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年後的回首——軟工實踐助教總結

學期工作總結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作業彙總

班級連結

點評

本學期共點評學生部落格319條。

部落格

本學期共參與了10次作業部落格的布置

評分

本學期共參與了12次軟體工程實踐作業評分以及7次軟體工程理論作業評分。

答辯

本學期共參與5次線下答辯,其中Alpha沖刺答辯因為考試時間沖突的原因很遺憾沒有參加,感覺還是挺可惜的。

其他工作

  • 參與了自動化評測工具的開發和測試
  • 參與2次線下檢查作業完成情況
  • 管理班級github organization
  • ……

檢討與總結

​ 首先想給大家說句抱歉,一是因為這麼晚了才送出助教總結,二是因為在本學期的助教工作中我有許多做的不好的地方,感謝老師助教們和同學們的包容。

​ 又是一年暑假,遙想三年前,大概也是這個時間吧,我以一名學生的身份參與了軟工實踐這門課程。而現在,以一名助教的身份寫下這些感想。

關于課部分程内容的反思

寒假作業一

​ 作業大部分内容都比較簡單,一方面希望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并與同學們拉近關系;另一方面讓一些同學熟悉一下部落格園的使用、markdown文法以及軟工實踐的作業布置方式,友善今後的教學。總的來說還是挺喜歡這次作業的,看了同學們的自我介紹,和同學們聊得挺開心的,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并不是,實際上是被各位dalao的履歷吓傻)。

寒假作業二——個人程式設計作業

​ 關于這個作業我聽到的吐槽主要有兩點,一是這個作業布置的意義不大,而且占用了同學們寒假的時間;二是很多同學作業送出格式不規範導緻的自動化評測得分為0 。

​ 先講一下我當年的情況,我大學是16級福大CS的,大三上修的汪老師的軟工實踐課,這個作業我是大二到大三的暑假做的。本次作業與當年的作業基本一緻,除此之外還添加了老師們要求的重讀建構之法的作業。

​ 對于第一點,個人程式設計作業布置的意圖主要是想讓同學們養成規範的代碼習慣,并且熟悉并掌握github的使用,為今後的作業送出做準備。同學們說的作業内容與軟體工程這門課關聯不大的問題确實是有的,我們在課程後期也有進行讨論,本次作業的培養可以通過更換其他更貼近軟體工程的作業内容來實作。至于要不要把這次作業放在寒假的問題,我覺得這個還有待考慮,對于我這樣暑假宅家鹹魚的人而言orz,大二的暑假确實因為本次作業而變得充實了許多(我當年是暑假),不僅代碼量得到了提升,還獲得了自學能力、代碼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鍛煉。但是考慮到軟工的同學們是處在大三下這一考研與求職的關鍵時期,過多的占用同學們的寒假時間還是不妥,是以我認為的改進方案就是盡可能的将這次作業的内容與同學們的現實需求關聯起來,對于考研黨和求職黨分别布置可選作業。

​ 對于第二點,這個首先我必須鄭重的道歉,因為我個人的原因或多或少的拖慢了自動化評測程式的開發及測試進度,并且沒有合理安排好時間導緻沒有給同學們重點提醒送出格式,非常抱歉。在課程中後期我本來想安排一次重測,補上同學們的分數,但是老師們的意見覺得如果想追回之前拉下的分數的話,還是應該多布置一次作業讓想追回分數的同學們完成,考慮到同學們的開發壓力,最終這個計劃不了了之。本次作業與我當年的作業基本上是一緻的,當年助教使用的自動化評測工具無法找到,我們又重新做了一個,是以時間比較緊迫。實際上當年也是有很多同學因為格式不對無法通過評測,之前的做法是助教會聯系同學們說明問題所在并進行重測,今年我們采取的是比較嚴格的評判标準,以我的視角來說我覺得還是有點不近人情,同學們辛辛苦苦完成作業卻因為評測工具的原因而沒有得到應有的分數,打擊了同學們的積極性,其實這個影響是很不好的。這個作業源至北航軟工的一次作業,印象中福大也用了好幾屆了,還是希望之後的助教們能夠做出一些改進, 如果繼續沿用這個作業的話,務必要留有充足的時間給同學們進行測試。測試工具源代碼連結,這裡要十分感謝曾揮助教以及其他貢獻者。

結對作業一

​ 當年我和許多同學們一樣,第一次接觸原型設計,了解原型是什麼,熟悉原型設計工具。不過事實證明我還是不太适合做設計,當年做的原型五顔六色的被吐槽直男審美orz。同學們做的原型都很美觀,讓我确實見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結對作業二

​ 我當年的結對第二次作業是WordCount進階,要求是實作爬蟲爬取資料以及豐富寒假作業二中詞頻統計的功能。相比于同學們今年的這個作業,我覺得當年的作業是簡單了不少,是以在讨論布置結對第二次作業要求大家完成一個論文查詢網站的時候,我還是為大家捏了把汗,擔心同學們覺得任務量太重,最終布置的作業其實相比于我們最初假定的版本已經極大降低了要求的。

​ 對于兩次結對作業,同學們的反響都比較好,我暫時沒想到今後如何改進。

團隊作業一——團隊展示

​ 很歡樂的一次作業,看到同學們紛紛組成了團隊并發了每個成員的介紹以及個性合照,都很有創意。看得我也懷念起當年上軟工實踐的日子了_。

團隊作業二——Github程式設計實戰

​ 這又是一個被同學們吐槽很多的作業,一天的時間裡磨合團隊并完成一個不大不小的項目屬實不易(我當年是到了機房才知道真的是要一天開發完,真的有點崩潰)。參考我們當年,這項作業是布置在課程中期,團隊已經磨合一段時間後布置的,我覺得這樣更加合理一點,首先團隊成員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彼此之間有了默契,也知道如何使用團隊協作工具,其次根據作業大綱能夠采用自己熟悉的技術進行開發,減少學習時間(我們當年是完成一個同學錄,團隊可以根據自己團隊熟悉的技術選擇開發平台)。

團隊作業三——需求分析&團隊作業四——資料庫設計和系統設計

​ 不論是文檔還是PPT都可以看到同學們完成的很認真,或許有些同學一開始會覺得這部分沒有什麼意義,但相信同學們在日後的開發中已經體會到文檔的重要性了吧。

個人作業——軟體評測

​ 同學們都完成得不錯,線下演講的同學們都發揮得很出色~

團隊作業五——Alpha沖刺

​ 暫時沒想好

團隊作業六——Beta沖刺

個人作業——軟體工程實踐總結&個人技術部落格

​ 這次基本上每個同學的作業我都是很認真的觀看并且回複了,很欣慰的是忙碌了一學期看到同學們都對這門課有所收獲,有所成長,并且對于什麼是軟體工程的也有了更深的認識與自己的體會,不得不說,作為親身經曆者而言,這門課算是大學期間對我最有幫助的一門課,是一次把基礎理論聯系開發實際的絕佳機會,雖然我們當年就在吐槽2學分的課事情比10學分還多,但是現在我完全不後悔選了這門課(CS是選修),得到多少學分和分數是其次,從課程中收獲了多少才是重點,希望同學們也從這次課程中得到一次有意義的鍛煉。

個人感受

​ 總結的最後記錄一下自己的個人感受吧。

​ 先說一下作為一名學生的經曆。課程的前半部分,寫部落格,github交作業等等給我的感覺就是十分充實,累,但是卻這門課要求學的東西是真的對今後很有幫助的。前期我的成績并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說我寫的部落格真的是和同學們的作業無法相提并論。課程中後期很有幸加入了同班大佬的團隊,在隊長的安排與規劃下,各項工作逐漸開始得心應手起來,對于團隊合作也有了自己的了解。隊長和副隊長兩人包攬班級前兩名,還帶領我們這個五個人的小團隊拿了所有團隊作業的第一名,真的是我需要膜拜學習的對象Orz。本以為像這樣的大佬才有機會擔任軟工實踐的助教,沒想到在兩年半後,我也有幸成為了其中一員。

​ 作為一名助教,我覺得我做的不夠好,我更多時間是以一名學生的心态在對待工作,是以有些時候沒有站在教學的層面考慮問題。很多時候我都是在向前輩、同學們學習。除此之外,我也深感個人能力的不足,對于同學們的評論可能品質不夠高,沒法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在這裡像大家深表歉意Orz,感謝同學們這一學期的陪伴。

​ 最後想感謝一下一起陪伴一學期的幾位助教和老師們,在他們身上我知道了,一個優秀的人是不僅能處理好手頭的事情,還能合理安排時間充實自己、學習新知識的。我也深深體會到了自己作為一名研究所學生卻沒有高效的時間使用率這一不足。學期末很高興能看到有幾名同學願意承擔新一任助教的工作,助教工作雖然辛苦,但是确實能夠讓你收獲不少的,特别是群裡老師們的指點,希望大家能堅持,為完善出更好的軟工實踐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