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0年的臨近,藝術界正在見證變革和更新。在荷蘭,行為藝術家Ure将不再與行為藝術教母Abramovich合作,阿姆斯特丹城市博物館将于2020年推出他的個展。因為意大利建築師馬西莫·伊薩·基尼(Massimo Issa Gini)在冬季在莫斯科郊區,也将穿着色彩和"人情"。
在倫敦,藝術家兼電影導演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于2020年被授予女王功勳勳章。在上海,攝影師陳海文在時間博物館的鏡頭下展示了祖國的印記。
《新聞與藝術評論》的"一周藝術人物",報道和評價國内外的藝術人物和熱門事件。
阿姆斯特丹, 荷蘭 |行為藝術家 Ure
個展将于2020年在阿姆斯特丹市博物館舉行

脲
據《藝術報》報道,荷蘭阿姆斯特丹市博物館将推出行為藝術家烏雷的個展,她與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h)結婚。該展覽是去年任命的博物館新任館長Rein Wolfs的首次亮相之一。
阿姆斯特丹市博物館收藏了Ure的20多件作品,包括1992年無家可歸者系列的兩張照片和1980年與Abramovich合作的Rest Energy。
Ure和Marina Abramovich,Potential 1980
該展覽将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舉行,涵蓋四個主題:德國 - 荷蘭藝術家的行為藝術和圖像;
"自1970年代與阿布拉莫維奇合作以來,Ure一直是一位傑出的表演和身體藝術家,他将身份和身體作為創作的媒介,"沃爾夫斯說。"
Ure和Abramovich,一對前夫婦和合作者,于1988年分手。2010年,阿布拉莫維奇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演出時,邀請陌生人坐在對面,互相凝視,Ure的驚喜之行讓她淚流滿面。然而,在2016年,他們向法院尋求金錢,荷蘭法院最終維持了Ure從兩人合作中獲得的20%的淨收益。
畫廊的一份聲明說:"盡管他與阿布拉莫維奇(1976-88)有着長期的聯系,但在此之前,他創造了美妙的前衛'獨奏'。(寫作/寫作)
上海 |攝影師 陳海文
時間博物館在鏡頭下呈現祖國印記
陳海文
攝影師陳海文1958年出生于上海,當時他還是一個窮困潦倒的家庭,但熱愛繪畫,新的中國主題畫作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1983年用第一台海鷗4B雙反相機,他将印記在心靈的畫面結構應用于攝影,無情地堅持攝影師的身份。
陳海文攝影,2011上海唐
陳海文攝影《2003上海鋼鐵三廠》
由上海長效(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長效美術館主辦的"祖國印記攝影展"将于2019年12月30日在長效美術館展出。展覽分為"外灘"、"幸福生存"、"中國56個民族"和"上海浦江兩岸老工業"四個部分,展示了海派攝影師陳海文的祖國印記。
陳海文鏡頭下的上海,具有與時俱進的永恒性。自20世紀80年代、90年代以來,陳海文通過"沉默勝、聲音"的鏡頭語言,記錄了上海市的人文現狀,分析了海派文化的内涵。在創作過程中,他善于将鏡頭對準城市底層的活人群,用敏銳的眼光記錄當時人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狀況。他的黑白作品,略帶粗糙的顆粒和美妙的黑白色調,記錄了上海城市的進步。
對于家鄉上海,陳海文自然有很多故事和回憶。陳海文的父親是解放後的第一代勞工,童年的工廠生活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記憶中,兩邊的浦江鋼廠、造船廠、造船廠、港口碼頭在他的鏡頭下,構成了中國曆史上獨一無二的"工業情節",在過去滄桑之後的傷疤,可以看到工業場景的雄偉輪廓和宏偉。
此外,《中國56個民族》也是其代表作。2008年,他帶領團隊進行了為期12個月的《中國56個民族》特别拍攝,拍攝了1125名非物質文化遺産國家繼承人和民族代表。這些照片也成為了國家珍貴的"全家福"。(溫/盧林翰)
北京 |藝術家 陳文玲
"伸展"的寓言用荒謬和奇怪的想象力溶解了優雅的藝術
陳文玲
12月29日,陳文玲的個展《伸展》将在北京民生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展覽将聚焦藝術家自2006年以來的作品,展出3套大型裝置作品,50餘件雕塑,80餘幅繪畫手稿。
陳文玲喜歡用雕塑來應對社會變遷:過去40年來中國社會變遷的痕迹,尤其是底層,已經烙印在他的創作上。他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的一些個人特殊經曆,中國經濟發展所創造的熱鬧的财富和消費欲望,以及全球化帶來的文明與中國民間和傳統文化的融合,都成為他創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支撐着他的藝術不斷"延伸"的重要因素。基于他在創作藝術語言、個人經驗、人類欲望、社群幻覺等方面的變化,這三門課程構成了藝術家的藝術和生活體驗的"延伸"。
陳文嶺雕塑
他在作品中感受到的是社會财富的增加,文化興趣的喪失,人類欲望的無限放大:華麗的豬,奇怪的大象,庸俗的牛,等等。
社會錯覺的一部分是,近年來全球化的發展使貿易和通訊更加便捷,但價值觀的差異、文明的隔閡并沒有消失,甚至各種尖銳沖突的現象,這些沖突和隔閡的存在,無疑讓現在顯得光明, 但當代社會的問題已經埋沒了破裂的可能性。
陳文玲的雕塑,看起來誇張卻有趣,将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甚至不雅的畫面編織成一個不斷"拉伸"的當代寓言,看起來虛幻而富有戲劇性,卻是我們每天面對的事實。(溫/高丹)
莫斯科, 俄羅斯 |意大利建築師馬西莫·伊薩·基尼
與俄羅斯公司合作建造高層建築,為莫斯科郊區注入色彩
馬西莫·伊薩·基尼
最近,由意大利建築師Massimo Iosa Ghini與俄羅斯公司Mosproekt-3合作建造的47座高層建築在莫斯科郊區完工,覆寫着彩色平闆,為單色莫斯科注入色彩。
莫斯科郊區的47座彩色高層建築
該項目由一系列16層高的高層建築組成,環繞着兩個大型公共庭院,包括綠化帶和一些低層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樓。在合作中,Mosproekt-3處理建築物的技術方面,而Massimo Issa Gini則設計立面和景觀。
根據建築師的說法,彩色住宅正面和庭院可以"抵抗"郊區的單調。通過與戶外空間相結合,可以使家更具"人性化的感覺"。
這些彩色面闆将蘇聯時代大廈的典型瓷磚與更現代的纖維基水泥砂漿面闆融合在一起,在每個外部創造不同的光線和陰影。
"色彩一直被用來創造視覺參考,提供方向感,現在正在轉變為一種藝術的交流手段,更重要的是,豐富了城市的結構,賦予了它自己的個性,促進了文化發展和城市身份的建立。
Massimo Issa Gini是一位意大利建築師,設計師和教授,他是Bolidist運動的上司者,并與孟菲斯集團的建築師合作。Massimo Issa Gini以其流線型的有機設計而聞名。(溫/陳雪兒)
倫敦, 英格蘭 |導演史蒂夫·麥奎因
這件作品在2020年女王新年榮譽榜上被授予騎士勳章,并在泰特美術館展出。
史蒂夫·麥奎因在三年級系列之前
藝術家和電影導演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在宣布2020年女王新年榮譽名單後被授予騎士勳章。麥奎因"對藝術和電影業的傑出和持續的貢獻是值得稱贊的。
史蒂夫·麥奎因1969年出生于倫敦。1999年,麥奎因獲得了特納獎。2013年,他執導了劇情片《奴隸制的十二年》,該片獲得第67屆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影片提名,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
麥奎因最近在倫敦泰特英國美術館(Tate Britain)公布了他的一系列學生肖像:英國三分之二國小的76,000多名三年級學生的3,000多張合影現在挂在泰特美術館杜文畫廊的牆上。這些學生來自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宗教學校和專業學校,此外還有學生收容所和在家接受教育的兒童。照片排列整齊,牆面無疑是當今英國"多樣性"的代際肖像。
麥奎因的最新作品也将于二月份在泰特現代美術館展出。展覽将展出14件關于電影、攝影和雕塑的作品。(溫/陳雪兒)
倫敦, 英格蘭 |藝術家吉莉·格林
用繪畫收入保護巴西的熱帶雨林
吉莉·格林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一位英國藝術家在目睹了日益毀壞的巴西熱帶雨林後,決定用繪畫收入保護熱帶雨林。
27歲的Jelly Green出生于英格蘭東部的薩福克郡,小時候搬到澳洲後對熱帶雨林感到好奇。後來,她搬回了英國,但倫敦和布萊頓都無法将她培養成畫家。然後,她在網上搜尋藝術家的"栖息地",以回歸自然。在巴西中部的熱帶雨林中,她終于找到了理想的田園詩般的家,一個沒有電的原始樹屋,距離最近的城鎮18公裡。
吉莉·格林的一幅畫
在第一次去巴西旅行後,Jilly Green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創作。
"沒有網際網路,沒有中斷,沒有聊天。格林說。綠色栖息在熱帶雨林中,靈感來自各種動植物水彩畫的創作。"我完全被這個神秘而美麗的地方所吸引。當然,被蟲子叮咬會導緻血管變黑,不得不趕往醫院,這也是"田園藝術生活"的代價。
她在巴西生活了一兩個月,目睹了熱帶雨林的破壞,然後踏上了斯裡蘭卡和紐西蘭,這一切都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森林大火過後,現實比她想象的更荒涼。是以,她捐贈了9000英鎊,在裡約熱内盧附近購買了一小塊土地。這片土地将由巴西的一個非政府組織慈善機構負責,在過去20年中種植了超過50萬棵樹,格林的慷慨捐贈将使它在未來成為熱帶雨林。
亞馬遜雨林的大火摧毀了他們所到之處的土地和莊稼。圖檔來源 Getty Images
格林現在已經回到英國繼續繪畫,并計劃在未來再次旅行,以"記錄正在進行的生态破壞"。(寫作/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