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未了|年味濃濃,是那門前的紅燈籠

青未了|年味濃濃,是那門前的紅燈籠

青未了|年味濃濃,是那門前的紅燈籠

文/張貴堂 圖/網絡

每當春節來臨之際,家家戶戶門前都挂起了大紅燈籠。紅燈籠不但增添了濃濃的年味兒,更是以喜慶吉祥的氣氛象征着幸福美滿。

燈籠的曆史源遠流長。據史料記載,1800多年前漢代就已經有了燈籠。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人們紮結紅燈籠,象征“彩龍兆祥,民阜國強”。宋代更是把燈籠文化推向高潮,不但在材質上有所改觀,燈籠壁上還出現了詩文,以及花鳥魚蟲圖案,将藝術融于燈籠中,讓人們在節日照明的同時,又能享受詩畫的文化底蘊。

到了明清時代,燈籠已經成為春節常見的必需品。當時的燈籠形态風格迥異奇特,花樣繁多。從明清到現代,雖然時代變遷,可燈籠文化中的精髓卻被完好的傳承了下來。

中國民俗挂燈籠都講究挂“雙燈”,這裡的“雙燈”并非指兩個燈,而是呈雙數的燈,寓意着“成雙成對”,“好事成雙”,“雙喜臨門”之意。同時,挂燈籠還要講究對稱,不僅是為了美觀,而且還象征着在新的一年裡,要萬事齊整,家庭和睦。

新中國成立後,紅燈籠愈加興盛起來,成為慶賀傳統節日喜慶用燈。紅燈籠是用鐵絲或竹篾紮成骨架,外面罩上一層紅色的紗布,并在燈籠中燃起燈燭,透光、透明、美觀漂亮,高挂于門口呈現出喜慶熱烈的氣氛。

除夕之夜,大街小巷響起“噼噼啪啪”的爆竹聲。火紅的燈籠挂起來,璀璨的彩燈亮起來,給門前暈染了一片片紅色,裝飾點綴着大街小巷,濃郁的年味在周圍的空氣裡彌漫,氤氲着祥和的煙火氣息,洋溢着溫馨與吉祥的美意。街道上一夜之間仿佛變了個樣,屋檐下的紅燈籠,地面上火紅的鞭炮碎屑,還有家家戶戶門口貼的紅春聯,都見證了春節給人們帶來的幸福吉祥。

濃濃的年味,是那門前高挂的紅燈籠。人們看着那門前高挂的紅燈籠,仿佛聽到了新春的腳步聲,仿佛看到了新年風調雨順的豐收之景,看到了新年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

做燈籠、挂燈籠是人們對年味最美好的回憶。作家遲子建在《關于年貨的記憶》中寫道:“還要幫着大人豎燈籠杆,買來彩紙糊燈籠。不過在我們家,糊燈籠是我的事情。因為我是元宵節天将黑時出生的,父親送了我一乳名‘迎燈’,家人認定我的名字中有光明,糊燈籠非我莫屬。”“懷念我親手糊的燈籠,在除夕夜裡,将我們家的小院映照得一片通紅,連看門狗也被映得一身喜氣。”

青未了|年味濃濃,是那門前的紅燈籠

紅燈籠象征着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它象征着阖家團圓、紅紅火火,象征着幸福美滿、富貴吉祥。每當春節來臨,中華大地的家家戶戶都會高高挂起大紅燈籠,來祝福新春佳節,來祈盼新年風調雨順,事業興旺。這種傳統,滲透着中華民族特有的、豐富的文化底蘊。

除夕之夜辭舊歲,大紅燈籠高高挂。讓我們揮别辛醜牛年,一起擁抱壬寅虎年,普天同慶新春的到來。共同祝願我們偉大的祖國山川錦繡,戰勝疫情,國泰民安。

作者簡介:張貴堂,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河南省青作協會員,郓城縣作家協會會員,郓城縣攝影家協會會員。喜愛文學創作和攝影。有文章十多篇散見于報刊。有200餘篇散文、小說、詩歌發表于網絡文學平台。

壹點号郓州牧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