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式護理又稱為皮膚接觸護理,是指新生兒母(父)親以類似袋鼠、無尾熊等有袋動物照顧幼兒的方式,将新生兒直立式地貼在母(父)親的胸口,提供新生兒所需的溫暖及安全感。
此方法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初,是建立早期親密親子關系的一大秘密武器,适于所有新生兒,尤其是早産兒。

一 袋鼠式護理有什麼好處?
進行袋鼠式護理時,媽媽和寶寶間皮膚對皮膚的接觸。能降低媽媽的焦慮情緒,同時增進母嬰情感互動,提高母乳喂養率。
對于早産寶寶,袋鼠式護理可以穩定早産寶寶的生理狀況,減輕疼痛,減少哭泣,增加深睡眠時長,延長睡眠時間,促進體格發育,降低感染的機率,使寶寶更加健康活潑。
有研究表明延長袋鼠式護理時長達一天20小時以上,可有效降低極早早産兒的死亡率,增加寶寶的生長速度。
袋鼠式護理帶給寶寶十足的安全感和親密感,對寶寶的性格塑造也是有益的。
國外曾有一例比較父親與母親實施袋鼠式護理對新生兒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兩者分别實施袋鼠式護理後新生兒生理名額和應激反應沒有顯著差異,父親實施袋鼠式護理和母親一樣安全有效。
是以,在當媽媽因某種原因不能親自實施袋鼠式護理的時候,不妨讓爸爸來試試,既能改善寶寶的依戀關系,還能減輕爸爸的焦慮情緒,同時讓媽媽得到适當的休息,減輕媽媽的負擔,為整個家庭帶來了心理社會層面的好處。
二如何進行袋鼠式護理?
将寶寶赤裸或隻穿紙尿褲,頭朝上垂直或60°貼在媽媽(爸爸)胸前,媽媽(爸爸)用手臂支拖寶寶的臀部及後背,讓寶寶的肢體能微曲屈,再以大毛巾覆寫,每次可維持1小時以上,執行的時候媽媽可以哺乳,也可以和寶寶輕聲說話交流。
三袋鼠式護理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1.袋鼠式護理實施中,媽媽最好保持清醒,不要睡覺,不要玩手機,保證寶寶安全。
2. 實施中避免進食熱飲或較燙食物,防止燙傷嬰兒。
3. 實施中盡量将嬰兒頭朝上放置,便于看清面部,利于觀察并保持氣道通暢。
4. 不建議平躺體位實施袋鼠式護理,以防嬰兒發生窒息,實施中始終保持頭高腳低姿勢,保證安全。
5. 媽媽疲勞或者因其他某種原因不能實施袋鼠式護理時,可以由爸爸代替。
6. 對于早産寶寶,袋鼠式護理需注意觀察嬰兒生命體征是否穩定。
作者:劉娟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婦産科,主管護師,資深助産士
從事母嬰保健工作15年,并擔任臨床教學帶教工作。
擅長正常産、危重症孕産婦的接産及産後護理,母乳喂養指導,母嬰分離情況下母乳喂養支援。
聲明:珍乳網釋出所有内容,禁止轉載。
參考資料
[1]李克華,袋鼠式護理日時長對極早産兒喂養及長速度的影響[J].全科護理,2020,18(24).
[2]蓋麗,母親與父親實施袋鼠式護理效果差異的研究[J].中國醫科大學,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