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點 | 2017年,手機廠商需警惕蝴蝶效應

深入淺出,解讀科技與政策,為企業轉型更新提供最有價值資訊。

觀點

每個企業都有各自的供應鍊管理之道,能夠在2016年活下來的手機廠商,自然也有非常強的管理能力。之是以強調供應鍊管理,是因為供應鍊足以決定手機廠商的競争能力和未來能否存活。

觀點 | 2017年,手機廠商需警惕蝴蝶效應

觀點 | 2017年,手機廠商需警惕蝴蝶效應

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長放緩、陷入存量競争困局,全球總共出貨14.7億台,相比2015年的14.4億台僅增長了2.3%。包括中國、美國、巴西等在内的全球大市場,都結束了以往的迅猛增長,行業洗牌進一步加劇。

特别是中國手機市場,行業洗牌更顯慘烈。從2015年末到現在,除了已經倒閉的大可樂、夏新等多家手機廠商,之前大家耳熟能詳的盛大手機、迪士尼手機以及各種明星定制機,均已消失,即使是此前的明星廠商,諸如小米、樂視、酷派、聯想等,或陷入銷量巨幅下滑的下行通道,或供應鍊管理不力,前景慘淡。

手機廠商能夠在殘酷競争之中存活,必然具備了立足市場的獨家本事。但增長放緩與行業洗牌加劇這兩大因素,定會讓2017年的手機市場競争更為激烈。除此之外,手機廠商更要時刻警惕如樂視、三星一般的供應鍊、品質等蝴蝶效應,不經意的變化或許就能造就廠商危機,甚至最後成為其緻命殺手。

2017,立足隻是基礎,站穩才是硬道理

雖然通過各種價格戰、去庫存以及花式營銷,現存手機廠商各自赢得了一席之地,但這隻是一個開始。2017年,國内手機廠商面臨如下幾重壓力:

第一,市場壓力。賽諾資料預計2017年中國手機市場的增速僅為1%,且全球市場進一步放緩,這對已經出海尋求市場空間的廠商可謂雪上加霜;

第二,成本壓力。匯率變動導緻成本上漲,元器件價格不斷上漲和緊缺,導緻成本失控,産能受抑;

第三,利潤率持續走低,難以突圍。新年伊始,漲價已成手機行業主旋律,但漲價幅度與成本的增加幾近抵消,缺少創新的手機廠商仍會在價格戰與硬體堆疊的死胡同中徘徊。

綜上,當下手機廠商所面臨的局面,足以用“内憂外患”來形容。

在這種形勢下,手機廠商若想延續往日盛景,隻是重複舊套路,必然不能湊效。而探索新産品定位與模式,也會耗費企業相當的成本。現在來看,2017年應該是手機廠商立體作戰的一年,出海、下鄉、服務、技術、創新、多元化等動作缺一不可,要盡快在某一點上站穩,并迅速成為行業風向标,才有可能拿到通關的船票。能夠立足市場隻是基礎,站穩才是硬道理。而在發展布局與市場謀略之外,廠商更應該做好三點以 “求穩”,即“穩供應,提産能,去庫存”。這其中尤為重要的,當數穩供應。

手機廠商應警惕蝴蝶效應,供應鍊成其中關鍵

為什麼供應鍊會成為手機行業尤為關注的點呢?這還要從2016年手機界的不尋常說起。

2016年,樂視危機、三星爆炸等諸多黑天鵝事件表明,手機廠商應警惕蝴蝶效應,避免因為任何一個看似不經意的小舉措,而造成彌天大錯,乃至全盤皆輸。就如三星某産品危機,若不是仰仗多年的市場積累,怕是要遺憾終身了。作為一個成熟的手機廠商,因為電池設計問題而導緻一場大災難的事件不應該發生,創新固然重要,但是安全更應該放在首位,尤其在手機配件的供應商選擇、管理以及品控上,應該慎之又慎。

2016年第一季度,小米的出貨量大幅下降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在于拿不到供應商的産品。小米的應對舉措就是雷軍親自上陣管理供應鍊。實際上,小米深受供應鍊之苦可以追溯到2015年,涉及到指紋識别等熱門配件,小米的推出時間都要晚于友商。即便是2016年大火的OV也需警惕。銷售管道過于單一,其所遭遇的此類風險也就越大。

可以說,有效的供應鍊管理可以協調企業内外資源來共同滿足消費者需求,還可以幫助企業縮短現金周轉時間,降低企業面臨的風險,實作盈利增長,提供可預測收入。然而,一旦供應鍊管理出現問題,輕則産能告急,重則出現類似爆炸危機這樣轟動全球的負面事件,對企業帶來緻命打擊。

企業的供應鍊管理,往往與企業在供應鍊以及管道建設方面的積累有關,同樣也是企業實力的象征。2017年,手機廠商若要避免千裡之堤毀于蟻穴,則勢必要加強供應鍊的建設以及管理工作,警惕蝴蝶效應帶來的飓風,尤其是在目前“内憂外患”的行業形勢之下。

事實上,未來企業間的競争,已經不是單一企業間的競争,而是供應鍊與供應鍊的競争。企業如何在競争中獲得優勢,就要看供應鍊的管理能力以及與各供應商的磨合程度了。

榮耀的供應鍊管理,給行業的幾點啟示

供應鍊管理已經成為手機廠商站穩及突圍的新次元,那麼手機商家應該如何做呢?在企業管理中,華為的供應鍊管理一直為衆多企業所推崇。具體到手機,我們不妨看看華為集團旗下的網際網路手機品牌榮耀的供應鍊管理,或許能給我們幾點啟示。

大家知道,榮耀手機供應鍊,基于華為的供應鍊管理。2015年開始,華為将可持續發展作為對産品及其生産過程的要求,并全面融入産品生命周期和價值鍊運作以及業務成本領先和差異化競争戰略。

這些規定及執行,可以将供應鍊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消滅在萌芽之中,進而提高供應鍊效率及能力。這對于手機廠商而言尤其重要。簡單的講,隻有管理好供應鍊,處理好各供應商之間的供需周期與供需關系,才能讓供應鍊持續發力,并助力企業和品牌實作可持續發展。

2015年,華為消費者BG CEO餘承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多次表示,正在進行供應鍊的優化。2016年,榮耀總裁趙明也曾在采訪中表示:“制造業的積累、供應鍊管理、品控把關的文化,這些才是建構手機的關鍵因素。” 而這在未來,或将成為助力榮耀手機繼續爆發的催化劑。缺少這些關鍵環節的公司,隻能是沙灘上的堡壘。”

榮耀将良好的生态夥伴關系稱為“有朋友有未來”,以開放的行業心态迎戰未來。這樣的共赢理念,應驗在2016年的雙11、雙12等重大線上購物狂歡節的産品銷量上,以雙十一為例,榮耀成為京東+天貓平台安卓手機銷售額冠軍。

而榮耀能夠在2016年同時紮根數十個國外市場,尤其是美國、法國等歐美市場高地,也讓我們見識了其産品實力和産能優勢,而這些背後,均依托于其管理供應鍊的強大能力。

華為有自己的生産線,在這個生産線上研究全球最先進的制造技術,并探索未來的制造技術,而通過有效率、有規則的供應鍊管理,榮耀将華為自主研究得出的技術、标準輸入到供應鍊合作方的制造流程中。

此外,供應鍊也需要足夠的利潤不斷改進自己的工藝、材料,如果沒有共赢思路,手機公司一再壓榨,就會造成整個産業鍊進入惡性循環。榮耀的供應鍊合作夥伴衆多,趙明曾透露說:“我經常去走訪供應鍊。他們經常說跟華為合作特别累,要求多、派人駐場監督,但他們仍然願意跟我們合作,因為他們能明顯感受到自己企業管理水準以及制造技術的提升,并且能跟上手機行業的未來趨勢。”

每個企業都有各自的供應鍊管理之道,能夠在2016年活下來的手機廠商,自然也有非常強的管理能力。本文之是以強調供應鍊管理,是因為供應鍊足以決定手機廠商的競争能力和未來能否存活。而要杜絕黑天鵝,不做花蝴蝶,關鍵之處就在供應鍊,望各手機廠商慎重對待。

觀點 | 2017年,手機廠商需警惕蝴蝶效應

王吉偉

商業模式評論人、自媒體人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長期緻力于網際網路+與企業轉型更新研究

百家、搜狐、界面、钛媒體等30多家專欄作者

觀點 | 2017年,手機廠商需警惕蝴蝶效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