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海非遺保護專家:“創新+核心”留住“文化的根”

青海非遺保護專家:“創新+核心”留住“文化的根”

圖為水井巷中心民俗年貨市集上,繡娘們正在進行非遺制作。 馬銘言 攝

中新網西甯1月25日電 題:青海非遺保護專家:“創新+核心”留住“文化的根”

作者潘雨潔

竹棍支起栩栩如生的戰馬、将軍,幕布上激戰正酣,弦樂伴着胡笛演奏,聞聲而來的遊客們從四周聚攏,青海省西甯市大通皮影藝術團非遺傳承人楊成良再度開嗓,唱起薛剛返唐的傳奇故事,身後熱鬧的青海省西甯市水井巷中心民俗年貨市集上,一片“中國紅”年味兒十足。

“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産豐富多彩,正在上演的河湟皮影戲也是其中代表之一,”青海省非遺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冶存榮介紹,“從古至今,水井巷中心一直處在市區的繁華地帶,往來人流密集,如今非遺‘飛’入街頭,是商業與文化有機結合的舉措。”

青海非遺保護專家:“創新+核心”留住“文化的根”

圖為水井巷中心民俗年貨市集上展銷的手工藝品。 馬銘言 攝

冶存榮表示,非遺保護不能僅靠傳承人,而應通過消費市場回歸群眾視野:“讓時下更多年輕人重新整理印象、加深認識,關注、喜歡、運用非遺,讓每個人都參與保護中。”

走進水井巷中心民俗年貨市集,中央的四根立柱尤為引人注目,陶罐、拉面、蒙古包…每個柱面的圖案各不相同。據了解,這些獨具青海特色的圖案全部由青海師範大學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學生們設計制作。

“這是一次實踐鍛煉,将課堂搬到鬧市街區,學到的比校内更多。”冶存榮介紹,目前,不少非遺産品走進大、中、國小校園,青海師範大學建立研培中心,讓藝術專業學生深度參與學習非遺保護、開發創意産品,同時面向社會培養傳承人,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和文化水準。

在冶存榮看來,近年來,群眾對非遺文化的認識、重視程度都有較大提升,“地方政府的鼓勵補貼舉措、與商業的融合,都對保護傳承起到積極作用。”

“過去,繡娘們在煤油燈下穿針引線、精心織就,耗費數日才能完成一件繡品。”冶存榮說,物質生活極其匮乏的年代,祖輩們運用勤勞和智慧,即便最尋常的生活必需品也經過精巧設計、打造,“人們對美好的向往和追求,不論身處哪個時代都是相通的。”他說。

青海非遺保護專家:“創新+核心”留住“文化的根”

圖為水井巷中心民俗年貨市集上展銷的非遺制品。 馬銘言 攝

冶存榮認為,如今人們的生活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非遺産品在圖案、造型、結構、色彩上都應該不斷貼近當下消費者的審美品位和現實生活,“手工藝品不一定裝裱在畫框裡,而是要延展到其他文創産品中,使其包含非遺元素。”

冶存榮希望,消費者不僅僅局限于走馬觀花浏覽,而是真正産生興趣,想了解一件非遺作品背後承載的故事和文化。

“産品在形式上應該大膽創新,”冶存榮說,非遺的核心是身傳口授、代代相承的手法技藝,“隻要核心不變,我們就守住了傳統文化的根。”(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