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随筆 年是人們心中不可磨滅的念想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日,北方來說,這一天是小年,小年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掃塵土,剪窗花,貼春聯,祭竈王爺……至此,拉開了過年的序幕。年,在國人心目中是不可替代、不可忽略、不可敷衍的重要節日,這是一個曆史傳承,這是一個民族圖騰,這是一個文化元素。即使是在戰亂、饑荒、瘟疫的年代,年也是不可或缺的節點。過了小年是大年,不管世事如何紛亂,不管有錢沒錢,都要回家過年。

随筆 年是人們心中不可磨滅的念想

俗語是過了小年是大年,年味應該是越來越濃,随着時代的發展,現在人們對過年好像簡單了許多,也不能說沒有年味,但總覺得年味淡了很多。在物質生活匮乏的以前,盡管都不富裕,但對年卻一點都不含糊,一進臘月門,家家都開始張羅過年,大人小孩都處于一種亢奮狀态,街上也是濃濃的年味,不管什麼商店,都是人滿為患,吃的穿的用的,每天都不空手。那時的年味,表面是一種物質味,其實其中的精神文化元素更多,因為那是一種純粹的年味,人們傳承了老祖宗留下的關于年的精髓。遊子歸家,采購年貨,大掃除,貼對聯,放鞭炮,年夜飯,包餃子,守歲,壓歲錢,互相拜年…。

随筆 年是人們心中不可磨滅的念想

現在的人也是重視年,但味道有些變異,看商場,有時賣貨的比買貨的人都多,雖然氛圍渲染得也很濃郁,但再也見不到以前那種熙熙攘攘。以前守歲,一家人圍在一起嗑瓜子、吃水果、包餃子、歡聲笑語聊天,現在一個幾十年不變的春晚,替代了所有,盡管越來越多的人不看春晚,但每年還是下大力氣去搞,其實,這個春晚真是在沖淡過年的氣氛。再就是智能手機,人手一台,也無形中淡化了年味。

随筆 年是人們心中不可磨滅的念想

不管怎麼說,年還是要年年過,至于年味幾許,順應時代吧,畢竟社會不可能再回到物質匮乏的年代,也不可能沒有電視機和智能手機,隻要家人團聚,就算一個完整的年。可是,又有多少人家能團團圓圓呢,年已經幻化成了人們心中不可磨滅的一個念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