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程式員到項目經理(24):慎于問敏于行 - 忠于工作不等于奴性【轉載】

《緻加西亞的信》是一本奇書,據說它是全球有史以來最暢銷圖書的第6名。這本書講的是19世紀末美西戰争中的一個故事,美國必須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取得聯系,加西亞在古巴山中的叢林裡——沒有人知道确切的地點,是以無法帶信給他。于是總統找到羅文,交給他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羅文沒有說一句多餘的話,就開始了這次充滿兇險的旅程,最後不辱使命,完成了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不說一句多餘的話,看似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然而卻蘊含着寶貴的敬業精神,和一往無前的執行力。其實每個員工都是信使,身負為上司送信的重任,我們要學習羅文,更要超越他,讓執行力始于接受任務的一刻。

學習羅文少問多做

《緻加西亞的信》這本書在國内沒想到遭到了許多人的批評,他們認為這本的書的核心思想是員工要忠誠,是以是一本培養員工奴性的書,這實在是一個天大的誤解。

首先,忠誠并沒有錯。如果說羅文忠誠的話,那他忠于的也不是哪一個人,而是忠于他的職業,這難道有錯嗎?作為軍人,要忠于祖國;作為員工,要忠于工作,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如果你不打算做好自己的工作,那你為什麼還要拿老闆的錢?忠誠絕不是讓你去給老闆當“走狗”、當奴才,而隻是盡力做好本職工作而已,這也有錯嗎?

其次,忠于職守本質上是一種誠信。一旦當你接受了任務,意味着你對上級做出了承諾:我會去做好的。接下來你再怎麼辛苦、再怎麼百折不撓也隻是為了履行你自己的承諾而已,這與所謂“奴性”何關?

最後,這本書真正倡導的其實并不是忠誠、更不是奴性,而是一種“少問多做”的做事方法,或者說是一種敬業的精神。我們來看一段作者的原話:

我要強調的重點是:美國總統把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交給羅文,而羅文接過信之後,并沒有問:“他在什麼地方?”

這才是作者真正想說的,也是我在這裡想說的:要少問多做。

其實少問還是多問,這本身并不是一個問題,這隻是表面的東西,它背後真正的問題是,員工沒有擔當、不能勇于承擔工作、不能主動去解決問題、不能立即采取行動,這才是大問題,這才是讓上司真正頭痛的地方。如果員工在問了一大堆問題之後,能又快又好的解決問題,那上司被多問上一陣又有什麼關系呢?事實上,沒有執行力的人,一般是問得多,做得少;反之,執行力強的人,則往往是少問多做。

大部分當過經理、主管的人,相信都曾有被問到無可奈何、甚至忍無可忍的經曆,這時你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如何讓他從眼前消失。我本人也曾多次深受其害,下面是我的一次真實的經曆:

某項目已經開展了一個多月,還沒有計劃,于是我讓項目經理老張趕快寫一份實施計劃。老張驚訝的說:“啊?還要寫計劃啊?不用寫了吧,沒什麼用。”

我說:“怎麼說沒用呢?沒有計劃怎麼知道你打算怎麼安排工作呢?”

老張:“寫了也沒用,形式上的東西而已。我一直都是這麼管的,我知道怎麼做。”

……

中間省去十多分鐘與老張你來我去的辯論,讨論項目究竟是否需要計劃。

經過我一番苦口婆心的說教,最後老張終于屈服了,無可奈何的說:“那好吧。要寫多少頁?”

“你有多少内容可寫就寫多少頁。”說完我又覺得不妥,知道又會招來一場不必要的讨論,于是補充道:“你就寫十幾頁吧。”

“有沒有模闆?”

“伺服器上有。”

“有沒有project軟體?”

“伺服器上有。”我壓制住自己的情緒回答道。

“伺服器上是32位的,我電腦是64位的作業系統,裝不了。”

我快要崩潰了,大聲說道:“這你也要找我呀,是不是要我幫你裝啊?”

老張委屈的看了我兩眼,沒有說話。過了半晌,似乎想起了什麼問題,說:“上司,我工作太忙了,實在沒時間寫啊。你安排一個善于寫文檔的員工給我吧。”

我忍住最後一點性子說:“沒有多餘的人了。”

“那等我把手上的工作做完了再寫吧。”老張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聽到這句話,我不由得長歎了一口氣,好吧,這計劃看來我是要不到了,我隻能認輸了。

一次次類似的經曆,讓我更加明白了羅文的可貴之處。《緻加西亞的信》之是以能夠長盛不衰,從一個方面也說明了像羅文這樣少問多做的人是非常稀缺的。公司的主管、經理、上司們被下屬員工的問題煩透了,事情卻常常得不到解決,他們多麼盼望多一些像羅文一樣少問多做的員工啊。

超越羅文:三思而後問

在《緻加西亞的信》中,羅文是一個接受任務後不問一句話、立即動手去做、并且能把事情做成的人。可是現實中,如果真的像羅文一樣,什麼也不問,可能會誤事。要知道,不是每次上司都能把員工需要的資訊講清楚,也不是每次員工都能準确無誤的了解上司的意圖。

是以,不問問題未必就一定是好事。有些員工,對于上司交辦的問題,一概回答沒問題,什麼也不問,埋頭就做,看起來态度很棒,很敬業,但結果卻不一定理想。觀察一下,你身邊是不是經常也有這樣的對話:

項目經理:“小趙你把某功能做一下。”小趙:“好的。”小趙馬上開幹不問一句話。

上司:“這個項目你來負責吧。”項目經理:“沒問題。”項目經理立即行動不問一句話。

這樣的場景也是很多的,最後工作很有可能會出問題,因為接受任務的人沒有充分掌握工作所需要資訊,例如時間要求、品質要求、可用資源、關鍵點等。

是以不要因為羅文不問問題,你也不敢問了。上司之是以怕被問,是因為他們被問的問題,很多都是員工自己應該去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或者是沒有意義的問題。是以少問多做的本質不是問不問、問多少,而是要問什麼。我們要學習羅文,更要超越羅文,要少問但不是不問,而是要合理的問,要想清楚之後再問,這才是關鍵。在問之前,要經過大腦思考,一定要注意不要問以下兩類問題:

l 沒意義的問題

例如:“計劃文檔要寫什麼内容?”“計劃要寫多少頁?” 這樣的問題會讓自己顯得膚淺,給人的感覺就是不但沒有經驗,而且沒腦子。

l 自己要解決的問題

例如:“哪裡可以找到project軟體?”這種問題讓人覺得你偷懶、怕麻煩,甚至有推卸責任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