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WTT澳門賽第四天:馬龍樊振東雙雙出局,昕雯組合技壓群雄

作者:楊磊談乒乓

2022年/第8篇原創

作者:楊 磊

“沒有小胖的決賽場,我赢了世界又如何?”是以,龍隊也輸掉了比賽。

哈哈,一個小小的玩笑。

今天的澳門賽男單賽場,“冷風習習”,繼下午小胖被徐瑛彬3:1擊敗後,晚上龍隊又以同樣的比分輸給了大頭王楚欽。如此結果,确實讓人始料不及。

我們理所當然認為,龍隊和小胖是“更應該獲勝的一方”,因為過往的無數次比賽,已經“證明”了我們判斷的正确性。但是競技體育的殘酷之處在于,每一次新的比賽都是起跑線歸零後的重新出發,過去的勝利能帶給你信心,卻不能帶給你直接的勝利。

幾家憂愁,幾家喜。

本次比賽,昕雯組合從多達15對的國乒混雙組合中脫穎而出,技壓群雄,取得了最後的冠軍,以成績證明了他們仍是當今國乒混雙領域的最強組合。

冠軍,當然令人欣喜。細品,又讓人默然神傷。

WTT澳門賽第四天:馬龍樊振東雙雙出局,昕雯組合技壓群雄

01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

運動員最難的不是赢某一場,而是一直赢下去。強如龍隊小胖,仍逃不出此鐵律。

龍隊和小胖比我們對勝負的了解,深刻多得多。面對龍隊和小胖的失利,我們可以為錯過一場“計劃内”的巅峰對決而惋惜,但實在沒必要上綱上線、過度解讀。

世上沒有不敗的戰神。畢竟在最要命的東京奧運會男單半決賽、休斯敦世乒賽決賽,這種非赢不可、一輸悔終身的關鍵場次,龍隊和小胖都頂住了,這就夠了!

他們終究也是血肉之軀,再百煉成鋼,連續作戰也會累,面對沖擊也會緊。

WTT澳門賽第四天:馬龍樊振東雙雙出局,昕雯組合技壓群雄

誠然,論綜合實力,龍隊和小胖仍然是當今中國男乒毫無疑問的前兩号人物,但是面對知根知底、前仆後繼、“唯欲赢之而後快”的年輕後輩,他們隻是稍占上風,并沒有手拿把攥的絕對把握。

隻是,這些艱辛在他們一次次艱難勝出之後,常常被我們所忽略。直到如今天一般,我們才猛然發現,原來小将們的沖擊是如此迅猛、老将們的堅守是如此不易!

競技場沒有永遠凱歌高唱的将軍,或敗給對手,或敗給歲月,失敗是比勝利更接近于競技本質的東西。輸了就是輸了,記住輸球時的不甘,下次赢回來就是了。

赢了,自信;輸了,自強。不糾結,向前看,才是中國男乒的男兒本色!

謹以此送給今天輸球的龍隊和小胖,也同樣送給輸給龍隊小胖更多次、今天“苦盡甘來”的王楚欽徐瑛彬!

WTT澳門賽第四天:馬龍樊振東雙雙出局,昕雯組合技壓群雄

02正常發揮昕雯組合,是我心中最強混雙

思忖半天,還是寫下了這樣的小标題,我知道,這樣的标題,兩面不讨好。

一方面,很多人認為昕雯組合名不副實,輸掉了最重要的奧運混雙決賽,特别是決勝局以一種近乎崩盤的潰敗,至今是許多人(包括我)心中揮之不去的傷痛。

另一方面,支援昕雯組合的粉絲們又會認為我加上“正常發揮”四個字,是在暗示東京奧運會混雙決賽時,他們的“些許失常”,是在黑他們,忿忿不平。

實話,很多時候就是兩邊不讨好。

塵埃落定、時過境遷,再往事重提,意義已經不大,誰發揮好誰發揮差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國乒錯失了奧運會曆史上捧起乒乓球混雙首金的榮耀,這已經永遠無法更改。作為一個熱愛乒乓的球迷,每每想起及此,總是忍不住黯然神傷。

WTT澳門賽第四天:馬龍樊振東雙雙出局,昕雯組合技壓群雄

世界上最殘酷的事情,莫過于“原本我可以”。

是的,直至今日,我仍然認為昕雯組合可以。就像今天澳門賽混雙決賽面對一路以黑馬之姿殺入決賽的樊振東/蒯曼,一個是新科世乒賽冠軍、現世界排名第一,一個是女線新生代未來的代表人物,又連戰連捷,特别是半決賽擊敗了大熱門王楚欽/孫穎莎,實力絕不容小觑。

但是,東風蒯遞組合遇到了正常發揮的昕雯組合,6:11、6:11、5:11,三局加起來一共才得了17分。

如此強大的統治力,昕雯組合絕非浪得虛名。

隻是不同級别的比賽,冠軍分量天壤之别。昕雯組合還是無可奈何錯過了他們生命中原本可以把握的那座金杯,每念及此,我對“遺憾”二字有了更加深切的體會。

WTT澳門賽第四天:馬龍樊振東雙雙出局,昕雯組合技壓群雄

03我眼中的未來之星林詩棟

今天全天的比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年僅17歲的林詩棟。

雖然林詩棟在與林高遠四分之一決賽中,多次在領先情況下被逆轉,最終以小分11:13、大分2:3與勝利擦肩而過,但是林詩棟畢竟隻有17歲,能打得如此焦灼,潛質可見一斑。

看年輕人,一場比賽的勝與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潛質和空間,而潛質和空間正隐藏在他的動作架構之中。

受張繼科影響,新生代的小将反手技術普遍不錯,找一個反手利的易如反掌,找一個正反手均衡的并不容易,而衆所周知,越到後期越強調正手,正手技術要比反手技術難練得多。

是以,在職業生涯前期,擁有一個均衡的正、反手,将為未來技術騰飛奠定一個非常堅實的基礎,有時候甚至是決定的。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已經宣布退出國家隊的方博、周雨,一個明顯的正手利、一個明顯的反手利,終其國家隊生涯,都沒有“調均衡”過來。

17歲的林詩棟,外号“小小胖”,卻擁有了比當年17歲的樊振東,更加均衡的正反手技術結構,這是我最看好他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