曾很大程度上使得喬家的事業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可因為他在鄉間強制鏟除種植罂粟,損害了當時農民的利益,被逼得遠離故裡,晚年時精神失常,因病而逝。

從他以後,喬家就開始逐漸分解沒落了。

喬家沒落後,喬家大院今猶在,“亮财主”喬緻庸的子孫現狀如何?

豪族不再,遺風尚存。

曾經的喬家早已失去了當日的輝煌,不過喬家得家訓和遺風尚且存在。喬家後人中,有許多人獲得了高學位,現今在北京工作。

也有另一部分在喬氏祖籍,每年為故鄉作出貢獻,十分符合這幾年習總書記發展“鄉賢”的要求。

最值得稱贊的,是喬家留下了喬家大院。

作為北方園林建築代表,喬家大院以其儲存良好的房屋品質和完整的房屋結構,為中國園林建築史的研究留下了珍貴的資料,為我們探尋曾經的民俗民風,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