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慫,美國海軍近幾年闖入南海的次數統計和得失

前言: 航行自由是美國從1983年起實施意圖挑戰他國海洋主張的國家政策,自從将中國定義為大國競争關系,南海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的重點,美軍艦機高調配合全方位軍事介入南海,中美在南海的博弈也愈演愈烈,

一:美國航行自由的起源

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慫,美國海軍近幾年闖入南海的次數統計和得失

在美國曆史上,政客利用制造故事性的事件啟動戰争動員的事例多不勝舉,如利用波士頓傾茶事件引發群眾支援獨立戰争,利用“緬因”号戰列艦自爆事件激發群眾支援美西戰争,1964年,美海軍第七艦隊“馬多克斯”号驅逐艦闖入北越領海,引誘北越海軍魚雷艇攔截,然後宣稱遭到挑釁把戰火擴大到越南北方,海灣戰争之前由偉達公司專門訓練科威特駐美大使女兒冒充科威特護士在美國國會訴說伊拉克軍隊殺害嬰兒,還有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展示洗衣粉,總之,美國如果要發動戰争,必定先做戲以調動國内情緒,激發群眾支援,自新冠疫情以來,美國國内互相指責,不滿情緒不斷積累,政府形象受損嚴重,美國政府急需轉移沖突扭轉局面,于是制定了一系列對中國的施壓行動,其中就将南海作為拉攏中國周邊國家,彌補國際形象的突破口,

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慫,美國海軍近幾年闖入南海的次數統計和得失

南海是中國最重要的戰略海上通道,中國半數以上商船都要經過南海,1973年以前,解放軍海軍在南海沒有一個立足之地,通過西沙海戰中國海軍奪回了西沙群島,通過南沙海戰中國海軍奪回了南沙群島9個島礁,1995年又收複了美濟礁,經過20年奮戰,中國已經在南海站穩了腳跟,恢複了南海實際控制權,并在2016年推進南海島礁建設,進一步穩固南海實際控制權,中國在南海上的島礁建設包括三座大型機場和軍港,規模最大的是渚碧礁,美濟礁也後來者居上,在這三座不沉的航母上布置了地對空飛彈和岸對艦飛彈。幾乎把整個南海從中部攔腰切斷,讓美國和北約的海軍無法從馬六甲海峽向北推進,2015年,針對中國的島礁實施吹填作業,美國開始以實際行動介入,美國國防部長卡特曾要求中國不要進行島礁建設,

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慫,美國海軍近幾年闖入南海的次數統計和得失

不過雖然美國人喊得震天響,但實質隻是企圖以外交施壓和支援南海周邊各國與中國對抗逼迫中國終止填海造陸工程,這時企圖轉移東海問題的日本跳出來鼓動美國應該更加強硬,增派艦艇到南海島礁12海裡範圍内“自由航行”,還以保護珊瑚礁為名發動各類環保組織抗議,以阻止中國的島礁建設,奧巴馬執政任期的最後階段開始開始展開航行自由行動,首輪航行自由行動是2015年10月派“拉森”号驅逐艦進入渚碧礁周邊海域,中國反應強烈,立即派遣2艘軍艦實施跟蹤警告,“拉森”号驅逐艦走後,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裡斯立刻通路中國與中國海軍交換意見,但日本認為1艘驅逐艦短時間内進入島礁難以警示中國,北韓進行第四次核試驗時美軍中斷了第2次行動,日本又表示不滿,

二:抵近偵察

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慫,美國海軍近幾年闖入南海的次數統計和得失

進入21世紀以來,美軍就加大了對中國的偵察監視力度,1999年夏天,P-3CUDIII“獵戶座”反潛巡邏機從沖繩的嘉手納空軍基地第5号跑道上滑行升空,機上共有13名機組人員,任務是在南海接替一架P-3C反潛巡邏機搜尋和跟蹤一艘中國潛艇,這架P-3反潛巡邏機離開前放出了幾個聲納浮标,接替的P-3C反潛巡邏機利用這幾個聲納浮标探測到潛艇的蹤迹,随即急轉彎發射聲納浮标鎖定潛艇,之後要做的就是保持追蹤4個小時直另一架到P-3C反潛巡邏機來換班,雷達操作員發現潛艇在飛機前方1.6公裡處浮出水面,P-3C反潛巡邏機在200英尺的高度飛去拍照,但厚厚的濃霧讓飛行員什麼也看不清,雷達操作員不斷報告距離與方向指揮飛行員跟蹤潛艇,這時飛行高度下降到190英尺,高度警報器開始蜂鳴,每一秒都将關乎生死,萬一出事,飛機将會連翻幾個筋鬥沖向海裡,飛機飛過潛艇的正上方時,飛行員又升到了200英尺高度,飛過後快速轉彎準備再次飛臨,到了潛艇的上方後,飛機高度降到了180英尺,拍照員在警報器大作中拍到潛艇船尾白色的航行燈以及潛艇周圍的海水泡沫,随後飛機爬升到巡航高度繼續跟蹤潛艇,直到向沖繩方向返航,

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慫,美國海軍近幾年闖入南海的次數統計和得失

這次P-3反潛巡邏機沒有受到任何攔截,兩年後的4月1日,在這同一片區域,美國海軍的一架EP--3電子偵察機與前來攔截的中國殲-8戰鬥機因距離太近相撞,造成中國飛機墜毀、飛行員失蹤殉職,美國飛機迫降海南島陵水機場的嚴重後果,随着美國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2014年8月19日,2013年12月開始部署在日本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的美軍P-8A“海神”偵察機在抵近海南島以東220海裡處偵察飛行時再次受到中國海軍航空兵航8師所屬的殲-11B戰鬥機攔截,殲-11B戰機飛行過程中基本與美軍機保持15米間隔,雙方翼尖距離一度僅為6m,成為中美撞機事件最嚴重的一次中美軍機對峙事件,殲-11戰鬥機對P-8A“海神”偵察機搞滾筒機動,在美軍機頭.上方呈90度飛行,故意展示機腹所挂載的空對空飛彈,美國聲稱攔截是十分危險的挑釁事件,2015年5月20日,美國海軍一架P-8A反潛巡邏機飛越中國南海島礁上空,遭到中國海軍8次警告,到2020年,美方的抵近偵察有近2000次,

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慫,美國海軍近幾年闖入南海的次數統計和得失

2009年3月7号,美國“無暇”号監測船在接近三亞軍港70海裡活動,使用拖曳式被動及主動低頻聲呐陣列收集水下聲學資料,漁政部得到通報之後立即組織了兩艘漁船和302漁政船前去驅趕,在喊話要求其離開無效後,中方船隻在後方及兩側驅趕,“無暇”号監測船不但開動4條高壓水槍噴射漁船,還拿出武器威脅,手無寸鐵的漁船和漁政船經過10多個小時的包圍攔截,迫使“無暇”号監測船收回偵察作業裝置并撤離,到了當年6月12日,美國海軍“麥凱思"号驅逐艦在菲律賓蘇比克灣附近12海裡領海線外的公海放下1700米的AN/SQR-19拖曳線列陣聲呐跟蹤中國潛艇,結果在附近的中國潛艇航行軌迹恰好劃過了“麥凱恩”号驅逐艦的艦尾,而“麥凱恩”号驅逐艦來不及收起聲呐規避,拖曳線列陣聲呐被中國海軍潛艇撞壞,

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慫,美國海軍近幾年闖入南海的次數統計和得失

6月14日,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承認聲呐在撞擊中受損,但并未确定相撞的是中國海軍潛艇,6月1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承認是中國潛艇進行正常訓練時意外撞上了美國驅逐艦聲呐,AN/SQR-19聲呐是美國海軍的高性能拖曳線列陣聲呐,竟然沒發現中國潛艇,讓美國海軍深感南海水下的複雜,是以加強了對南海海域的監測船常态化部署,其中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成為重點活動區域,美國海軍5艘監測船全部部署在日本橫濱,2021年上半年,181天中有161天有一艘監測船在測量海底地形、水文、水聲、深水洋流,甄别潛艇音紋,分析研究潛艇活動範圍、進出路線等,出動率達89%,幾乎沒有空窗期,每艘監測船在南海作業少則10餘天,多則30至40餘天,主要在中沙群島南部和東北部密集活動,此外,監測船作業期間,美軍的飛彈驅逐艦及P-8A反潛巡邏機也會出現在附近提供支援掩護。

三:闖入領海

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慫,美國海軍近幾年闖入南海的次數統計和得失

美國海軍的航行自由行動從2016年1月開始擴大至南海北部,“柯蒂斯·威爾伯”号驅逐艦進入中國西沙中建島,2016年5月,“威廉·P·勞倫斯”号驅逐艦在中國永暑礁航行,2016年10月,“迪凱特”号驅逐艦在中國西沙中建島和永興島航行,奧巴馬時代美國海軍一共展開了4次自由航行行動,2017年,美國進入特朗普總統執政時代,所謂的自由航行行動立即升溫,2017年5月,“杜威”号驅逐艦進入美濟礁,7月斯坦塞姆号驅逐艦航向西沙中建島,8月“麥凱恩”号驅逐艦駛近美濟礁,10月“查菲”号飛彈驅逐艦艦前往西沙群島巡航,到了2018年美軍力度和模式有了很大的變化,2018年1月 “胡伯”号駛近黃岩島,3月“馬斯廷 号驅逐艦駛近美濟礁,5月“安提耶坦”号巡洋艦和“希金斯”号驅逐艦同時在西沙展開航行自由行動,過往美軍都是動用單艘執行展開航行自由行動,這是美軍第一次動用兩艘軍艦和首次巡洋艦和驅逐艦共同編隊展開航行自由行動,

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慫,美國海軍近幾年闖入南海的次數統計和得失

2018年9月,美軍“迪凱特”号驅逐艦同時航向南薰礁和赤瓜礁,在這一次的行動中,中國海軍170“蘭州”号驅逐艦的反應也很激烈,9月30日“迪凱特”号驅逐艦沖入南薰礁的鄰近海域,蘭州”号驅逐艦立即前往對美艦進行識别查證,一直在相距幾海裡左右的距離上跟蹤伴随,發現号稱“31節伯克”的“迪凱特”号驅逐艦過去幾天裡的航速都不超過21節,“蘭州”号驅逐艦艦長判斷是其主機有故障,蘭州”号驅逐艦的動力裝置,啟動快,加速快,功率也不小,艦長當機立斷,高速搶占陣位,插入到美艦航線的前方,并一直保持伸出美艦艦首半個身位,再來個“别車”動作,不惜一撞也不避讓,堅定地把美艦擋在了右外側,使之接近不了南薰礁,兩艦相差41米,攔腰相撞也就在數秒之内,由于“迪凱特”号驅逐艦航速低于21節,沒有機動退路,9000噸級的驅逐艦面對6000噸級的驅逐艦害怕了,馬上掉頭撤離了,但美軍還在繼續搗亂,11月,美軍查爾斯維拉号巡洋艦又在西沙展開航行自由行動。

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慫,美國海軍近幾年闖入南海的次數統計和得失

整個2018年,美軍一共在南海展開5次航行自由行動,到了2019年1月,麥克坎貝爾号驅逐艦同時航向西沙趙述島、東島和永興島,2月“斯普魯恩斯”号和“普雷布”号驅逐艦再次航向美濟礁,美軍在2018年的行動力度明顯比2015年至2017年大,特朗普任總統後,美軍共實施了26次“航行自由行動,從外圍島礁延伸到中國領海線和西沙,從南海北部西沙至南部南沙,頻率和烈度不斷加大,2020年是行動頻率最高的一年,僅上半年就派出60餘艘次軍艦闖入南海,1月25日“蒙哥馬利”号瀕海戰鬥艦進入中國南沙島礁鄰近海域,3月10日“麥克坎貝爾”号驅逐艦闖入西沙群島領海,4月28日“巴裡”号驅逐艦闖入西沙群島,4月29日和“邦克山”号巡洋艦在闖入南沙群島,7月14日拉爾夫.約翰遜”号驅逐艦闖入南沙群島,8月27日“馬斯廷”号驅逐艦闖入中國西沙群島領海幹擾中國海軍南海例行軍演,

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慫,美國海軍近幾年闖入南海的次數統計和得失

不過今日的中國海軍艦艇已今非昔比,十多年前美國海軍倚仗着其海軍艦艇技術先進,噸位個頭大,航速快的優勢,經常在中國軍艦前去驅趕時故意放慢航速,等中國軍艦靠近,到中國軍艦差不多距離20多公裡時馬上加速,拉開距離後又在前方故意減速,在中國軍艦快追上時又加速跑了,這樣不停的挑逗,特别是大風浪時,中國軍艦噸位小,搖晃和艦員的暈船比美國軍艦嚴重得多,中國軍艦跟蹤美國的航母時,他們派出直升機就懸停中國軍艦上空反過來監視中國軍艦,那時裝備技術不如人,沒有完成任務回港作檢讨受處理的事也常有發生,自打中國海軍大躍進後,艦艇新,速度快,面對美軍挑釁的關鍵時刻沒有掉鍊子,美國海軍的艦艇大多有二三十年艦齡了,在今天的貓捉老鼠遊戲中總是處于下風,闖關并沒有以前那麼輕松了。

四:空中闖入

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慫,美國海軍近幾年闖入南海的次數統計和得失

除了水面艦艇闖關,美軍在南海上空也沒閑着,2020年上半年就有近3000架次軍機飛越南海的行動,美軍偵察機還嚴重違反國際航空規則,冒用民航飛機編碼上百次,轟炸機飛行活動也沒有停止,2020年4月30日2架B-1B.戰略轟炸機從南達科他州起飛飛行,往返32小時前往南海巡航,7月4日1架B-52戰略轟炸機從美本土起飛,往返28小時前往南海與“尼米茲”号和“裡根"号航母進行海空聯合演習,雙航母打擊群進入南海是2014年後第一次,也是2001年以來的第二次,7月17日,“尼米茲”号和“裡根"号航母與搭載的第17和第5飛行聯隊,加上第九驅逐艦中隊組成的編隊共有12000多名官兵在南海進行防空戰術演習及艦載機打擊演習,7月下旬,2艘航母駛出南海,分别前往印度洋和菲律賓海。過去幾年來美國航母進入南海頻率也持續升高,2019年,美國航母打擊群進入南海5次,2020年,美國航母打擊群進入南海6次,2021年,美國航母打擊群進入南海10次,

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慫,美國海軍近幾年闖入南海的次數統計和得失

從去年起,美國航母打擊群不僅将穿越次數增加,航路和演習模式變得更複雜,活動的時間短則4、5日,長不過10日,并與其他艦艇和轟炸機進行海空聯訓,演練課目多樣、實戰意味強,“美國”号兩栖攻擊艦與船塢登陸艦組成的兩栖打擊大隊也進入南海進行F-35B戰鬥機起降訓練,又和澳洲“帕拉馬塔”号護衛艦進行聯合演習,6月23日“嘉貝麗.吉佛斯”号瀕海戰鬥艦和日本“鹿島"号和“島雪"号編隊在南海開展聯合演習,不過和以往美國航母打擊群在南海大搖大擺,橫沖直撞不同的是,美國航母打擊群愈來愈重視菲律賓群島間的通道,進出南海時都是利用菲律賓的地理特性,小心翼翼的避開中國設在美濟礁,渚碧礁和永暑礁上的超視距雷達系統,航母打擊群這麼一大群軍艦甯願走菲律賓群島間的狹窄水道也不敢在南海寬闊的洋面通過,無非是盡量在中國彈道反艦飛彈比較難夠着的水域快打快收,保命為先,

五:結語

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慫,美國海軍近幾年闖入南海的次數統計和得失

中美在南海的較勁是全面的,美軍的軍事活動隻會繼續地上升,不會減弱,這反映了美國對越來越強大的中國焦慮感以及試圖恢複美國主導世界的企圖,隻是這些所謂的“自由航行”什麼好處也沒撈到,中國的島礁建設按步就班完工,中國海軍也在這幾年高速發展成為一支體系完善的大國海軍,反觀美國,東南亞各國也沒有因為美國的“自由航行”而對美國增強信心,美國海軍在這幾年在南海除了白白燒掉大量美元和燃油外,還撞毀了兩艘驅逐艦和一艘潛艇,不但對日漸老舊的美國海軍來說是雪上加霜,更暴露出美國海軍的軍官素質和水兵訓練水準斷涯式下跌的弱點,大家不要老嘲笑印度老是掉飛機和軍艦出事了,近年掉飛機和軍艦出事最多的軍隊是美國,而且事故增長率也是世界第一,冷戰最高峰時的美軍無論是規模和訓練強度是現在的幾倍,事故反而比現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