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際奧委會專家:北京奧運制冰方案 冬奧史上最環保

1月24日,“北京冬奧會制冰技術通氣會”在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進行,擁有八屆冬奧會制冰經驗的國際奧委會制冰專家、北京冬奧會特聘顧問蘇瑟蘭德(Arthur Gibert SUTHERLAND)在會上介紹了北京冬奧會各個場館的制冰技術情況。

北京冬奧會從能源、場館、交通、碳彙四方面入手,推出了18項碳減排、4項碳中和措施,展現了綠色辦奧運的理念。無疑,各個場館的制冰制冷系統是其中的重要環節。蘇瑟蘭德透露,本屆冬奧會采用了新型的制冷技術,場館的制冰方案從設計到執行,“綠色辦奧”理念貫徹始終。

國際奧委會專家:北京奧運制冰方案 冬奧史上最環保

碳排放趨近于零 制冰方案冬奧史上最環保

“北京2022年冬奧會建立、改建的7座冰上場館,一共9塊冰面,都使用了環保型的制冷劑和制冷系統,其中包括五棵松體育中心、北京國家遊泳中心、國家體育館等場館所用的4塊冰面使用了R449A制冷劑,5塊冰面使用了二氧化碳(R744)跨臨界直接制冷系統。”蘇瑟蘭德在釋出會上說到。比如,有着“冰絲帶”之稱的國家速滑館,便是全球首個采用此種二氧化碳制冷新型技術的冬奧速滑場館。

這位奧委會特聘顧問介紹,二氧化碳制冷劑破壞臭氧層潛能值為0,全球變暖潛能值為1,而四年前在平昌使用的傳統制冷劑所産生的碳排放量是這種新型制冷劑的3985倍。

值得一提的是,二氧化碳制冷産生的餘熱回收後,可以提供70℃熱水以用于生活熱水和除濕再生等用途。相比傳統制冷方式,國家速滑館采用二氧化碳制冰能效提升30%、一年可節省約200萬度電。

由此可見,北京冬奧會将成為史上制冰方案最環保的一次冬奧盛會。

助力運動員創佳績 從北京走向世界

北京冬奧會是全世界運動員展現自我的最好舞台,這也對場館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國家速滑館為例,在此前的測試賽中,被談論最多的不是運動員的成績,而是場館内的那塊冰面。

在完成實際滑行後,參加測試賽的運動員均對它給予了很高評價,其中不乏“最好”一類的形容。而力争打造“最快的冰”,幫助選手在北京冬奧會上創造佳績,這也正是蘇瑟蘭德以及場館制冰團隊的最終目标。

“冰絲帶”啟用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之于競賽層面最大的優點在于,用它制成的冰面冰溫非常均勻,給參賽運動員最直覺的回報就是冰面硬度始終一緻。若冰面溫差過大,則會導緻場地軟硬不一,不利于選手滑行。這種新型制冷劑可以使冰面溫度差不超過±0.5攝氏度,溫差越小則整個冰面硬度越均勻、冰面越平整,有助于運動員創造佳績。

蘇瑟蘭德說:“影響選手滑出好成績的因素有很多,冰面品質、空氣濕度等都是變量。我們的制冰團隊已經做好了最充分的準備,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運動員們在這裡能夠做些什麼吧。”

蘇瑟蘭德進一步認為,在碳中和背景下這種環保型制冷劑為冬季運動的未來做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示範,将從北京走向世界。

文/北京冬奧組委官網 王夢如 王晔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