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清朝太平軍被剿滅之後,官文受賞第二僅次曾國藩

官文(1798——1871年),字秀峰,滿洲正白旗籍,曆任頭等侍衛、荊州将軍、湖廣總督、直隸總督等職,受封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官文其人可以用“才具平庸,因人成事”形容。因人成事說的是官文自身并無多少才能,其事業多系部下所創,其對胡林翼尤為倚重;“才具平庸”則是曾國藩對官文的确切評價。> >1851年,太平軍起,1855年清廷任命官文為湖廣總督,任命胡林翼為湖北巡撫。此時清廷與太平軍在長江中遊一帶全力争奪,官、胡二人掌控湖北軍政要務後,奮力抵抗太平軍。但是二人的關系是比較微妙的,巡撫品級雖略低于總督,但二人并無上下級隸屬關系,同向最高層負責。按理說,胡林翼可以全力給予湘軍支援,但總督畢竟對于軍政要務更有發言權,且官文是清廷的體己親貴,大事自然他說了算。曾國藩、胡林翼等多受其掣肘,閻敬銘一語道破隐衷:“本朝不輕以漢大臣專兵柄。今滿、漢并用,而聲績炳著者多屬漢人,……湖北居天下要沖,為精兵良将所萃,朝廷豈肯不以親信大臣臨之?”擺明了,官文是湘軍的協助者,但也是清廷防止地方武裝坐大的就近防範者,乃名副其實的“監軍”角色。> >為了達到“将相和”的目的,胡林翼主動拉攏官文。官文“馭下不嚴,用财不節”,胡林翼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放下身段主動讨好官文的小妾,認作義妹,展開“枕邊風”政策。而官文亦知才能不及,難堪大任,于是主動放權給胡林翼,坐享其成,落得輕松自在。史稱“吏治、财政、軍事悉聽林翼主持,官文畫諾而已。不數年,足食足兵,東南大局,隐然以湖北為之樞。”相比之下,胡林翼去世後,嚴樹森繼任湖北巡撫,二将龃龉争功,“督撫不相能”,官文劾嚴樹森去之。>在1864年攻克天京後,曾國籓奏捷報攻,因為官文是親貴,也将其列為頭功。朝廷則嘉獎官文“征兵籌饷,推賢讓能,接濟東征,不分畛域”,封一等伯爵,世襲罔替,賜雙眼花翎。為的也是褒獎其“與胡林翼和衷,卒成大功”。看來,清朝的親信大臣,隻要保持基本的(不算太高的)道德水準就能“厥功至偉”,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也能看出清廷對于漢臣的防範與忌憚。> >後來官文沒有了胡林翼的股肱之助,自己獨當一面時則醜态百出。太平軍、撚軍擾亂湖北時,“官文不能就地殲除,僅驅出境,以緻蔓延益熾,下嚴議,降三級調用,改革職留任,褫宮銜、花翎。”同治五年(1866年),湖北巡撫曾國荃劾官文貪庸驕蹇,動用捐款,但清廷僅僅解除湖廣總督職務,罰俸十年。後官文在直隸總督任上,因撚軍“竄擾畿輔”而被議罪,撚軍平定後,竟又被任為内大臣。同治十年(1871年),官文去世,清廷優恤,贈太保,賜金治喪,祀賢良祠,谥文恭。與胡林翼合祀湖北胡林翼專祠。老哥倆泉下想見,不知當作何感想。以上内容由(本網)整理釋出,部分内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将盡快删除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