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村預開村:為世界冰雪健兒營造家的感覺

随着三大賽區冬奧村1月23日迎來預開村時刻,北京冬奧會的腳步近在咫尺。在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進行期間,冬奧村将為世界各地的冰雪健兒營造家的感覺。

冬奧村預開村:為世界冰雪健兒營造家的感覺

北京冬奧村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冬奧村是運動員抵達注冊的第一站,打造溫暖舒适的冬奧村是冬奧會服務水準的重要标志。北京冬奧會設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大賽區,每個賽區各有一個冬奧村。

為給運動員打造健康且舒适的居住環境,從選址設計到建設完工,北京冬奧會冬奧村工程曆時5年之久,凝結了多方面從業人員的汗水。賽時,冬奧村将為參賽運動員和随隊官員提供“53天×24小時”保障服務。

冬奧村預開村:為世界冰雪健兒營造家的感覺

北京冬奧村居住區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北京冬奧村(冬殘奧村)位于北京奧體中心南側,總建築面積約33萬平方米,由20棟住宅組成。其規劃設計理念來自于北京四合院的院落形式,20棟建築圍合成六個院落,展現出奧運文化和北京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

北京冬奧村分為居住區、運作區兩部分。運作區承擔代表團注冊、辦公、安保、禮賓等功能,而居住區為參賽運動員和随隊官員提供住宿、餐飲、醫療等服務,其中北京冬奧會期間提供床位2338個,冬殘奧會期間提供床位1040個。

延慶冬奧村(冬殘奧村)村内建築依山而建,平均海拔約940米,南北高差最多達46米,總建築面積11.8萬平方米,共分為居住區、廣場區和運作區三個區域。

冬奧村預開村:為世界冰雪健兒營造家的感覺

延慶冬奧村房間 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

延慶冬奧村采用分散式、半開放院落布局,展現中國北方民居建築特點和聚落形态。北京冬奧會期間,延慶冬奧村将接待近90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多名運動員和随隊官員,北京冬殘奧會期間将接待參加高山滑雪項目的30多個代表團約500名運動員和随隊官員。

張家口冬奧村(冬殘奧村)位于張家口市崇禮區太子城冰雪小鎮内,同樣分為居住區、廣場區和運作區三個區域。冬奧村共有31幢建築,由9個院子和1幢獨體樓組成,每個院子由3至4棟小樓圍成。

從北京四合院到農村尋常百姓家的院落,院子是人們生活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秉承這一理念,“院子”這一進制素也被融入了張家口冬奧村的設計中。

冬奧村預開村:為世界冰雪健兒營造家的感覺

張家口冬奧村 (無人機航拍照片) 翟羽佳 攝

冬奧會期間,延慶冬奧村預計接待來自79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團的2020名運動員及随隊官員。冬殘奧會期間,這裡預計接待來自39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團的644名運動員及随隊官員。

在冬奧村的建設過程中,健康、綠色、環保的理念貫穿始終,力求讓運動員住得安心、放心、舒心。北京冬奧村以“健康建築”為标準嚴選建材,并建立多元度的降噪系統,打造安全健康的人居環境。延慶冬奧村建築主體使用超低能耗工程技術,在保持室内舒适的同時節能又環保。張家口冬奧村房間内供暖采用電供熱,地闆下鋪滿碳纖維發熱電纜,可将電能直接轉化為熱能,減少熱量損耗。

三個冬奧村不僅均符合綠色建築三星級标準,細節處還有不少巧思。例如卧室中的床采用記憶棉材質,提供睡姿、坐姿等不同場景模式,隻為讓運動員得到充分休息,釋放比賽壓力。

冬奧村預開村:為世界冰雪健兒營造家的感覺

張家口冬奧村(冬殘奧村)運動員主餐廳 (資料圖檔) 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圍繞冬奧村内的衣食住行,三大賽區的從業人員做足了準備。單從盡攬世界各地特色佳肴的“冬奧菜單”中,便可感受到中國作為東道主的好客與熱情。

這份特殊的菜單由678道菜品組成,囊括世界美食。三大賽區的冬奧村将使用相同的菜單配方,每天從中選取約200道菜品供來自全世界的運動員食用,并以8天為一個周期輪換菜單,滿足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飲食習慣的運動員的需求。

為友善選手選擇心儀的餐食,運動員食堂内設定了世界餐台、亞洲餐台、中餐餐台、明檔、清真餐台、披薩與意大利面餐台、沙拉和調味品台、鮮果台、面包和甜品台等12種餐台。所有菜品均以營養均衡、烹饪健康為标準,以滿足運動員賽期的營養需求。

冬奧村預開村:為世界冰雪健兒營造家的感覺

張家口冬奧村(冬殘奧村) 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在賽後利用方面,三個冬奧村都做了充分預案,這是綠色可持續理念的又一處展現。北京冬奧村賽後将成為北京市高端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延慶冬奧村按照四、五星級兩個酒店模式進行建設和賽後營運,張家口冬奧村将在賽後作為滑雪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出租或出售。

作為全球頂尖冰雪健兒北京冬奧賽時的“家”,冬奧村正翹首期盼着八方來客。

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