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的蘭陵王究竟有多美?為何被毒殺而死?

古代出美女,當然也會出美男。雖然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但是容貌給人帶來的第一印象确實是影響重大,尤其在古代甚至決定官職和地位。比如唐朝時期的大詞人溫庭鈞、乾隆時期的紀曉岚,據說都是極醜之人,一生都沒當什麼大官。你想啊,皇帝一看到這副尊榮就感覺心裡添堵,還能當上大官兒嗎? 愚人之娛長的醜,是以期待您的關注哦! 是以長相俊美其實不管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頗受歡迎的。比如潘安,一出門就會被女粉絲層層圍住,比今人追星也不遑多讓啊。那蘭陵王高長恭又有多俊俏呢? 音容兼美 《北齊書》和《北書》都記載他「 ”貌柔心壯,音容兼美”,雖然僅僅隻有寥寥八字,卻可以打開無限想象。 柔一般用來說女子的,我們常說這女子長的很柔美,惹人憐愛。蘭陵王貌柔,說明他的臉很像女子。但是他又心懷大志,于是一股柔和中就平添了許多陽剛之氣。 音容兼美,那就更不得了了,不僅長的好看,聲音還特别好聽。縱觀現代的大多數美女,會發現大多數人長的很好看,但是聲音會有很大欠缺。如果聲音特别好聽,那容貌又有點欠缺。用西方話講上帝是公平的,不會讓你擁有所有。用中國話講,那就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但是老天爺卻把這一切給了一個男人,你說來不來氣。更可氣的是,他還是北齊宗室。雖然母親身份低微,導緻他身份沒那麼高無緣皇帝寶座,但好歹是一妥妥高富帥啊。放在現代,肯定吸引一大批女粉絲。事實上,他在那時也吸引了一大批女粉絲。 比如說陵王妃鄭氏,出自名門之後,從一個粉絲華麗蛻變為正室王妃,簡直是人生赢家。 再舉兩個例子,來說一說他的俊美。 陣前受辱 當時的西魏早已落入了宇文家族手裡,東西魏之争變成了北周與北齊的戰争。雖然換了國名,但是人還是一樣的人,一邊是宇文泰的後人,一邊是高歡的後人。兩邊都為了一統河山而争的你死我活,是以打仗這事兒就少不了了。 你别看蘭陵王長了個俊美女人臉,但是卻是貨真價實的男兒身,肌肉猛男,頗有點日本漫畫的意味。蘭陵王馳騁沙場,那也是鮮有對手的存在。 在剛開始與北周打仗時期,北魏都以為北齊沒了男人,竟然派一個女人為大将,于是是極盡所能對齊軍和蘭陵王加以鄙視。也難怪,臉蛋兒長的那麼柔美,在現代這個時代估計早被人罵娘娘腔、人妖了。 很有畫面感的是,北周将士卻被「 ”女大将”打的大敗,倉皇逃回了周國。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此後,蘭陵王為了減少屈辱,讓人給他造了個猙獰恐怖的面具,或許能給對方心理威懾。或許到此刻,他才意識到長的好看也是有壞處的。自己國家的人喜歡他那是民族之情,出了國卻被各種羞辱,讓他看到了事情的兩面性。 試問這樣一個有勇有謀、文武雙全的「 ”美人”,怎能不讓人喜愛! 刺客香香 話說當時胡太後執政,當時的蘭陵王有勇有謀,備受國人擁戴。胡太後生怕自己兒子地位不保,于是派了個美女刺客張香香去刺殺蘭陵王。香香也是那種國色天香、傾國傾城的美人,婀娜多姿,極盡妖娆。 但是張香香去到蘭陵王身邊半年了都沒有動手,最後甚至還說出了自己來此的目的,并且深深愛上了這個貌美的男子,連現在的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演哪。 一來蘭陵王雖然接納了香香,但是一心撲在抗周救國的事上,沒那心思去耍什麼人倫之欲。是以盡管香香使勁了各種手段來勾引蘭陵王,以圖在其松懈之時,要其性命,但是蘭陵王确實沒那個心思跟她翻雲覆雨。 二來,香香被他那赤膽忠心以及女人臉男兒身的偉岸形象所吸引。不知不覺就沉淪其中,早把胡太後交代的使命給忘了個一幹二淨。 于是乎,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香香告訴了蘭陵王自己的真實身份,并款款訴說了這半年的相思之情。蘭陵王大為感動,最後也愛上了這位妖娆傾城的刺客。為了防止胡太後迫害,他更是将香香納為小妾。胡太後也無可奈何,這時候她還不敢名目張膽去殺害國家的棟梁和名人的小妾。要不然自己太後之位,可能也就不保了。 試問這樣一個忠肝義膽,一心為國的「 ”美人”誰不喜歡。 這些例子從側面說明了蘭陵王的俊美,被人評為四大美男也是情理之中了。不過四大美男似乎都沒有圓滿的結局,蘭陵王也是如此。 解圍金墉 此後凡是與北周的戰争,他都帶着面具入場。他那勇冠三軍、身先士卒的氣場,讓其收獲了無數的美名。最有名的莫過于邙山之戰以及解圍金墉了。 在兩國打的死去活來的時候,懾于蘭陵王的威名,北周無奈之下,隻能聯絡突厥人,兩軍一起攻打北齊。李淵反隋的時候,也曾經借助過突厥人的力量。 公元563年,北周大将楊堅的老爹楊忠聯合突厥發動了對齊國的進攻。首戰場地是山西晉陽,那是北齊的邊陲重地。但是因為有「 ”美人将軍”蘭陵王坐鎮,是以遲遲難以攻克。聯軍打的也是沒脾氣了,隻能撤回,再圖機會。 公元564年,楊忠聯軍瞄上了齊國的重鎮洛陽,再度發起了攻擊,兩軍對壘于洛陽城外。一時之間鼓号升天,戰場慘烈無比。齊國也是以人心惶惶,洛陽城危在旦夕。 在這危難之際,蘭陵王高長恭順利趕到,帶着面具,親率五百大軍,突破了北周的層層封鎖線,來到了洛陽北城金墉城下。這一陣沖殺吓的北周大駭,待來到城前,蘭陵王摘掉面目猙獰的面具,城内齊軍一陣歡呼,瞬間士氣大振。 城門大開,城内齊軍氣勢洶洶沖了出來,與外面的齊軍聯合起來,把周軍殺了個落花流水。王昌齡的「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裡金刀血未幹。”雖然是寫唐朝與突厥的邊塞戰争,但是用在此處絲毫也不覺得違和。 當時的人也歡快,樂府民歌沸騰的年代。蘭陵王率五百士兵突破封鎖的事成為了傳奇所在,并被時人弄成了舞曲,也就是有名的《蘭陵王入陣曲》。此曲流傳後世,經久不衰,被改編成了戲曲等多種表現形式。後世唐太宗李世民在貞觀年間也搞了個《秦王破陣樂》,用來吹噓自己的勇猛無敵。 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尤其是生在皇室。如果僅僅作為一個默默無名的王爺,或許還不會招來嫉妒和猜忌。但是伴君如伴虎,作為皇室一員的勇猛的蘭陵王就成為猜忌對象了。 這就是所謂的功高蓋主吧!在邙山大戰随後的十年中,蘭陵王一直為儲存齊國而不斷争鬥,經常遊走在生死邊緣。他也經常是以而被胡太後各種刺殺,不是派美人香香,就是派其他殺手。 毒酒亡身 一次蘭陵王征戰歸來,抱病在床。齊後主高緯過來看他,說了些辛苦了、讓他好好養病之類的客套話,蘭陵王卻用情至深,說了句「 ”家事親切,不覺遂然。”。本是盡心為家為國的一句話,卻給他招來了殺身之禍。 高緯拂袖而去,心中已打定主意就此殺了蘭陵王。思前想後,他采用了北周宇文護毒殺德高望重的獨孤信的做法。當年的獨孤信也是偶像所在,就連帶個帽子都有人效仿;而且德高望重,受國人尊敬,宇文護不想鬧得沸沸揚揚就逼他自殺了。 當高緯拂袖而去後,蘭陵王就知道自己可能闖禍了。果不其然,沒多久就有人送來了毒酒。盡管蘭陵王妃勸他再去跟皇上說說,但是他已心灰意冷。所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他毅然喝下了毒酒,享年三十三歲。 這個奇特的美男子,用自己的智慧和武力延長了齊國十幾年的壽命,讓齊國皇室可以盡情享受榮華富貴,隻可惜換來了個被毒殺的命運。蘭陵王死後,齊國再也不能跟北周相抗,四年之後就被周國滅了。頗有點像戰國時期的魏國,魏無忌死後,魏國再也沒了頂梁柱,苟延殘喘而死。 蘭陵王的美震撼了當時的世界,為時人所稱道。他的英勇忠貞,更是成為了時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後世之人,更是無比仰慕,因他而衍生出一堆融入中華文明的精華所在,影響深遠。比如《蘭陵王入陣曲》在唐朝時傳入日本,日本人就對此推崇備至,經常會登台演出。 可惜這樣一個貌美如婦、勇冠三軍的妙人,卻因功高蓋主而被毒殺,着實讓人唏噓。如果他振臂一呼自立為主,不知道會不會挽救齊國悲催的命運。隻可惜沒有如果,這一切,隻能留給後人自行腦補了。 更多精彩曆史,盡在愚人之娛。期待您的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