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薇娅被罰13.41億,主播帶貨為何如此吸金?

作者:胖鑫談理财

從2016年開始,直播帶貨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消費者對這種新興的購物方式由起初的嘗試到逐漸接受,再到認可并最終青睐,無疑助推了這個行業的蓬勃發展。現如今直播購物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時随着帶貨主播黃薇在2019和2020年隐藏收入偷逃稅款,總共被罰13.41億元事件的發酵,直播帶貨行業背後的故事漸漸走入人們的視野。

那直播帶貨行業目前面臨着怎樣的機遇和挑戰呢?

一、行業背景和相關政策

1、行業發展曆程

薇娅被罰13.41億,主播帶貨為何如此吸金?

2016年是直播開始的第一年,電商行業的各大巨頭也開始小範圍的試水直播,蘑菇街,淘寶、快手、蘇甯和京東開啟了直播功能。因為當時還沒有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與其說是直播帶貨,不如說它是直播宣傳,主播們隻負責吸引使用者的眼球,直播帶貨還處于一個萌芽期。

從2017年下半年,短視訊就開始火了。2017年中國短視訊人數是2.4億,到了18年就漲到了5億多人,人數增加了一倍多,這個時候就誕生了一大批擁有百萬粉絲的主播,流量是非常的可觀。

不過我們都知道流量并不是實實在在的收入,如果流量不能變現就沒有什麼價值,是以各大平台都把目光瞄準了跟錢最緊密相關的帶貨,這個時候直播帶貨進入了成長期。

淘寶、蘑菇街和MCN機構一起推動直播電商行業的發展,抖音、快手、亞馬遜各個短視訊平台都開始通過主播帶貨進行流量變現。

2019年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在淘寶,京東這些傳統電商的影響下,咱們國家就已經有了7.3億的網購人群,是以直播帶貨也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網易考拉,小紅書更多的電商都陸陸續續地開始了直播功能,在加上疫情的影響,人們隻能被迫宅在家裡。不能出門怎麼辦呢?刷刷視訊,打打遊戲,買買東西,導緻直播帶貨和人們的生活聯系更為緊密。

最直覺的就是下面的行業規模增長資料,可以看到2020年至2025年直播電商行業複合增長率高達37%,不得不說發展迅猛。

薇娅被罰13.41億,主播帶貨為何如此吸金?

2、行業相關政策

講完發展曆程,我們再來了解一下行業的相關政策。

薇娅被罰13.41億,主播帶貨為何如此吸金?
薇娅被罰13.41億,主播帶貨為何如此吸金?

從上面這些政策我們可以看出,國家對于網絡直播這種模式是鼓勵的态度,疫情沒辦法出門消費,不能帶動國家經濟的發展,線上消費有利于整體經濟的複蘇。

但是一個行業迅猛發展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問題,直播帶貨行業也不例外。

比如2021年9月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釋出了,定期開展對明星藝人、網絡主播的“雙随機、一公開”稅收檢查。(注:“雙随機、一公開”,随機抽取檢查對象,随機選派執法人員,這些情況及時地和社會公開。)同時要求主播成立個人的工作室和企業,要按照查賬征收方式進行征收,曝光偷稅漏稅典型案例。

這些監管短期來看對行業是陣痛,長期來看無疑會促進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二、産業鍊分析

薇娅被罰13.41億,主播帶貨為何如此吸金?

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産業鍊上遊環節為品牌商、經銷商或生産商,也就是我們說的商家。

薇娅被罰13.41億,主播帶貨為何如此吸金?

中遊最主要的就是MCN機構。

給大家用一個例子來了解這個圖,假設某主播今天打算直播的産品是口紅,但是它又不能随便拿一支,品牌種類那麼多,是以首先他要試用,然後選擇,接着和商家對接賣哪支,是單個賣還是打包賣,最低價能給到多少,和商家對接完了,還得和平台對接,在什麼平台播,什麼時間段播,需要哪些權限,平台能給我多少流量的傾斜等等,涉及到很多的環節,隻有主播一個人肯定是搞不定的。

這個時候就産生了一個專業的機構,幫助主播去和商家以及平台對接這些内容,這個機構就是MCN,除了對接商家和平台,它還可以簽約打造主播。

大家看到的網紅并不全都是自己做起來的,大部分都是被打造出來的,主播類型除了有網紅,還有明星,企業家,包括企業的員工,甚至還有虛拟偶像這些,是以MCN機構在直播電商這個産業中是承上啟下,類似于中間商的作用。KOL翻譯過來是關鍵意見領袖,指的是在某個專業領域擁有一定話語權的人,也就是我們說的大V,比如口紅領域的李佳琪。

薇娅被罰13.41億,主播帶貨為何如此吸金?

我們再來看下遊,看看關于使用者,消費者的調查,對觀看直播的原因,購物的理由,品類的偏好做了調查。

總結一下,商品成本效益和喜歡程度是人們在直播電商平台購買的重要因素,主要就是因為這些産品的價格比較低而且是剛需。當然還有一部分人不選擇直播電商購物,他們主要就是擔心産品品質沒有保障(60.5%)、擔心售後問題得不到解決(44.8%)。

而且,直播電商行業整體退貨率也比較高,達到了20%-30%(電商行業平均退貨率約10%),讓人們有這些疑慮的原因是因為,有一部分主播對産品虛假宣傳、産品品質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行業普遍存在一個刷單的現象。

三、收入來源和模式分析

1、收入模式

薇娅被罰13.41億,主播帶貨為何如此吸金?

主播收入來源有兩個,一個是坑位費,一個是傭金,整體來說,傭金的比例占比是比較高的。

“坑位費”是指商家請粉絲多、流量大的主播帶貨,在商品上播之後一次性支付給主播的固定費用,“傭金”則根據支付口徑的實際銷售額按比例分成。

通常而言,頭部一場化妝品直播帶貨單個商品的成交額約為80-100萬元,主播收取約10-20萬元的坑位費,和占成交額20%-30%或更高比例的傭金。具體坑位費金額和傭金率視品類、品牌、産品而定。

總的來看頭部主播部分品類的坑位費+傭金可達銷售額的30%-50%。

2、直播電商模式

薇娅被罰13.41億,主播帶貨為何如此吸金?

第一種是主播帶貨直播,像淘寶直播的薇娅、李佳琦,抖音直播的羅永浩等。

他們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品牌商樹立品牌力,品牌商家的核心目的是對自己家的品牌進行宣傳和營銷,并不是通過這一次的直播掙錢,而是想讓這些消費者知道自己的品牌之後,下次還買這個品牌。

其實某些頭部主播聚集大量流量的核心原因并不是單純的因為“内容優秀”,更多的是因為他們的“折扣力度大”,更便宜。超頭部主播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經形成了一個馬太效應循環“流量多-銷售額高–議價權高-從品牌方要到更低折扣–流量更多-銷售額更高”。

第二種是廠播,幫助非品牌商賣貨。

主播去生産的地方直播,這個時候主播本身起到了一個“為商品的品質作信用背書”的作用,比如辛巴辛選。非品牌商借助主播的影響力銷售大量的商品,實作盈利。

第三種是商家自播。

淘寶上的店鋪自播類似于客服,現場答疑解惑互動加發放限時折扣,主要的目的是“增加轉化率”并不是“引流”;抖音自播具備樹立品牌形象、定價格帶的功能,有打造品牌私域的潛力,就是變成自己品牌的會員或者粉絲,以後做到複購。

四、未來發展趨勢

1、“人、貨、場”三要素多元化

直播的群體多元化,包括網絡達人,明星,主持人、企業家或企業員工、虛拟主播(洛天依)等等。同時萬物皆可賣。且直播場景也呈現多樣性,比如原産地,工廠等等。

2、品牌入局電商直播

薇娅被罰13.41億,主播帶貨為何如此吸金?

線下商家由于線下營銷不理想、傳統電商由于圖檔和文字宣傳使用者的轉化率低,使用者粘度不高,推動了商家進入直播電商的行列。在直播電商模式下, “人貨場”鍊條重構,使用者與主播的信任度加強了,有利于提升使用者的轉化率。

以珀萊雅為例,珀萊雅是美妝上市公司,線上上管道已布局天貓、京東、淘寶、唯品會、拼多多、抖音等平台,直播電商方面采用店鋪自播與達人直播方式,日常以店鋪自播為主,在新品的推廣,爆款打造,新客戶拓展這些需要大量流量的時候,和頭部主播合作。珀萊雅在營收持續增加的基礎上,線上營收占比在逐漸提升,已由2014年的15.7%上升到了2020年的70.0%,其中直播電商已約占全部電商營收的20%-30%,直播電商為珀萊雅帶來新的營收增長。

3、坑位費、傭金擠壓商家利潤,品牌自播成新趨勢

之前很多品牌都是跟第三方頭部大主播進行合作,現在各個品牌商也開始打造自己的直播平台,打造自己的流量,品牌自播趨勢日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