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友善起見,我們先引兩個事例: 事例一: 1919年,徐悲鴻為了學習西方繪畫藝術,到歐洲留學。 有一次,一個洋學生對他挑釁地說:“中國人愚昧無知,生就是亡國奴的材料,即使把他們送到天堂裡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鴻被激怒了,他迎上前去,大聲說道:“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祖國,等學習結業時,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才!” 他進入巴黎國立高等藝術學校之後刻苦鑽研,孜孜不倦。進校第一年,他的油畫就受到法國藝術家弗拉蒙的好評,并在數次競賽中都獲得了第一名,使得那個看不起中國人的洋學生自慚形穢,無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