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虎嘯:海南中學進階教師,從事高中英語教學工作20年,是該校英語教研組副組長,被北大提前錄取後又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錄取的07屆考生傅傑運,就是他的學生。
譚老師認為,運動員出場前,不做熱身固然不行,但是做多了,也會讓加重考生的心理負擔。這幾天,應該做一輪或者兩輪的試卷。每天上午9點——11:30分,可以做國文、實體、生物,下午可以做數學、英語、化學。譚老師認為,考生在這幾天,可以靜下心做上一兩套題,發現自己的錯漏,查漏補缺,但切忌求多,是要适量。
“現在做題,要把握好節奏、時間用足,合理配置設定做題的時間是答題取勝的關鍵。”譚老師說,單項選擇可以用上10分鐘左右的時間來完成,最多不能用到15分鐘以上,答題的頻率在兩分鐘答三道題。如完形填空,在時間的配置設定上花15——18分鐘,不能少于15分鐘,答題太快容易忽略文章中的要求。閱讀題用30——40分鐘,一篇文章用7分鐘左右時間來完成。改錯題要多讀幾遍,反複的看,可以花上7——8分鐘将他完成。而作文,可以花20分鐘左右的時間将它完成,譚老師不主張有些考生将前面題目做的很快,騰出很多時間寫作文的做法。
談到作文,譚老師說:“好作文是背出來的,不是自己寫的。”觀點是題目給的,考生可以将題目讓你寫的觀點寫出來,不要求寫的不要過多的發揮。“開頭結尾簡單一些,主要的要點說透一點,句式上要靈活一些,不要全是單句、或者全是複句。如果可以寫倒裝句、強調句,那就更好。”
完形填空、閱讀了解是在考卷中占分最多,而且較費時間的題目。很多考生會問:答題時有什麼訣竅嗎?譚老師笑笑的說,其實完形填空比單選還要簡單,它不涉及到文法,隻是你要通讀全文,讀完之後才能正确的答題。“完形的四個選項,原形全是原形,形容詞全是形容詞,名詞全是名詞,不用考慮文法。考生們隻要考慮,這句話放進文章裡,是否通順,是不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态度。”很多學生面對四個詞性一樣的詞彙時可能感到困惑,從文法上判斷四個詞可能都沒有錯,這時就要掌握答題的技巧了。考生做這種題目,别把自己當成局外人,要假設自己是文章的主人公,帶着他的情感和态度,設想自己正處在當時的情景之中,就會做出正确的判斷說出正确的話,做出正确的舉動。
至于閱讀題的答題方法,譚老師說,閱讀主要是靠自己平時的積累的詞彙量,如果詞彙量不夠那很難得将題目答好。如果詞彙量足,可以按照作者的态度,作者的觀點去答題,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強加進去。
譚老師認為,聯考題目會比平時做的題目會更規範,隻要調整心态、積極應考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