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用戶端訊(黃林生 李琳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烨捷)自閉症近年來正越來越多受到公衆的關注。記者日前從上海第十人民醫院獲悉,該院采用糞菌移植方法治療了百餘名自閉症兒童,效果初現。
很多人看不明白,自閉症與糞菌之間能有什麼關系?治療腸道,能使自閉症症狀得到改善嗎?

楊蓉正在為患兒看診。(上海十院供圖)
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主要表現為三大類核心症狀,即: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和刻闆重複的行為方式。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楊蓉告訴記者,臨床實踐中發現,自閉症兒童多伴有胃腸道症狀如便秘和腹瀉、食物過敏和不耐受、菌群失衡、某些營養元素缺乏、飲食結構單一等,“這些都提示自閉症的發生可能和腸道功能障礙有關。”此外,自閉症兒童在1歲以前開始出現症狀,大多數發病都在3歲以内,與嬰兒腸道菌群的發育程序重合,“這提示腸道微生物能否正常發育成熟并保持穩定,直接關系到嬰兒的健康。”
上海十院通過對參與臨床研究項目的自閉症患兒的糞便進行了菌群測序後發現,他們的菌群結構不同于正常兒童。而給小鼠喂食自閉症患兒的糞便,可以發現其逐漸出現自閉症的相關表現。楊蓉認為,這進一步驗證了腸道菌群失衡可能是導緻自閉症發生的原因,而該研究的結論與以往發表的相關研究成果一緻。
據悉,上海十院兒科和腸道微生态診治中心共同合作,前期已對100餘例自閉症患兒進行了兒童糞菌移植和小腸液移植,也是上海目前完成糞菌移植治療自閉症例數最多的醫療中心。
專家比對菌群資料。(上海十院供圖)
移植前檢查發現:部分患兒腦部磁共振提示腦功能存在異常,腸道菌群結構和正常兒童明顯不同,同時大多數伴有食物過敏和不耐受。通過對患兒進行飲食調整,同時進行糞菌移植,接受四個療程(每個療程一個月)的治療後,觀察療效,初步統計對自閉症伴有胃腸道症狀的患兒有效率可達60%左右,而聯合小腸液移植的有效率可以提升至70%以上。據家長回報,其中明顯改善的臨床表現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睡眠品質改善、排便情況恢複正常、行為語言獲得改善。
楊蓉介紹,目前,該治療尚處于臨床研究階段,不合并胃腸道症狀的自閉症兒童還沒有糞菌移植的随訪結果。考慮到自閉症的治療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以上海十院兒科為中心已組建了一個完整的治療體系,包括供體篩選與專職管理人員、糞菌移植标準化菌液和膠囊制備團隊、糞菌移植治療團隊、患者資訊化管理醫師、營養師、康複治療師、生物資訊分析技術團隊等,同時聯合腦功能磁共振影像學分析等專業團隊,在診治中不斷積累系統化的臨床經驗。
為進一步明确菌群移植治療是否真的有效,排除安慰劑效應,目前,上海十院已啟動了“菌群移植治療自閉症患兒多中心、随機、雙盲、對照研究”,國内共計14家分中心(醫院)将參與研究,招募志願家庭加入。
來源:中國青年報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