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等了,必須立刻終止妊娠……”天津市中心婦産醫院産科副主任劉穎在電話裡斬釘截鐵地說,她是本輪疫情中被派駐支援津南醫院的醫護人員。

1月21日晚,她剛從醫院回到駐地不久,同僚就向她彙報一位住院孕婦的緊急情況。憑借多年的經驗,劉穎判斷這名孕婦出現了HELLP綜合征等并發症,如果不終止妊娠,後果不堪設想……最終,通過手術,新生兒順利産下,後被快速轉院至市兒童醫院進一步救治,産婦也在津南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度過了危險期,母子平安。
這是一場守護生命的精準接力。疫情突起,天津統籌多方醫療資源馳援津南,充實醫護力量,理順診療機制,及時救治各種危重病患,守護着人民群衆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平安。
劉少霞(左一)等醫護人員接受采訪
關鍵時刻的決斷
1月10日深夜,住在辛莊母親家的孕婦王小蘭(化名)突然感到頭痛,自測後發現血壓偏高。此前幾天,她已經在市區醫院診療過,有所緩解。這回血壓出現反彈,而此時,她所在的小區鑫旺裡已經封控,辛莊又是本輪疫情的重點地區。
怎麼辦?家屬趕緊聯系津南醫院,得知可以收治,11日淩晨,她們就來到了津南醫院。“當時,我真是太緊張了,就怕孩子出什麼問題!”王小蘭回憶說。
醫院安排她住進了緩沖病房,這是津南醫院在疫情時期為危重急症患者特設的病房,那些來自封控社群、短時間内沒有核酸陰性證明的患者,都可以住進這個病區,得到及時救治。
王小蘭患有遺傳性高血壓,且體重較重,入院時懷孕孕周僅有31周多點,是需要重點關注的高危孕婦。入院後的10天内,來自天津市中心婦産醫院、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和天津市兒童醫院等醫療機構的專家、醫護人員,和津南醫院的同僚們一起,為王小蘭精心制定了診療方案,密切關注她的身體進展。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有時候自己動一動身子,醫生護士都會詢問是不是有什麼不舒服。
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王小蘭的血壓平穩下來,不适感也逐漸消除。然而,1月21日晚上8點多,她的血壓突然再次大幅升高,最高飙到了199/120mmHg,同時伴有上腹部不适,胎心異常。這時,津南醫院婦産科行政主任劉少霞坐不住了,她撥通了劉穎的電話。
劉穎剛回到駐地不久,聽完劉少霞的描述,再結合化驗結果顯示的轉氨酶升高、血小闆減少等名額,劉穎判斷王小蘭是出現了典型的HELLP綜合征的指征。這是高血壓孕婦常見的一種合并症,比較危險,如果不通過手術終止妊娠,大人和孩子都會有較大的危險。
然而,他們要采取進一步救治措施,還要面臨着來自家屬方面的阻力。入院以來,因為顧慮胎兒可能發育不成熟、成活率低,家屬一直希望不要太早終止妊娠。但是21日那個晚上,劉穎等人出于專業判斷,她們決定,必須說服王小蘭的家人同意手術。
“在保證孕婦安全的情況下,我們會盡量延長孕周,一旦發生情況,就必須立刻終止。”劉穎表示。最終的結果不錯,醫護人員告知病情後,家屬了解到情況的嚴重性,很痛快地同意了實施剖腹産。
一秒鐘都沒耽誤
這不是一台普通的剖宮産手術。孕婦懷孕時長隻有32周零6天,比預産期早了整整7周多,所有專業的醫護人員都明白新生兒産下後會是什麼樣的狀态,發育不成熟,各種意外狀況……最重要的是,津南醫院并沒有新生兒科,早産兒隻有在市區的大型綜合或專科醫院内才能得到妥善救治。而轉院也不是那麼輕松的,此時的津南,還是本輪疫情的中心……
“知道産婦出現狀況後,我們那根弦就繃起來了!”一名醫護人員回憶。接下來,一場争分奪秒、無縫銜接、密切協作的生命守護行動開始了。
他們一邊給王小蘭準備手術,一邊周密地計劃着新生兒出生後的應急救治,按照計劃,孩子将在第一時間被轉至市兒童醫院。支援津南醫院的兒童醫院新生兒科醫生聶豔豔同本機關科室和主管院長緊急協調,醫院随即啟動了疫情期間轉診應急流程,在評估疫情風險後決定為新生兒開辟綠色通道,免除了先到發熱門診就診的環節。
兒童醫院新生兒科,為即将到來的小生命忙碌起來,保溫箱提前預熱,呼吸機備好待命,監護、搶救裝置就位……
而在津南醫院這邊,劉少霞等人也在忙碌着,他們一邊準備手術,一邊協調院醫政處辦理轉診手續,向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申請通行證件。一切就緒後,醫院的急救車輛來到急診樓外待命。
21時41分,孩子順利産下。正如醫護人員所預料的那樣,發育成熟度較低,體重僅有1500多克,發绀、皮膚青紫……這時,他們沒有耽誤一秒鐘,孩子就被轉移到急救車上,駛向兒童醫院。
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孩子已經躺在兒童醫院新生兒科的保溫箱裡。
孩子安穩了,對于産婦,醫護人員也進行了周密安排。手術開始前,津南醫院危重孕産婦救治小組就行動起來,他們備血,制定大量輸血方案。手術後,産婦血壓持續在高數值,呼吸恢複也不好,第一時間被轉到了醫院的重症監護室,由來自市三中心醫院的醫護力量親自救治。
為王小蘭實施手術的津南醫院産科主任王學岺表示,這台手術耗時并不長,但難度卻不低,産婦體重較重,還有高血壓等狀況,正如她們所預料的,他們在手術時發現胎盤已經出現了二分之一早剝,如果不及時手術,大機率會出現胎死腹中、大出血等嚴重後果。
幾天來,經過悉心呵護,孩子在兒童醫院的病房裡狀況逐漸好轉,各項名額穩定下來。而孩子母親王小蘭,在重症監護室監護28小時後,度過了危險期,轉到了産科普通病房。
津南醫院婦産科病房
沒有“核酸”照樣收治
24日中午,接通記者電話時,王小蘭的狀态不錯。對于醫護人員對自己和孩子的救助和呵護,她連聲感謝。她說,自己剛入院時非常緊張,但住院後她感覺越來越放松,對醫護人員更是報以完全的信任。“每個醫生來查房,都先詢問我的情況,問我血壓多少,有沒有不舒服。”
孩子出生後就轉院,她至今還沒看到孩子一眼,甚至一開始還不知道是孩子是男孩女孩,護士查詢後告訴她是個兒子。“我現在就希望孩子在那邊再長長,早點回來!”王小蘭說。
疫情突襲津南,全區都被劃為疫情防控區域,原本較少接診危重孕産婦的津南醫院,成了區内孕産婦就診的第一選擇。劉少霞表示,本輪疫情以來,已有150餘名孕婦在津南醫院順利生産,新生兒順利轉診到其他醫院的近10名。
本輪本土疫情發生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津南群衆的就醫需求,派出工作組進駐津南,統籌排程全市醫療資源,做好津南區群衆就醫保障。同時,協調全市專科醫療資源支援津南醫院惡性良性腫瘤科、婦産科、腎病科,提升專科診療能力。這些醫護力量,和津南醫院的醫護人員一起,共同承擔起了疫情時期守護群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艱巨任務。
三中心産科醫生李曉晔來到津南醫院已有半個月,和她一起來的還有骨科、重症等科室的同僚,他們組成了一支21人的強大團隊,紮根津南抗疫一線。
醫療力量更強大,轉診管道更暢通,津南醫院還根據抗疫時期的特點,制定了一整套新的就醫流程。他們将急診改造成兩個區域,一個用來接納封控區就醫患者,一個用來收治管控區患者,防範區患者診療在普通門診。
津南醫院還在婦産科專門開辟出緩沖病房,用來收治那些來自封控區的、短時間内無法提供核酸陰性證明的住院患者。在緩沖病房,病人都是單人單間收治,兩次核酸單采時間間隔24小時且均為陰性的患者,可以轉入普通病房就診。
“在我們這裡,患者不會因為沒有核酸陰性證明而得不到救治。”劉少霞說。
守護群衆健康,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兩不誤,這些天,天津一直在努力。
津雲新聞記者 陳慶璞 趙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