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内幕,為何叫它“邱小姐”?背後故事感人

作者:老陳講史

1945年8月6日,随着日本廣島的一聲巨響,随後廣島這個城市被夷為平地,世人第一次看見了原子彈的威力,從此“核武器”、“核威脅”等詞語無不令人神經緊繃。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内幕,為何叫它“邱小姐”?背後故事感人

原子彈的威力如此之大,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為了自身的安全和世界的和平,中國必須也要有自己的原子彈,于是在1955年,中國發出号召動員,随後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原子彈的研究之中。

當時中蘇處于蜜月期,蘇聯已經有了原子彈,作為“老師”,蘇聯向中國派遣了許多相關方面的專家,中蘇雙方也簽訂了合作協定,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蘇聯在1959年6月,單方面撕毀了協定。

蘇聯如此不顧大國信譽,停止了對中國技術和物資援助,撤走了所有的蘇聯專家,帶走了裝置和資曆,頓時讓中國在核武器研究方面陷入“一窮二白”,想要以此阻止中國對原子彈進行研制。

蘇聯當時輕蔑地說:“中國沒有蘇聯援助,20年也研究不出原子彈。”此話讓中國人憋了一口氣,中國有句老話,“不蒸饅頭争口氣!”我們中國人自己一定要把原子彈研制出來。

蘇方是在1959年6月撤走專家的,于是中國就把原子彈工程的代号取為“596”,以銘記這個日子,也是為了保密,從這一刻起中國人走上了獨自研制原子彈的道路,一切都是從頭開始。

當時國際環境很不好,美國一直忌憚中國研制原子彈,長期對中國進行高空飛行偵查,美國U2飛機在中國領空飛來飛去,拍攝了大量的照片,美國甚至揚言要對中國進行“外科手術”。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内幕,為何叫它“邱小姐”?背後故事感人

美國叫嚣對中國進行核能力絕育,美國的這些言論不僅沒有吓到中國人,反而讓我們更加警覺起來,意識到了核保密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搞核試驗的時候,必須做到絕對保密。

當時對各方面都進行了保密措施,甚至周總理沒有對鄧穎超透露一點消息,一直到報紙報道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鄧穎超才知道此事,由此足見其保密程度之高,哪怕是總理夫人也不例外。

在準備進行核試驗之前,核基地的保衛工作緊張有序的展開了,高射炮和軍隊都就緒了,隻剩下最後一個環節了,就是給原子彈取一個代号,如美國的原子彈叫“小男孩”、蘇聯的第一顆原子彈叫“南瓜”。

取代号是為了保密,那麼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該叫什麼名字呢?當時大家商量着可以叫它“球小姐”,因為原子彈外形似球,不過後來覺得這個名字不雅,于是就取諧音叫“邱小姐”。

就這樣大家都稱呼原子彈為“邱小姐”,後來在拟定密語表時,上級考慮到研制原子彈的多數是男同志,加上“邱小姐”這個名字不給勁,于是就定為“老邱”,不過大家還是習慣地稱呼它為“邱小姐”。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内幕,為何叫它“邱小姐”?背後故事感人

1964年,随着一聲巨響,巨大的蘑菇雲升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震驚了整個世界,蘇聯也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短短幾年,自己研制出了原子彈,從此中國國家完全得到了保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