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技術混合了兩種寫作方法,"示範"和"叙事"

技術混合了兩種寫作方法,"示範"和"叙事"

點選添加圖檔描述(最多 60 字)進行編輯

危險思想的自白

報紙上的文章側重于客觀和公正地報道一個事實,而一首詩的意義在于從獨特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重述生活。

描述性圖像比直截了當的陳述更有用,為讀者創造詩意的背景或現實的叙事氛圍。這個真理在詩歌課上被提煉成一條無處不在的黃金法則:展示,而不是叙述。

讓我們舉這個例子來看看"表演"與"叙事"的真正含義。

"叙事"表達:"我感到虛弱。

"秀"表情:"我幾乎不能把勺子放進嘴裡。"

第一個例子向讀者直言不諱地解釋了說話者的感受。第二個例子給出了具體的細節,使"軟弱"的概念賦予生命;當你呈現情境時,你為讀者提供了視覺,觸覺,有時甚至是聽覺參考,而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因為軟弱可能在你和我身上表現得和感覺完全不同,是以情境可以幫助你更有效地表達你的感受。情境也可以使一首詩從歧義中更加具體,使其變得更加有趣。

"展示"的目标是展示一些新鮮和新的東西——一些以前沒有說過或寫過的東西。在"展示"模式下,如果第一個浮現在你腦海中的表情是你以前聽過的東西,比如"我的胳膊像面條一樣弱"——這樣的非處方短語可能會對讀者産生影響,但經過太多的重複,它們失去了最初的渲染能力,最終降級為陳詞濫調。這些情況根本沒有帶來新的内容,對你的詩歌意義不大。

撇開"展示,不要描述"的咒語式規則中隐含的建議,詩歌中的陳述并不總是壞的或不必要的。

事實上,在詩歌中,将新穎的想法注入生活是一種常見的做法,其中混合了表現和陳述。例如,在我的詩《心,這個世界》中,第二節以一句話開頭:

學習如何放手并不容易。

雲中的粉紅色就像油一樣

像顔料。每一個字,都是這樣,

進入網絡的很多想法。

我用兩個例子詳細介紹了放手,展示了自然和語言的複雜性。與其從我們的詩歌中删除所有叙事語言,不如考慮如何将叙事話語與語境相協調 - 這種做法更有意義,影響最大。

每當你做一個叙事時,你都可以問自己,"如果我描述它而不是定義它會發生什麼?考慮一下相反的情況:"你的描述性情況能從更直接的解釋中受益嗎?"有時,識别的唯一方法是嘗試許多不同的方法,并找到最合适的方法。這将有助于您培養自己對詩歌中"表演"和"叙事"表達的混合的欣賞。

技術混合了兩種寫作方法,"示範"和"叙事"

實踐:

用"顯示"而不是"叙述"重寫以下句子:

她的頭發亂糟糟的。

我讨厭玫瑰的味道。

他迫不及待地想再見到她。

學齡兒童在休息後仍然無法離開操場。

你總是會改變主意。

月亮是圓的。

我不會放棄。

現在,對于以下每個問題,

寫一個"叙述"的答案,然後寫一個"顯示"的答案:

你對輸掉的比賽有什麼感覺?

當一個朋友對你做了一些特别的事情時,描述一下你當時的感受。

您一天中最喜歡的時間是什麼時候?為什麼?

描述你的第一個(或早期)記憶。

仔細觀察街上的一個陌生人,描述他的外表和舉止。

與家人一起旅行時,您感覺如何?

用新鮮的原創語言重塑這些陳詞濫調:

他的褲子上有螞蟻。

我就像一條離開水面的魚。

洗完澡後,她感覺像雛菊一樣清爽。

這隻是滄海一粟。

這是切片面包後最好的東西。

在痛苦的眼中,你是一場盛宴。

男孩像雜草一樣生長。

她的曾祖母和那些山丘一樣古老。

不要貪婪到吞下大象。

我像一片葉子一樣顫抖。

短暫停留後,他繼續在薄冰上行走。

盡一切可能,不遺餘力。

1/ 寫一首完全由"叙事"陳述組成的詩,并用一個明确的主題包圍它。

2/ 用栩栩如生的叙事來改寫這首"叙事"詩。

3/将初稿中的"叙事"陳述與二稿中的"秀"性語境結合起來,再次修改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