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汽車的科技在不斷發展,越來越多不可思議的技術,慢慢的運用到了量産車上,然而在發明之初卻都被當做笑話。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今天,範兒就跟大家聊聊,到底哪些技術,曾經不被認可,被大家當做笑話。

充氣橡膠輪胎

早在100多年前,車輛并沒有如今的膠質輪胎,無論是馬車還是古代的戰車,都是木質或金屬的車輪。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由于車輪沒有緩沖,車子行駛起來颠簸的要命。在19世紀,英國的羅伯特·W·湯姆遜發明了用皮包裹的輪胎。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而真正發明橡膠充氣輪胎的,是英國獸醫約翰?博伊德?鄧祿普。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當時在花園澆水的他,看到兒子被實心輪胎颠的苦不堪言,就想:如果能像水管一樣在輪子橡膠胎裡充氣就好了。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在父愛的推動下,橡膠材質的充氣輪胎就誕生了。後來米其林兄弟在巴黎-波爾多的比賽中,親自用上了橡膠充氣輪胎并奪冠。

至此,大家才不再嘲笑這個怪異的輪胎。

被人不屑的安全帶

早在馬車遍地的1885年,為了防止乘客被颠簸的路面颠飛,英國一位工程師就發明了馬車安全帶。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而真正被用在汽車上,要追溯到1902年了。當時在紐約的一場汽車比賽中,為了防止在高速中被甩飛,一名車手用皮帶将自己捆在座位上。

這也算是最早的汽車安全帶雛形了。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但在當時,大家對于汽車安全意識非常淡薄。安全帶的設計并不被看好,即便有了雛形,大家也不接受這種束縛。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在1959年,來自瑞士沃爾沃的尼爾斯.博林,發明了現在的三點式安全帶,但依舊沒有被大家認可。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直到1967年,尼爾斯用近十年的事故資料,說明了安全帶的重要性,這才讓美國重視起來,并立法。

靈感來自G奶假胸的安全氣囊

在車輛發生事故時,除了安全帶能夠為我們帶來安全保證,另一個尤為重要的安全設計,就是安全氣囊了。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之是以說安全氣囊的設計曾經是笑話,這就要說一說安全氣囊的野史故事了。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1953年,美國的赫特裡特申請了安全氣囊的專利。赫特裡特是一個經常出事故的老司機。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據坊間野史傳言,當時赫特裡特有一個G罩杯的女友,但在幾次事故之後,女友并沒收到大傷害,而他卻總受傷。

這讓赫特裡特突然找到了靈感,發明了一種在駕駛者胸前的保護裝置。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在1980年12月,奔馳把安全氣囊裝備在了S級轎車上,成為了世界上首家将安全氣囊作為标配的汽車廠商。

無人關注的碰撞測試

現如今,汽車安全性是消費者購車的重要參考之一,各種汽車碰撞測試機構也越來越多。

但在早期,大家對汽車的安全性并不在意。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直到二戰時期,來自奔馳的比拉巴恩伊提出,未來的車要以確定車内人員安全為首要,并提出要對汽車安全做一些測試實驗。

起初并沒有什麼人看好他的觀點提議,但比拉巴恩伊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在他的堅持下,奔馳的工程師做起了碰撞測試。值得一說的是,當時并沒有碰撞測試的假人,是以很多工程師都是真人測試。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直到1968年,才首次使用仿真橡皮人。也正是比拉巴恩伊對汽車安全的堅持,才使得現在汽車的安全性有了質的提升。

不被了解的渦輪增壓

渦輪增壓一直都是飽受争議的技術,網上一直有人傳言這項技術是日本人發明的。

其實在1905年,瑞士工程師AlfredJBuchi,就被授予了内燃機輔助增壓技術的專利。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随後渦輪增壓被運用在飛機和坦克的發動機上,不過,别看增壓技術誕生的早,真正運用到汽車上卻晚了60年。

1962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才試探性的裝車。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隸屬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奧茲莫比,首次将渦輪增壓發動機裝在了F-85Jetfire車上,但由于造價昂貴,而且技術并不穩定,并沒有收到市場的青睐。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不過,随着科學技術的發展,20世紀70年代,渦輪增壓技術逐漸成熟,被保時捷裝在了經典車型911的身上。

可以說,把渦輪增壓技術成熟裝車的是保時捷。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而真正将渦輪增壓技術接地氣的,當數瑞典SAAB薩博公司。

1977年薩博推出了SAAB99車型,并将渦輪增壓技術傳播起來。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而後的發展,渦輪增壓再也不是那個高不可攀的神奇了。

飽受争議的自動駕駛

相信在10年前,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汽車可以實作無人駕駛。但今天的汽車科技領域,無人駕駛早已不再是難題。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其實早在20世紀90年代,卡内基梅隆大學的研究院DeanPomerleau,就寫了一篇關于如何實作汽車自動駕駛的博士論文。

雖然他并不是第一個提出汽車自動駕駛的人,但他所提出的使用神經網絡的論點更為有效。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随着Pomerleau博士的研究,1995年他和同僚一起使用無人駕駛汽車行駛了2797英裡。但這輛無人駕駛汽車必須由人為控制車速和刹車。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直到2002年,DARPA宣布了一項重大挑戰,盡管參賽的15輛無人駕駛汽車全軍覆沒,

但自動泊車系統誕生了,傳感器和自動駕駛技術将會有實作的可能。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2003年-2009年是汽車自動智能化的一個發展點,各大汽車廠商開始不斷提供自動化技術。

直到2014年,谷歌展示了沒有方向盤,油門、刹車等一些列操作元件的無人駕駛汽車,并且實作了100%的自動駕駛。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時至今日,無人駕駛已經不再是異想天開。盡管這種高科技科技一直是人類的理想,但扔遭到不少人的質疑,畢竟因為無人駕駛技術而喪命的車禍事故越來越多了。

電動車

被譽為未來趨勢的電動車,一直遭到很多人的嘲笑和質疑。不可否認電動車未來的大勢,但經曆百年的發展,仍未成熟。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其實早在1881年,法國的工程師古斯塔夫.特魯夫就研發了,第一台用鉛酸電池為動力的三輪車。但随着内燃機的發展和石油開發,電動車在1920年就沒落了。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在内燃機統治的這100多年裡,誰也沒有想到,曾經早于内燃機發明的電動車,将在未來成為主流趨勢。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很多人對于并未成熟的電動車,都報以嘲諷的心态,就連範兒也并不推薦當下的純電車型。到底何時迎來電動時代,這需要時間來認證。

氣囊源自G杯大胸?曾被當笑話的汽車技術,現在都普及了!

盡管如今普遍的電動車都存在着問題,但随着能源的開發,問題的解決,新能源電車時代遲早都會來的。

更多有趣好玩的汽車文章、視訊、圖檔、電影,關注「車有範兒」頭條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