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婚姻中的考量

作者:星星飛翔
婚姻中的考量

馬建宏(法學博士)

在我國古代的婚姻制度中,最遲在西周時期确立了"同姓不婚"的原則,原因有二,一是關系到後代的繁衍,古人認為同姓就是婚姻,"其出生不一樣"厚也",即要使王室與不同姓氏之間的血緣關系建立姻親以穩定政權, 這大概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政治婚姻",赤裸裸的族群或政治利益背後,男女之間是否有愛情是無關緊要的。

類似的政治婚姻安排不僅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很普遍。幾年前,他讀了英國曆史學家丹·瓊斯(Dan Jones)的《金絲雀花王朝》(The Canary Flower Dynasty),驚歎于英格蘭國王在諾曼征服後結婚時的考慮,最近,在閱讀其姊妹書《空冠玫瑰之戰與都铎王朝的崛起》時,他再次表達了對皇室成員婚姻的好奇和情感, 尤其是國王,這絕不是簡單的"挨家挨戶",而是考慮了土地、财富、盟友、外交等因素。這是包括國王在内的人們無法企及的。

發生在十五世紀英國的玫瑰戰争,在中學的世界曆史教科書中都有提及。這場戰争以以紅玫瑰為代表的蘭開斯特家族和以白玫瑰為代表的約克家族以及持續近一個世紀的英格蘭王位争奪戰命名。正如瓊斯在《空王冠》中所說,"玫瑰戰争是一個兇猛的、有時難以了解的、政治不穩定的時期,其根源在于亨利六世統治下的王室權威的崩潰和英國在法國的統治的崩潰。在當時的政治制度中,法律、秩序、正義與和平高度依賴于國王本人和國王的制度,亨利六世的統治是一場災難。"

在蘭開斯特的亨利六世被廢黜後,約克的愛德華四世開始以非凡的精力和才華進行統治,在他死後,他的兒子愛德華五世繼承了他,一個從未正式戴過王冠的十二歲少年最終在倫敦塔"消失",篡奪了他的叔叔,愛德華四世的兄弟理查三世, "對理查三世的無情篡奪,這是任何人都無法預料的,它迎來了一段血腥而絕望的時期。"

亨利·都铎,後來被稱為亨利七世,後來挑戰理查三世的王位。理查三世和亨利·都铎在博斯沃思進行了決鬥,亨利最終赢得了國王亨利七世的加冕典禮,娶了約克家族愛德華四世的伊麗莎白,并用附着在紅玫瑰上的白玫瑰作為"都铎玫瑰"的代表,傳達了"結束内戰"的微妙而有效的政治資訊, 而英格蘭終于掀開了都铎王朝的新篇章。

約克家族的伊麗莎白通過與亨利七世的婚姻結束了玫瑰戰争,他們的婚姻隻是英格蘭王室婚姻的一個縮影,其中王子或公爵主要為了他們背後的家庭甚至王國的利益而結婚,他們是否幸福取決于不可預測的運氣。然而,縱觀這段曆史,在玫瑰戰争的國王中,有一位國王愛上了自己,那就是愛德華四世。

愛德華四世登基後不久,妻子的選擇成為熱門話題,希望他的婚姻能與英吉利海峽對岸的一個強大國家結成長期聯盟,"有許多新娘需要考慮,每個新娘都代表着英國在歐洲大陸政策的不同路線",但令所有人驚訝的是,愛德華四世表示他不會娶任何外國公主, 他宣稱自己秘密娶了新王後伊麗莎白·伍德維爾(Elizabeth Woodville),她不是進階貴族。那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寡婦,有兩個孩子。人們想不出愛德華四世與伊麗莎白的婚姻有什麼好處,但它歸結為"他愛上了她"。

伊麗莎白·伍德維爾被認為是《英格蘭史》中"最出乎意料的女王",她的主要弱點是"她是英國人",她無法帶來明顯的外交利益和寶貴的外國盟友,而且在諾曼征服後的四個世紀裡,沒有一個英格蘭國王與他的臣民結婚。愛德華四世的突然結婚給許多貴族帶來了極大的不滿,并"嚴重冒犯了英格蘭人民"。但當人們解釋他的婚姻"以犧牲外國盟友和其他愛情利益為代價"時,他似乎沒有考慮到另一個考慮因素,那就是在他廢黜亨利六世并奪取王位後,他還需要塑造自己在國内政治生活中的角色來鞏固自己的地位,而他與伊麗莎白的婚姻是公共政策的寶貴工具。

當我們讀到這些古老的"故事"時,我們仍然對這些皇室婚姻的英雄噓聲。他們可能享受着王者的榮耀,但在生活中最微妙、最隐秘的情感中,承受着無盡的無情和冷漠,而平凡的臣民可能彼此相愛,溫暖的浪漫等等都與他們無關。今天,我們習慣于見證王子和普通公主之間的愛情,并向他們提供深深的祝福,"政治婚姻"的結束,也是一種社會進步。

漫畫/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