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 泰勒
24日的A股漲得還行,但萬萬沒想到,一夜之間,全球局勢風雲突變,外圍殺出了一隻大大的黑天鵝,俄羅斯股市一度崩了10%,歐洲、美股股市都在跳水,不知道醒來,25日的A股能否安好。
俄羅斯指數一度崩了10%
歐洲暴跌、美股跳水
先來看看市場的反應。俄烏局勢驚擾市場!全球市場驟然生變,歐股全線重挫!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緊張局勢驟然更新,歐洲可能面臨着戰争的威脅,這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俄羅斯RTS指數一度大跌10%。

克宮:烏克蘭大規模集結軍隊
準備發動襲擊
1月24日電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俄羅斯克裡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裡·佩斯科夫24日表示,烏克蘭軍隊在頓巴斯地區接觸線大規模集結表明,烏克蘭準備發動襲擊。佩斯科夫說:“烏克蘭政府正把大批軍隊和裝備集中在與自行宣布獨立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接壤的邊境上。事實上,這種集結的本質是為進攻行動做準備。”
佩斯科夫說,在這種情況下,莫斯科希望北約敦促烏克蘭不要考慮軍事解決的可能性。佩斯科夫說:“目前,烏克蘭在烏克蘭東部發動軍事沖突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 ”
報道稱,“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上司人丹尼斯·普希林24日早些時候表示,烏克蘭正在将大炮和坦克運到到頓巴斯接觸線。普希林說:“烏克蘭的舉動表明,這是在為進攻做準備,炮兵和坦克人員已被部署到具體地點。”
美國和英國已宣布
将召回部分外交人員
當地時間1月23日,由于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軍事局勢持續緊張,美國國務院将烏克蘭的旅遊級别提升為“不要旅遊”,建議美國公民不要前往烏克蘭。
據美國廣播公司獲得的一份内部電報稱,美國國務院還呼籲身處烏克蘭的美國公民應考慮現在離開。同時,該檔案還授權身處當地的美國直接雇傭員工(USDH)自願離開烏克蘭,并下令符合條件的外交人員家屬離開美國駐烏克蘭基輔的大使館。
烏克蘭國家通訊社1月24日報道稱,烏克蘭外交部發言人尼科連科當天表示,烏克蘭外交部注意到美國國務院決定讓美國駐烏使館部分員工和家屬撤離烏克蘭,烏克蘭認為美國作出這一決定為時過早。
尼科連科同時強調,美國國務院的決定并不意味着美國大使館的所有員工現在都将離開烏克蘭。此外,尼科連科表示,重要的是清醒地評估可能存在的風險并保持冷靜。
英國外交部當地時間1月24日釋出消息稱,英國駐烏克蘭使館部分人員和家屬開始撤離烏克蘭,以作為對俄羅斯“不斷增長的威脅”的反應。
英國官員表示,英國外交官沒有受到具體威脅,但在使館工作的大約一半員工将傳回英國。不過,英國駐烏克蘭大使館仍将“保持開放,并将繼續開展必要的工作”。
當地時間24日,法國外交部稱,鑒于未來幾天烏克蘭可能會遭遇襲擊進而引發擔憂,法國外交部建議公民推遲前往烏克蘭的“非必要旅行”。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進階代表博雷利當地時間24日在布魯塞爾表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将向歐盟解釋為什麼要讓美駐烏克蘭的外交人員家屬從該國撤離。歐盟目前沒有計劃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歐盟尚不清楚這樣做究竟有什麼特别的理由。
當天,歐盟外長會議在布魯塞爾舉行,俄烏關系是各方關注的最重要議題。
博雷利在會前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表示,他認為隻要各方就俄烏問題的談判仍在繼續,歐盟外交人員就沒有必要撤離烏克蘭。不過,博雷利同時指出,“布林肯可能會有更多資訊與我們分享”。
當地時間1月24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對媒體表示,俄羅斯駐烏克蘭大使館工作一切正常。她認為,美國和英國撤離其駐烏克蘭基輔的外交人員的舉動奇怪而且不明智。
當地時間24日,德國聯邦外交部長貝爾伯克表示,德國暫時不會讓駐烏克蘭外交人員及其家屬從基輔撤離。
貝爾伯克稱,德國将不斷評估烏克蘭形勢的變化,外交人員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她同時指出,如果烏克蘭形勢的不确定性繼續惡化,将會對投資帶來負面影響。
美國90噸武器裝備運抵烏克蘭
北約向東歐派出更多戰艦和戰鬥機
美駐烏使館22日在社交媒體發文說,首批由美國總統約瑟夫·拜登不久前下令向烏方提供的援助21日晚間運抵烏克蘭,包括大約90噸“可緻命的”軍事援助,其中有給烏克蘭前線軍人的彈藥。
美國政府去年12月決定向烏克蘭提供價值2億美元的軍火。美國務院官員當時稱,這批軍援為“防禦性”。
此次運抵的是首批軍援,由一架美方貨運飛機運至烏克蘭首都基輔。
美使館稱,這批援助和美國2014年以來向烏克蘭所提供總價值27億美元的軍援,表明“美國決心幫助烏克蘭在俄羅斯咄咄逼人的情況下加強防禦”。
俄羅斯政府一向要求美國停止向烏克蘭提供軍火。
去年底以來,俄羅斯和烏克蘭分别向兩國接壤的邊境地區增派重兵。美國等西方國家稱,俄方可能“入侵”烏克蘭。對此,俄羅斯政府說,俄方有權在自身境内調動部隊,無意攻擊他國,而美國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俄方威脅為幌子在俄西部周邊國家部署武器系統。
而北約于當地時間1月24日表示,為了“應對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的軍事集結”,它正在讓部隊待命,并将派遣更多的戰艦和戰鬥機以支援東歐。
路透社1月24日報道稱,北約此舉強化了一系列信号:盡管俄方多次否認有任何入侵計劃,西方仍正為俄羅斯或對烏克蘭采取激進行動做準備。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在聲明中稱,“我歡迎盟國向北約提供更多兵力。北約将繼續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護衛所有盟國,包括加強聯盟東部地區(的安全保障)。”
背後究竟發生什麼事情?
近期,俄烏關系加速惡化,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持續炒作俄羅斯即将“入侵”烏克蘭,俄方堅決否認并多次強調,局勢惡化是由于北約不斷侵蝕俄羅斯安全空間。
21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瑞士日内瓦舉行會談。拉夫羅夫在會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俄羅斯沒有入侵烏克蘭的計劃,美國和西方國家炒作烏克蘭危機,是為了掩蓋其對烏克蘭的軍事拉攏,以繼續侵蝕俄安全空間。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2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近段時間西方國家積極炒作“俄羅斯準備入侵烏克蘭”這一話題,目的在于掩蓋它們正在準備發動包括軍事行動在内的大規模挑釁。英國軍用運輸機已連續多日向烏克蘭運送武器,最近幾個月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30套“标槍”反坦克飛彈系統和180枚飛彈。
俄羅斯去年12月向美國和北約提出并對外公布兩份安全保障協定草案,劃定安全“紅線”,要求北約承諾停止擴張,不吸收烏克蘭或别國加入。紮哈羅娃23日表示,莫斯科正在等待美國對該草案逐條做出書面答複,俄方已經展現了充分的合作意願。
作為蘇聯時期僅次于俄羅斯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國,重工業和海軍航母建設基地,蘇聯解體後,烏克蘭不可避免地成為“兵家必争之地”。
30年來,北約成員國不斷增加,擠壓俄戰略空間。普京曾多次要求北約,停止吸納烏克蘭這樣的前蘇聯國家。
專家分析,一方面,北約東擴已到了危害俄安全的地步。如果北約不對俄承諾不吸納烏克蘭和格魯吉亞,俄方必然會做出反應。需要判斷的是,俄會做出什麼樣的、多大規模的軍事反應。
另一方面,就目前形勢而言,北約不急于要吸納烏克蘭。西方這邊,主要擔心“克裡米亞危機”再現,即擔心烏東部地區的歸屬。其實,對于烏克蘭這樣的國家,最佳的外交選擇是保持中立。
17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态稱,北約“永不會同意”從1997年後加入北約國家撤軍的俄方提議。
兩天後,美總統拜登則說,如果俄僅對烏小規模“入侵”,美國反應會比“全面入侵”來得輕。此言一出,烏總統澤連斯基立即激烈抗議,拜登不得不改口稱,假設俄動武,“美國會讓莫斯科付出慘重代價”。
中方希望北京冬奧會期間俄羅斯不入侵烏克蘭?
趙立堅:純屬子虛烏有
塔斯社記者:據媒體報道,中方曾表示“希望俄羅斯不要在北京冬奧會期間‘入侵’烏克蘭”。俄羅斯外交部和中國駐俄使館已就此辟謠,表示有關報道不屬實。這并非西方媒體第一次報道有關俄中的假消息。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是否認為有關報道表明個别西方國家故意攻擊俄中關系的順利發展?
趙立堅:你說的是彭博社的有關報道吧?(記者點頭)
這篇報道純屬子虛烏有,不僅是對中俄關系的污蔑和挑釁,也是對北京冬奧會的蓄意幹擾和破壞。這種卑劣伎倆騙不了國際社會。
我想強調,今天的中俄關系成熟、穩定、堅韌,雙方在各層級保持密切溝通。任何離間中俄關系、挑戰中俄互信的企圖都是徒勞的。同時,作為奧林匹克精神的支援者和踐行者,我們一向反對将體育運動政治化,更不會被國際上某些勢力帶節奏。
目前,北京冬奧會籌備工作已進入最後沖刺階段。我們有信心向世界呈現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也有信心確定包括普京總統在内的各國上司人的北京之行圓滿、順利、成功。
超重磅!剛剛,基金公司100強榜單來了:"一哥"首次突破1.2萬億!網紅基金又立大功了
北京剛剛通報!本土+9,詳情公布:涉銀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