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晚期 龍泉窯雙魚洗——
自盤古開天劈地,地球有生命以來,人與魚關系緊密,魚是人類果腹之物、充饑之物、營養之物,吉祥之物。
國人喜歡講文化:魚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飲食文化……
魚首先是吉詳象征,黃河鯉魚強壯有力,一弸三丈高,古人謂之鯉魚躍龍門,魚化為龍,一舉升天。
魚諧音餘(富餘),過年必擺上整條魚,謂吃剩有餘,乃之安居樂業之基礎。
美食文化,魚味鮮美,蒸、炸、煎、煮、炒、炖、腌,無一不味美。自故拼命吃河豚,為了口福嘗鮮,有人竟置命不顧,也是千古之絕。
魚加羊則成鮮字。
南宋晚期,龍泉窯梅子青雙魚洗,文房用俱,乃文人寫字、畫畫時盛水之用,洗筆之用。
此洗兩條鯉魚,栩栩如生,清晰而強健,張口吸氣,一鼓作氣,奮而躍起,乃吉祥之兆:躍龍門,中三甲!
雙魚洗,美哉!當時文人之愛也。
春節臨近,祝人人有魚(餘)!人人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