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沙師範學院師生赴浏陽開展田野調查

長沙師範學院師生赴浏陽開展田野調查

日前,長沙師範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南方禮樂舞蹈工作田野調查組赴浏陽市開展田野調查。

紅網時刻1月25日訊(通訊員 肖舞)以舞輔德、以舞尊禮。日前,長沙師範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南方禮樂舞蹈工作田野調查組赴浏陽市,就地域文廟祭孔儀式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現狀,以浏陽祭孔大典儀式舞蹈為地域文化載體融入舞蹈學一流課程的路徑進行深入調查與研析。

長沙師範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南方禮樂舞蹈工作田野調查組由該院副院長、湖南省舞蹈家協會主席團委員王印英,青年骨幹教師黃攀及多名學生組成。當日,田野調查組利用寒假時間,冒着寒風凍雨前往長沙浏陽文廟參觀,了解文廟的文化曆史,拜訪了浏陽祭孔樂舞非遺傳承人邱少求。之後,還與浏陽市文化館的祭孔樂舞專家們就地域文廟祭孔儀式舞蹈的傳承與發展現狀進行交流,并對如何更好地與該校舞蹈學一流課程《中國古典舞身韻》實作融合進行了深入探讨。

浏陽文廟始建于宋代,是為祭祀孔子兼司浏陽縣官學教育而建造的祠廟式建築,是大陸江南地區儲存相對完整的縣學文廟之一,是浏陽的曆史文化地标和人文精神殿堂。《國樂古禮在浏陽》中記載,自清光道九年,文廟在每年的春、秋各舉行一次祭孔大典,每次動用人員達數百人,有設專門教育訓練與管理的機構,盛極一時,浏陽也因其獨特而得名 “南方禮樂中心”。祭孔大典的重頭戲祭孔儀式舞蹈表演,以豐富的文化内涵為依托,在祭孔儀式中發揮着獨特且重要的作用。

王印英表示,自2018年9月以來,長沙師範學院音樂舞蹈學院與浏陽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聯合開展南方禮樂文化傳承與研究基地工作,多次組織學院師生赴浏陽進行田野調查,始終堅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獲得了豐厚的碩果。此次田野調查後,調查組将會進一步研究浏陽祭孔大典儀式舞蹈的曆史淵源、文化内涵、時代價值、舞蹈語彙,探索浏陽祭孔大典儀式舞蹈與該院舞蹈學一流課程建設的補給性、傳承性、互動性實作融會貫通,以浏陽祭孔大典儀式舞蹈為地域文化載體融入一流課程《中國古典舞身韻》的路徑,科學而創造性地優化課程建設、科研建設,積極開展地域禮樂文化的“活态傳承”工作,緻力于建立傳統和現代的橋梁以及保護和傳播儒學禮樂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