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月25日是農曆小年,當天上午,壽縣古城四座城門同時挂出春聯,喜迎新春佳節。

壽縣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遊南岸,198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是中國書法之鄉、中國地名文遺産“千年古縣”,榮獲“全國文化先進縣”等稱号。
壽縣作為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中國書法之鄉,自古書法底蘊豐厚,文化源遠流長,素有“懷詩、壽字、桐文章”之譽,古代黃庭堅、趙孟頫、董其昌、梁巘、鄧石如等名家在這裡留下書法墨迹和碑刻,近現代也湧現出孫家鼐、薛鴻、張樹侯、柏文蔚、司徒越等在國内外頗具影響力的書法家。現如今,壽縣共擁有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20餘人,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近百人,市、縣級書協會員1300餘人。
記者看到,通淝門(南門)春聯是:一夢圖南,啟萬裡鵬飛,抖開春幕;百年向上,聽五更虎嘯,響徹楚天。賓陽門(東門)春聯是:虎鳴盛世,福滿壽州,赓續百年夢想;鳳舞朝陽,門盈瑞氣,邀來七彩春光。定湖門(西門)春聯是:定是春風抹綠,看五彩田園,一湖好夢;果然盛世飄紅,喜千年都會,萬裡宏圖。靖淮門(北門)春聯是:瑞湧靖淮門,看山耀紫金,水浮碧玉;春催追夢者,任牛蹄未歇,虎步又開。
貼春聯是中華民族歡度春節的重要民俗,飽含着對新年的期盼與祝福。自古書法和春聯密不可分。春聯和書法堪稱姊妹藝術,春聯用書法表現成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壽州古城牆是中國儲存完好的古城牆之一,将春節、楹聯、書法、城牆四大傳統文化元素融于一體,讓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與物質文化遺産相輔相成、相映生輝,是一種古老而又時尚的表現形式。
壽縣已連續四年舉辦城門春聯大賽暨“城門挂春聯”活動。今年“壽春挂春聯古城年年紅”——壽縣第四屆城門春聯大賽暨“城門挂春聯”活動,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以詩詞、楹聯、書法藝術融合而成的“春聯”為載體,以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為契機,豐富傳統節日文化内涵的同時,展示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和中國書法之鄉風采,為文化遺産保護添彩,為明清城牆申遺助力。
據介紹,壽縣古城四座城門的春聯均是公開向全國征得,由壽縣籍書法家書寫。在農曆小年裡,四幅春聯挂出後,讓人感到農曆虎年春節越來越近,歡樂祥和的氣氛越來越濃。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