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哀其不幸,愛其力争”——評王蒙長篇小說《猴兒與少年》

“哀其不幸,愛其力争”——評王蒙長篇小說《猴兒與少年》

□ 李恒昌

由花城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猴兒與少年》是“80後少年”作家王蒙的最新力作,是一部“和時代一起冒着騰騰熱氣”的“青春萬歲的回聲”。作品書寫了外國文學專家、“耄耋老人”施炳炎一九五八年被下放勞動的特殊經曆,包括築路、背簍、造林、養牲口等艱辛勞動,以及被鬥争、被批判和靈魂改造的心路曆程,通過其在核桃峪跟村中少年學猴子上樹,以及村民“三少”養猴子最終導緻精神失常的故事,成功塑造了令人“刻骨銘心”的猴兒、“三少”和施炳炎的特殊“人物”群像。作品雖然書寫的是艱難困苦的人生歲月,是人生的苦難輝煌,但寫得極為輕松、幽默和灑脫,閃爍着智慧的光輝,蘊含着深愛的力量,顯示了作者“嬉笑調侃皆成文章”的非一般功力。

《猴兒與少年》最大的成就在于,成功塑造了施炳炎這一當代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其最大特征是不僅擁有足夠充分的專業知識,而且擁有非同一般的人生智慧,依靠其“智慧法門”和蘊含其後的愛的強大力量戰勝人生的困境和窘境,進而獲得極為達觀潇灑、“津津有味”的人生。

文學是關于人的學問,而長篇小說着力揭示人的命運。《猴兒與少年》毫無疑問是關于人的學問,也是揭示人的命運的學問。衆所周知,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人的一生是難免要遭遇不幸和悲催的。面對不幸和悲催的命運,應該怎麼看,怎麼辦?這是一個大問題,也是一個人的根本性問題,更是文學作品應該關注和揭示的社會性問題。王蒙先生以敏銳的眼光發現了這一問題,并且找到了解決這一問題的基本武器——“智慧法門”,同時深刻挖掘了智慧的源泉和動力所在。

作為外國文學專家的知識分子施炳炎教授,一夜之間被定性為“有問題的”人和“靈魂需要改造”的人,被下放農村勞動,無疑是一種意想不到的厄運,也是一種極大的不幸。面對類似的人生不幸,對于很多人來說,要麼通過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自我麻醉,苟且偷生;要麼長期陷入委屈、悲觀的情緒之中走不出來,走向消沉抑郁,或者變得格外神經和抓狂,進而造成更大的人生悲劇。《猴兒與少年》的主人公卻不是這樣,他一不學阿Q,自欺欺人;二不陷入悲觀情緒,始終走不出來;三不仇恨他人,報複社會。他主動向現實世界中的猴子學習智慧,進而獲得戰勝不幸和厄運的某種武器,實作由“哀其不幸,恨其不争”向“哀其不幸,愛其力争”人生境界的巨大轉變。

猴子是作者着力書寫的“形象”,其實是智慧的象征。猴子雖為動物,但生性靈敏、機智、善于思考。一如作品所言:“猴子的神态,絕不稱臣,從不言敗,意識流動,主意萬千。瞬息百變,而又轉眼健忘,突然發壞,随時惡作劇,機智抖靈,意在表現,活出自我,無憂無憾。”正是這一原因,主人公施炳炎在高峰大樹,甘于向村民學習猴子爬樹;也正是這個原因,在艱苦的勞動中,他特别關注養猴子“三少”的生活狀況;也正是這個原因,促使他雖然生活得極為艱辛,甚至屈辱,但依然感到活得“津津有味”。

施炳炎的命運是悲催的不幸的,但我們又有幸看到,他的人生又不像某些人那樣是可悲的可憐的消極的,而是快樂的積極的可贊的。因為他懷揣具有強大威力的“智慧法門”,是以厄運不再是單純的厄運,不幸也不再是簡單的不幸。他正視失敗和受挫,他認為“偉大的事業都是從受挫開始的。”他有自己的勝利邏輯,“鬥争,失敗,再鬥争,再失敗,直至勝利”。他有自己的“天地觀”,“憑高望遠,開闊而又親切”。他有自己的“命運觀”,“這是一次巧遇,不,是偉大的機遇。”“奇妙的時代,奇妙的生活,奇妙的命運。”他意志無比堅韌,“一個受字,如石如鋼,如咒如訣,打開了新的可能,悄悄顯示出隐蔽的力量。”他敢于換一個活法,“他在換一個身軀,他在換一副手腳,同時仍然保留着他火熱的心靈。”他那“七個我”,正如可以分身的“孫猴子”,展現了一個智者适應社會的多重角色的轉換。這一些,都深刻、多方面地展現了魯迅先生所倡導的“用笑臉迎接最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迎接一切的不幸”的積極人生态度,揚棄了“精神勝利法”的合理成分,又摒棄了其自欺和不争的弊端,進而上升到了一種更高的人生境界。

主人公施炳炎身上所蘊含的這種人生智慧,究竟來自哪裡?真的是從猴子身上學來的嗎?當然不是全部。事實上,王蒙先生所揭示的這種“智慧法門”,正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一種集中而深刻的展現。它來自東方古典哲學,來自老子、莊子、孔子的學說和幾千年人文傳承與修行。更重要的是,它還來自主人公施炳炎内心強大的愛的力量和獨特的人生情結,包括對人民、對勞動、對家鄉、對土地和對生活的熱愛。主人公施炳炎雖然遭遇不幸,但這種愛卻無處不在,從未泯滅。因為熱愛生活,是以盡管遭遇不幸,他依然感到生活得“津津有味”,也始終充滿必勝的信念。因為熱愛勞動,他真切地感到,下放勞動并不那麼遭罪,反而更深刻地體味到“勞動創造人”理論的無比正确。因為熱夫妻民,他才在最困難的日子裡,幫助大核桃村所在的鎮實作了脫盲目标,盡了“微薄之力”。因為深愛着這片土地,他多年之後才得以回來尋夢,尋找當年的猴兒少年。

應當看到,作品所展現的這種“智慧法門”和“摯愛情結”,其實也是人民藝術家王蒙先生本人内在精神的藝術折射。這部小說所書寫的是施炳炎先生的人生,其實也是在書寫作者本人,以及作者所處時代的知識分子典型形象。縱觀王蒙先生的人生經曆,與作品主人公施炳炎先生有着驚人的相似和相通之處,而他也确有下放勞動的人生經曆。那麼,王蒙先生本人是如何度過人生難關,成長為一個“不老少年”、一代人民藝術家的呢?靠的就是他的“猴性”,靠的便是他的“智慧法門”,靠的更是他的“摯愛情結”所産生的巨大力量。

本人曾在《大地上的寶藏:王蒙創作評傳》一書《引言:東方智者》中對王蒙先生的身份和内在精神進行過深度分析和确認,得出的結論是,他的第一身份,不是作家,不是學者,也不是懂政治的政治家,而是一位智者——一個擁有大智慧的人。因為,他的最大特點是善于思考,充滿智慧。這種智慧,是一種人生哲學,一種人生藝術,一種人生境界,指導影響着王蒙風雲多變、異常艱難的人生之路和規模宏大、持續恒久的文學創作。在王蒙的人生和創作生涯中,還有“五大情結”環繞在他的心中,深刻影響着他的人生觀念和創作底色。分别是早期革命情結、新疆伊犁情結、共青團工作情結、前蘇聯情結和世界情結,而這些情結無不展現着他對人民、對勞動、對故鄉、對土地和對生活的深沉而執着的熱愛。

基于此種認識,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王蒙先生正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了施炳炎先生的形象。他為什麼這麼做?因為他是名副其實的人民藝術家,是以他要将自己的智慧和摯愛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人民和他所處的時代。

【《猴子與少年》,王蒙 著,南方出版傳媒·花城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