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履職這五年︱省人大代表張淩:新的一年,我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标……

履職這五年︱省人大代表張淩:新的一年,我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标……

“特别是講到‘用政府的緊日子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我覺得特别親切,那時候全場掌聲熱烈,我也發自内心一起鼓掌。”談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省人大代表、大方縣貓場鎮箐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淩感到非常振奮。

履職這五年︱省人大代表張淩:新的一年,我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标……

省人大代表、大方縣貓場鎮箐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淩

“過去的一年,我們修了進村柏油路、産業路、采摘步道,整體設施都在不斷完善,村裡的村容村貌都是幹幹淨淨整整齊齊的。不僅是我們村裡的群衆很自豪,其他很多村的老百姓都很羨慕我們箐口村。”

履職這五年︱省人大代表張淩:新的一年,我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标……

大方縣貓場鎮箐口村

近年來,箐口村大力發展猕猴桃種植産業,探索抓好“前頭”強引領和“後頭”重産品銷售、把中間生産環節交給群衆的“抓兩頭帶中間”模式,帶動群衆增收。

履職這五年︱省人大代表張淩:新的一年,我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标……

“我們現在種了1800畝猕猴桃,每畝産量平均下來1500斤,去年我們賣出了570多萬元,全部分給老百姓。其中,種植猕猴桃最少的一戶,淨利潤都是15000元。”張淩說。

作為省人大代表履職的幾年裡,張淩時刻關注鄉村的發展。走訪調研期間,張淩發現,産業化程度低、人才匮乏、集體經濟薄弱等問題,制約着鄉村發展的程序。為此,他相繼提出加強鄉村人才建設、規範農藥生産使用、創新鄉村體制機制及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等11項建議。今年省兩會上,張淩又為激活鄉村振興内生動力帶來了建議。

“就地教育訓練、培養‘土專家’‘田秀才’,打造平台、營造創業氛圍,引導外出務工群衆以及榮民還有大學生返鄉創業;利用‘抓兩頭帶中間’的産業振興模式,把第一産業做穩做大做強,讓老百姓腰包鼓起來,同時發展我們的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

履職這五年︱省人大代表張淩:新的一年,我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标……

張淩說,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盡心盡力為群衆服務,是自己的職責所在,今年,他還為自己定下了一個新目标,“2022年,通過努力讓我們村每戶村民實作年均收入在15萬到20萬。”

(部分圖檔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