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12月17日,坦克300正式上市,首月銷量便突破了10000台,國内也随之掀起了一股硬派越野車的話題浪潮,根據最新銷量資料顯示,坦克300在2021年12月的銷量仍然高達上萬台。

回顧上一次國内硬派越野車的話題,那還是15年前長豐集團推出的獵豹黑金剛,沿襲着帕傑羅的設計,搭載着三菱的發動機馳騁各項越野賽事,但随着國人汽車文化的漸長,開始厭惡模仿與山寨,無法創新的獵豹黑金剛也随之退出舞台,之後在長達十餘年的時間中,國産車再也沒有一款車或一個品牌能在硬派越野車領域造弄出聲響。
直至2017年上映的戰狼2中,吳京腳踩北汽BJ40橫掃勁敵,高票房的大熒幕這才再次将國産硬派越野車扳回消費者的輿論話題中。
北汽BJ40于2013年12月上市,當時的定位還是小型越野車,以瓜分吉姆尼份額為主,2018年中旬BJ40開啟了換代版改款,推出了BJ40 PLUS,全新的内外設計和加大的尺寸,BJ40至此定位更新為緊湊型越野車。
坦克300售價更貴 BJ40門檻更低
出于某些原因,目前在售的坦克300已經取消了上市初期的低配“探索者”版本,目前售價區間為19.58萬元-30.08萬元,其中有三款城市版車型售價區間為20-23萬元。與越野版不同的是,城市版取消了分時四驅,換為更适合城市路面的适時四驅,并增加了泊車入位、主動刹車、主動降噪等不适用于越野版的科技配置。
北汽BJ40目前在售車型的售價區間為15.98萬元-26.99萬元,其中含有兩款2門4座版本的車型。售價26.99萬元的雨林穿越版頂配車型并不是主流售賣車型,更像是北汽官方改裝強化套件版,動力總成也還是上一代的2.3T+6AT組合,但車身擁有更多高強度覆寫件可以實作叢林穿越功能。BJ40真正意義上的頂配版本是1月份剛上市的2022款環塔冠軍版,售價為20.99萬元,與坦克300形成正面競争。
2.0T+8AT BJ40發動機來自長城
兩款車都搭載了2.0T+8AT的動力規格,也保持着一緻的縱置動力布局,更有意思的是,BJ40的2.0T汽油發動機還是來自長城汽車控股的蜂巢易創公司生産,同時兩者的8AT變速箱供應商也均為ZF(采埃孚)。不過從資料方面看,坦克300還是要略勝一籌,227匹最大馬力要比BJ40高3匹,387牛米的扭矩也要比BJ40高7牛米,就連工信部給出的百公裡油耗,坦克300的9.3L也要比BJ40的9.9L低一點。
但是,相比坦克300全系配備2.0T汽油發動機,BJ40除了汽油版本,還提供了玉柴動力生産的2.0T柴油版發動機,以及老款延續下來的2.3T+6AT動力總成以供選擇。
都是非承載式車身 坦克300底盤更精密
作為硬派越野車型,兩者都采用了非承載式車身結構,并裝載了分時四驅系統,前後橋均配備有差速鎖。光從機械層面來談越野,兩款車的實際表現并沒有多大差别,隻不過坦克300标配了後輪通風盤刹,而BJ40的後輪為普通盤刹,在高時長高強度半刹車路況下,BJ40的刹車衰減肯定是要快一些。
(上圖為BJ40雙門四座版)
談到越野能力設計的層面,兩者還是有部分差別。坦克300的涉水深度為700mm,最小離地間隙為224mm,接近角為33度,離去角為34度;BJ40則涉水深度為600mm,最小離地間隙為220mm,接近角為37度,離去角為31度。
(上圖為坦克300底盤實拍圖)
兩者的後懸挂都采用了經典的越野車五連杆非獨立懸架,這與轎車身上的五連杆獨立懸架可是完全不同的兩樣東西。兩者主要差距來自于前懸的結構,坦克300采用的是雙叉臂式結構,而BJ40則是雙橫臂結構,從結構而言雙橫臂的規格要低一點,雖然走爛路、硬派越野時兩者的剛性都足夠,但面對市區路面的舒适性濾振表現,雙叉臂的結構優勢就更為明顯一些。
(上圖為BJ40方向盤)
此外,兩款車在方向助力的結構上也産生了分歧,坦克300選擇的是電動助力,而BJ40則是機械液壓助力。在日常行駛和輕度越野時,毫無疑問坦克300的電動助力可以帶來更輕盈、精準的指向性,但重度越野時,BJ40的機械液壓助力則可以帶來更清晰的路感,更為重要的是機械助力即便是在輕微損壞時也可以野蠻使用,甚至可以臨時修複成功。
坦克300的設計更像一台現代車
兩款車外觀的整體設計都是四平八穩的車廂配大輪眉,一眼就可以分辨出硬派越野車的身份,但畢竟坦克300問世時間更近,再加之長城汽車有皮埃爾·勒克萊克這個設計大神,坦克300在局部設計的精緻感要勝過BJ40,例如燈組設計、備胎造型等。當然外觀至始至終都是仁者見仁的事,或許也有很多人就是更喜歡BJ40的粗犷感。
(上圖為BJ40車廂)
顯然BJ40還是擺脫不了山寨奔馳的那一股風味,豬鼻出風口、懸浮中控儀表、高亮多色氛圍燈,北汽那套内飾設計不管好的壞的全部都移植到了BJ40身上,雖然内飾用料的誠意能夠明顯感受到,大面積皮革和多種材質的堆積,觸碰到的進階感還是有的,但細節做工仍然普通,面闆縫隙大就不多說了,就連車門外色都在車廂内裸漏,實屬檔次低。
(上圖為坦克300車廂)
自從長城汽車推出了WEY品牌以後,内飾設計的豪華質感就成為了長城的亮點,這在坦克300身上也一樣。即便是硬派越野車,坦克300的内飾細節依然講究精密豪華,多處帶有設計感的縫線,門闆内覆寫采用了3種以上的面料,中控台大面積的啞光拉絲金屬面闆,加之無邊框的連屏設計,豪華感已經超過了20萬車廂的内飾水準。
配置方面,BJ40就更沒有什麼可比性了。坦克300的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服務、道路辨別識别、疲勞提醒、360度全景影像、自适應巡航、無鑰匙進入、主駕駛座椅按摩等一系列功能在BJ40身上都沒有,而這僅僅是坦克300的标配。
寫在最後:還得是坦克300
坦克300是加價難提現車,二手比新車還貴,BJ40則是落地打7折。幾番對比幾番研究,兩款車形成這樣的市場局面是有道理的,無論是外觀設計、機械規格、配置用料,坦克300都占據着優勢,盡管BJ40有着更低的起售價,可不過也就低了3.5萬元,而丐版BJ40那幾乎裸配的版本幾乎沒有任何成本效益可言,或許BJ40隻能夠打動那些重度改裝玩家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