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接下來,就是春節了,請讓承載年味和鄉愁的惠民活動再多一些……

接下來,就是春節了,請讓承載年味和鄉愁的惠民活動再多一些……

1月23日,由中共邳州市委宣傳部、邳州市文聯、邳州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共同主辦的“2022年邳州市‘送春聯、過大年’文化惠民活動”,在銀杏廣場正式啟動。百名本土書法家揮毫潑墨,為市民現場書寫“邳州人自己的春聯”。除了主會場之外,本次活動還設有人民公園、桃花島南門、鐵富鎮文化廣場等三個分會場。

接下來,就是春節了,請讓承載年味和鄉愁的惠民活動再多一些……

說實話,昨天的天氣,不但風大,而且陰冷,很多人一般是不願出門的。可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主會場加三個分會場,依然呈現出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景象。書法家們寫得起勁,市民們歡天喜地領取春聯,很多人還紛紛拍照留念。現場還有邳州舞獅、跑竹馬等民間節目表演,還有邳州花鳥字、邳州剪紙、紙塑獅子頭等非遺項目的傳神展現,不僅氣氛熱烈,而且文化氣息濃郁、年味十足。

接下來,就是春節了,請讓承載年味和鄉愁的惠民活動再多一些……

這些年,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生活水準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年味及傳統元素卻有所減少。就以春聯為例,20多年前,每逢春節臨近,筆者就要備好大量紅紙,以及筆墨,為老家村裡人寫春聯。雖然字寫得不好,但仍然有很多村民“捧場”,有的從大老遠趕過來,就是為了“求”得一幅春聯。當然,城區及集鎮上,一些“文化人”春聯現場寫、現場賣的現象,也很普遍。再後來,慢慢地,手寫春聯少了,逐漸被一些千篇一律、鎏金鑲邊、描龍畫鳳的批量印刷品替代,固然省事,可讓人看起來總感覺少了些什麼。

春聯的“複制印刷品”增多,是因為老百姓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降低了嗎?未必。通過本次邳州的“送春聯、過大年”文化惠民活動的反響與效果來看,老百姓對手寫春聯是青睐有加,場面堪稱火爆,按照不少人的說法,“感覺很親切,檔次與味道也不一樣”,足以顯現出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本身,春聯便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魅力與形式,上聯、下聯的工整對仗,展現出人們對新年的期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僅給節日增加了喜慶氣氛,而且也給人們帶來信心與期待。

而像邳州這樣,組織那麼多書法家,現場揮毫潑墨寫“邳州人自己的春聯”,他們筆走龍蛇的書法,本身就給人們帶來了藝術的享受,不僅讓書法藝術得到更好地推廣,而且也營造了歡樂祥和的過年氣氛。加之春聯内容十分貼近邳州、貼近時代、貼近生活,無形中起到了一種公德心的宣傳引導作用,且十分有利于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揚與傳承。

接下來,就是春節了,請讓承載年味和鄉愁的惠民活動再多一些……

一副副充滿人文意蘊的手寫春聯,一句句美好的祝福與祈願,承載着鄉愁,傳遞着年味和民俗。在物質生活非常富足的今天,邳州能不忘為市民增添精神食糧,通過組織開展一系列喜聞樂見、貼近群衆的年俗活動,因勢利導地推廣年俗文化,非常必要并值得點贊。正如市民所盼,期待這樣的“文化惠民”活動能堅持下去,能更加多樣化,并多多益善!

接下來,就是春節了,請讓承載年味和鄉愁的惠民活動再多一些……

責任編輯| 黃揚 朱昱

編審| 張瑞監制丨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