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2年前首次參加冬奧會的中國選手,夢想即将實作——

1月25日清晨,來自北京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的100多名運動員和教練員代表,來到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旗儀式,并宣誓出征。

出征儀式由武大靖領誓,宣誓結束後,運動員們将陸續進入閉環管理,做好最後沖刺,全力備戰北京冬奧會。

42年前首次參加冬奧會的中國選手,夢想即将實作——

1月25日,也是冬奧會的“生日”。1921年,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決定于1924年1月25日在法國的夏蒙尼舉行“1924國際冬季體育運動周”活動,在這項活動結束兩年後,國際奧委會正式确認這屆比賽為第一屆冬季奧運會。

而中國第一次與冬奧會結緣,則要從1980年的普萊西德湖冬奧會說起。

1980年中國冬奧首秀

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1980年,第十三屆冬奧會在美國普萊西德湖舉行,中國體育代表團共有28名運動員首次出征冬奧會。

42年前首次參加冬奧會的中國選手,夢想即将實作——

中國奧委會1979年恢複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後,次年即派團出席冬季奧運會。

1980年1月30日上午,中國體育代表團乘汽車從紐約市奔馳而來。“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的昂揚歌聲從車廂飛出,響徹在普萊西德湖畔。  當中國代表團到達奧運村時,村長和從業人員已經迎候在大門外。一位名叫凱瑟的美國姑娘是接待中方的專屬聯絡員,她會講流利的中文,逢人就報喜“中國代表團快要到了”。許多國家的記者堵在門口,争先恐後地拍下了中國冰雪運動員到達的第一個鏡頭。讓中國代表團意外的是,他們到達奧運村時,五星紅旗已經飄揚在廣場上了。按國際慣例,一般是代表團到達奧運村後才舉行升旗儀式,這次例外,蘇聯出兵阿富汗使奧運大家庭出現了裂痕,國際奧委會怕節外生枝,決定在各國代表還沒到達之前,就升起國旗。等代表團到達後,再搞一次升旗儀式。  看着五星紅旗與奧運五環旗一同在寒風中飄展,中國代表團成員個個心潮逐浪。他們深知,自己站在這裡也意味着:國際奧委會、冬季奧運會不公平對待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曆史結束了,前面是嶄新的時代。當晚,中國代表團團長李夢華在新聞中心舉行了記者招待會。他說:“我們高興地來到普萊西德參加冬奧會。我們的目的是通過這次運動會同其他國家的運動員加強友誼和合作,并且向他們學習先進的運動技術,交流經驗。”中國代表團所表現出的誠摯和謙虛,博得了各國記者的好評,他們在電訊中寫道:“代表十億人的中國冰雪運動員走上了世界冰壇,其重要意義超過了冬奧會本身。”

在紐約、奧運村、滑雪場、餐館、新聞中心……處處可見熱情的笑臉和親切的問候。一些美國朋友還主動為中國代表團服務,甚至當起了榮譽教練。約翰·霍爾是美國冬季兩項運動員,由于腳部受傷沒有參賽,被推薦來幫助中國隊訓練。

他每天一早就來,親自動手為雪闆打蠟,還毫無保留地把多年經驗反複向中國隊員傳授,并把自己的全套裝置和滑雪闆供中國隊員使用。中國隊冬季兩項所用的槍支,在日本訓練時是借用的,從聯邦德國訂購的,到了美國才開箱取出。約翰·霍爾手把手地教中國隊員怎樣使用這些槍,怎樣縮短背槍、卸槍的時間。

奧運村餐廳有位頭發花白的女志願者,她見到隻有14歲的中國花滑選手包振華,對中國小花喜歡得不得了,還換上滑冰鞋,同她一起冰上起舞。這時候,人們才發現,她是1948年美國東部花樣滑冰比賽亞軍菲麗絲·費應堡。

42年前首次參加冬奧會的中國選手,夢想即将實作——

1980年2月24日,包振華在冬季奧運會上。

奧運村對中國隊處處特殊照顧。按規定,每個國家的男女運動員都要分兩地居住,但為了讓中國隊友善聯絡,村裡單獨騰出一棟二層小樓,門口還配了保安。

紐約華僑會和台胞先後兩次舉辦有200多人參加的宴會和聯歡會,就連著名的美籍華人楊振甯教授也趕來看望隊員。

小鎮裡掀起了“中國熱”,三十多年後,當房學峰以記者的身份回訪普萊西德時,那裡的大媽還記得中國運動員曾到家裡做客,并自告奮勇地燒中國菜,“還差點把廚房燒着了”。

第13屆冬奧會共有來自37個國家和地區的1072名運動員參賽。這屆冬奧會共設有9個大項38個小項,比上屆增加冬季兩項男子10公裡短距離比賽。除了項目的增加,這屆冬奧會上還有3個國家第一次踏上冬奧會的舞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亮相。

盡管,大陸首次參賽的選手,與世界先進水準存在較大差距,最終無一人進入前六名。但是,中國健兒的冰雪奇緣,從普萊西德湖正式開啟。

中國首位冬奧旗手趙偉昌:

“讓國歌在自己家的賽場上奏響”

擔任1980年普萊西德湖冬奧會開幕式中國代表團旗手的趙偉昌,是新中國奧運會(含夏奧)旗手第一人。

他拿着彩照對媒體說:“1980年,我已經30歲了,真是非常榮幸,也非常幸運,在運動生涯的最後階段能參加冬奧會這樣的大賽,而且擔任中國代表團的旗手,這是巨大的榮譽。”在他看來,新中國邁進奧運開幕式,他走了第一步,曆史意義重大。

42年前首次參加冬奧會的中國選手,夢想即将實作——

中國首位冬奧旗手趙偉昌,2021年3月30日在其長春市家中拍攝。新華社圖

42年前首次參加冬奧會的中國選手,夢想即将實作——

圖檔是趙偉昌1980年2月13日參加開幕式時,用的門票和穿的棉靴。

衆所周知,擔任奧運會開幕式旗手,不僅是巨大的榮譽,更有嚴格的要求。但在普萊西德,旗手的選擇似乎沒有太多“糾結”。

速滑是當時中國在冬奧會上“最拿得出手”的項目,而在20世紀70年代,趙偉昌是中國速滑賽道的巅峰存在。他包攬了連續11年全國冠軍,26次打破全國紀錄,還拿到過世錦賽銀牌,由他來擔當旗手,幾乎是一種必然。

這屆冬奧會上,強手如林,僅男女速度滑冰的9個項目就有63人108次打破奧運會紀錄并重寫1項世界紀錄。趙偉昌參加了速度滑冰男子500米、男子1000米和男子1500米三項比賽,最好成績是1000米的第24名,但和獲得該項目金牌的海登比,足足慢了6秒。

當時年已30歲的他,看到了中國與世界的差距,回國後便退役成了教練。如今,72歲的趙偉昌精神矍铄,仍舊在冰場上馳騁。

趙偉昌回憶,首次參加冬奧會的中國體育代表團,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場面,運動員們心中冒出一個念頭:“咱們國家什麼時候也能承辦一次冬奧會。”

時隔42年,北京冬奧會即将啟幕,現代化的比賽場館、準備充分的中國代表團,當年運動員們的期望在這個冬季成為現實。

“作為老一代冰雪人,有機會能夠在自己的國家,看到我們舉辦的冬奧會,确實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讓五星紅旗在家門口升起,中國的國歌在賽場上奏響。希望我們的運動員努力取得好成績,在更多的項目上取得突破!”趙偉昌說。

來源 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綜合北京日報·紀事、央視新聞、北京廣播電台、中原標準時間、@北京2022年冬奧會、長春新聞【轉載請注明來源:北京日報微信公衆号】

監制:劉昊

編輯:張小英

流程編輯 吳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