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亞曆山大大帝、斯巴達、特洛伊,别把古希臘的不同曆史階段搞混了

作者:更多有罪

有些曆史名詞好像一說大家都知道,但細想又好像不知道,起碼不确定,或者說沒有明确的“階段感”。比如古希臘、古羅馬,六個字兩個内容,看起來很簡單,其中許多概念說起來卻會讓你覺得以前對這塊的認知存在偏差,就算之前都明白,最起碼咱們聊完了能在腦海中建立一個概念正确的“曆史階段模型”。

亞曆山大大帝、斯巴達、特洛伊,别把古希臘的不同曆史階段搞混了

一提起古希臘三個字,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定是斯巴達和雅典,但它倆的存在時段僅僅是整個古希臘很小的一部分。斯巴達、雅典都屬于城邦,所處的時代咱們姑且先稱為“城邦時代”,因為當時除了它倆,在希臘半島和愛琴海裡以及小亞細亞半島西部沿海地帶,還分布着許許多多的城邦。隻是因為這倆“一武一文”且最為強盛,也最具代表性,是以最容易被人記住。

亞曆山大大帝、斯巴達、特洛伊,别把古希臘的不同曆史階段搞混了

城邦多了管理模式也就多,文化樣式自然也多,算得上是百花齊放。“城邦時代”既是古希臘之前曆史文化的一個“內建期”,也是此後一些時代的“基礎期”,由于該時代所具備的獨特成型文明風尚,是以對其表述最為規整的稱呼應該是——古風時代。

那麼之前和之後都有哪些階段呢?咱們常說的一些名詞,其準确的階段含義又是如何?先往後說,一群城邦“全軍覆沒”後,承接該地區的馬其頓王國在文明進步方面,表現得并不突出,但在文明散布方面卻極其突出。因為有亞曆山大大帝和他的帝國,古風時代的希臘文明伴随着戰争,影響了亞歐非許多地區。後來古羅馬雖能在軍事上吞下馬其頓王國,但文明上卻反過來深受其影響。是以從城邦們覆滅,直至古羅馬前期,這一段曆史的名稱叫作——希臘化時代。

亞曆山大大帝、斯巴達、特洛伊,别把古希臘的不同曆史階段搞混了

再回過頭來,往古風時代的前面說。它也有源頭,那就是克裡特文明,但這并不是一個原生文明,而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受“身邊”尼羅河流域和兩河流域兩大古文明的影響而誕生的。隻不過還是因為地理原因,島嶼小、地形崎岖,不适合種地,倒适合海洋貿易,這才慢慢融入自己的特色後徹底成型。

亞曆山大大帝、斯巴達、特洛伊,别把古希臘的不同曆史階段搞混了

克裡特文明後來被從希臘半島南下的邁錫尼人覆滅,這個新的時期被稱為邁錫尼文明。它繼承和發展了克裡特文明,期間最著名的事件就是特魯伊戰争。

亞曆山大大帝、斯巴達、特洛伊,别把古希臘的不同曆史階段搞混了

克裡特和邁錫尼雖說是兩個大的時代,但由于其文明的連貫性,也被統稱為——愛琴文明。但再往後就不一樣了,因為邁錫尼和古風時代中間夾着幾百年的文明“斷層”,是以被稱為——黑暗時代。又由于這個時代就出了一位名人,且極其有名,他就是寫《荷馬史詩》的荷馬,是以該時代又被稱為——荷馬時代。

亞曆山大大帝、斯巴達、特洛伊,别把古希臘的不同曆史階段搞混了

好了,這下應該對古希臘曆史分段很明确了,咱們再給分分類。如果把這所有的階段都加起來,那麼它的名字叫作——古希臘時期;如果隻把克裡特、邁錫尼、古風時代三個加起來,那麼專屬名詞就是——古希臘文明。

其實古羅馬這個名詞也是一樣,包含着許多階段,咱們放在下期細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