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存儲必備知識

一、儲存設備

華為儲存設備分類:

入門級存儲:2000+

中端存儲:5000+ 6000+

高端存儲:6000+ 18000+

U:标準機關,1U約等于4.445cm

控制框

常見的控制框一般有雙控,即A控和B控,高端存儲存儲中有四控等,控制器能夠提供接入功能(能夠對接伺服器)、控制器可以進行儲存設備的管理(DeviceManager)

硬碟框

存放大量硬碟,有普通硬碟框及高密度硬碟框(內建度更高的硬碟框)

存儲網絡

光纖交換機、以太網交換機、FCoE交換機、IB交換機

硬碟

類型區分機械硬碟HDD、固态硬碟SSD;大小區分2.5英寸及3.5英寸硬碟;

常見參數有:硬碟容量大小、硬碟轉速、硬碟接口;

I/O子產品

提供各種存儲接口,常見的有FC接口卡、ETH接口卡、SAS接口卡、IB接口卡等

二、RAID基礎

條帶:磁盤中單個或者多個連續的扇區構成一個條帶。它是組成分條的元素——strip;

分條:同一磁盤陣列中的多個磁盤驅動器上的相同“位置”(或者說是相同編号)的條帶——stripe;

奇偶校驗:相同為假,相異為真——0⊕0= 0; 0⊕1= 1; 1⊕0= 1; 1⊕1= 0;

鏡像:即複制關系,多個盤之間互為鏡像;

常見RAID級别

RAID 0 無校驗 無鏡像 使用率最高 性能最好 安全性最低

RAID 1 無校驗 有鏡像 使用率最低(1/n) 性能最差 安全性最高

RAID 3 單獨校驗盤 1個校驗 壞一個盤 性能受影響

RAID 5 分布式校驗 1個校驗 壞一個盤 性能受影響

RAID 6 DP 兩個獨立的校驗盤 P+Q 2個分布式校驗 允許壞兩個盤 性能受影響更高

RAID 10 1和0的組合

RAID 50 5和0的組合

重構

壞盤後的資料的恢複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計算資源;

預拷貝

拷貝即将故障的盤的資料到新的磁盤(熱備盤);

熱備盤

重構用、或者是預拷貝用 ;

如果沒有熱備盤,那就隻能等待新的磁盤更換後才能發生重構;

“紅綠燈”——RAID狀态有:正常工作、降級、失效

RAID組變為降級狀态後,在重建的過程中,如果還有别的成員盤出現故障,故障的成員盤的個數超過了陣列的備援磁盤的個數,整個RAID組将為變為失效狀态,此時原RAID組中的資料将會無法讀取。

三、RAID與LUN

RAID是一種資料組織形式,硬碟為真實的存儲空間,将硬碟的空間通過RAID技術

特點:“大、快、安全” 在RAID基礎之上,劃分LUN,LUN映射給主機,主機會将其認定為磁盤

四、常用存儲進階特性

精簡配置技術:SmartThin

存儲分層技術:SmartTier

服務品質控制技術:SmartQoS

緩存分區技術:SmartPartition

快照技術:HyperSnap

檔案系統配額管理技術:QuotaTree

遠端複制技術:HyperReplication:跨越了多台儲存設備,前提:同廠商

同步遠端複制:實時同步

異步遠端複制:周期同步

異構虛拟化技術:SmartVirtualization

一般說的災備 就是容災+備份

五、災備技術

備份:備份指的是資料的多份拷貝,一般是通過備份軟體 實作,且會經過重删壓縮,縮減存儲空間,當資料丢失後可以通過備份的資料在原有的生産系統中進行恢複,重點在資料的安全性,例如備份完之後,不小心删除了某些資料後想進行恢複——注重的是資料安全性

備份系統組成

備份伺服器:維護所有的配置資訊(用戶端,媒體代理,備份裝置等),管理所有的作業和曆史任務記錄,提供GUI/WEB等管理界面

媒體伺服器:負責管理資料在實體儲存設備和它對應的用戶端代理之間傳輸資料。

備份媒體

磁盤陣列:适用于資料量大,備份視窗相對較小,對備份裝置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很高的場合,如資料中心。産品如華為OceanStor V3系列、18000系列等。

備份組網

Lan-Base:備份資料流基于LAN網絡

Lan-Free:備份資料流基于後端SAN網絡,但是備份資料要經過主機

Server-Free:備份資料流基于後端SAN網絡,但是備份資料不經過主機

備份類型

全備:每次備份備份所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