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

黨史如明燈,照亮前行之路;

黨史如清泉,洗滌心靈之塵;

黨史如号角,激發奮進之力。

在人類曆史長河中,100年不過是短短一瞬。就在這“短短一瞬”,百年大黨風雨兼程,接續奮鬥,創造了并在繼續創造世所罕見的奇迹。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

一路同行一路歌,黨史亦是城市史。溫州不僅有“敢為天下先”的溫商精神,亦有波瀾壯闊的革命曆史。這裡有浙南地區最早的黨組織中共溫州獨立支部,這裡是中共浙江省一大召開的地方;這裡誕生了被寫入《中國共産黨曆史第二卷》的溫州燎原社,這裡無中生有崛起“中國首個鎮改市”;這裡有30歲點燃溫州革命第一把火的謝文錦,他是中共黨史上第一位犧牲的地市級上司人;這裡走出了“紅色數學家”谷超豪,他和同為溫州人的數學家蘇步青,培育了中國的數學家群體……

曆史,記錄一個民族的興衰沉浮,揭示一個政黨的人心向背,更折射曆史前行的大勢所趨;曆史,镌刻着一座創新之城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和精神脈絡,蘊含着生生不息的思想力量和文化基因。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

學習黨史,是一次喚醒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的精神磨砺。這一年來,在市委的堅強上司下,溫州高标準落實中央和省委部署,自覺扛起“省一大”召開地的政治擔當,舉旗鑄魂、凝心聚力,高質學習、高效實踐,在守好紅色根脈中打響“紅動浙南”品牌,持續、全面推動溫州黨史學習教育掀起熱潮。

以深入闡釋國旗文化為切入點,瑞安市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多樣化、場景化、普及化,築牢信念基石;平陽縣深挖“中共浙江省一大”召開地紅色資源,不斷豐富黨史學習教育内容,每一幅圖檔、每一封信件、每一個雕塑、每一個文物,都折射出理想與信仰的萬丈光芒;“海霞精神”穿越時空,曆久彌堅,“當代海霞精神大讨論”在洞頭區持續鋪開,讀懂“海霞精神”,就是感悟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

學習黨史,是一次上下貫通、全域覆寫、人人參與的政治教育。“永遠跟黨走”主題報告會用故事串聯過去、現在與未來,讓人們相信無數微光終能彙成璀璨星河;“百年榮耀·潮湧瓯江”大型圖檔展以鏡頭記叙光輝曆程,一步一腳印講述百年黨史裡溫州大地的變遷、發展;青年理論宣講大賽精彩紛呈,聽溫州“後浪”發出為黨代言、助力共富的時代強音;“五個一百”文藝文化活動、高校思政課、“音樂黨史課”借多元形式傳遞使命在肩、奮力擔當的信仰力量……這些已成為溫州打造“重要視窗”道路上不斷奮進的原動力。

每一個令人淚下的感人故事,每一段充滿艱辛的奮鬥曆程,都在告訴我們: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需要堅定理論自信、矢志拼搏奮鬥。理論宣講也隻有揚朝氣、接地氣,才能找到通向大衆的橋梁。除了做實“規定動作”外,溫州各地同時創新亮化“自選動作”,造就理論宣講新範式。

這一年,百姓家門口的宣講舞台熱鬧非凡,龍灣區啟動“金句進基層”巡回宣講活動,情景劇、鼓詞蓮花、方言三句半輪番上演;這一年,溫州海外傳播熱度攀升,海外宣講實力“圈粉”,從僑鄉文成看溫州變遷,從溫州之窗看黨的成長和中國發展,成為海内外溫州人的共識;這一年,突出數智化和互動性,溫州理論宣講掌握“流量密碼”,在諸多社交網絡、新媒體平台引發關注。

學習黨史,是一次務實笃行、執政為民的生動實踐。一年來,溫州各地始終把群衆“急難愁盼”作為工作推進的“主心骨”,堅決将“我為群衆辦實事”進行到底,以黨史學習教育引領高品質發展,凝聚起“續寫創新史、走好共富路”的磅礴偉力。

樂清市集智能服務和可視化分析排程于一體,打造民生服務綜合平台,建構起普惠便捷的生活圈,全面提升群衆幸福感;為企業“體檢”,龍港市将“解決多頭執法”列入“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的民生樣本,實作“多帽合一”“一頂帽子”管到底;永嘉縣緻力于打造精品紅色文化旅遊帶,把紅色旅遊作為推動全域旅遊産業轉型更新的突破點和着力點,以紅促旅、以旅彰紅,在黨建引領中奏響強村富民的樂章。

立志于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越是深入學習黨史,就越能懂得,越有力量,溫州正在接續用黨的輝煌曆史照亮新征程,書寫新時代的奮鬥史詩!

全市各地黨史學習教育掠影

學好黨史見初心,砥砺前行擔使命。

一場場滌蕩心靈的黨史宣講,一次次走訪一線體民情問民生,一批批創新項目聚焦破解群衆“急難愁盼”……一年來,溫州上下發揮多方力量,整合紅色資源,創新宣講方式,引導黨史教育進村入社全覆寫,紮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進而激發奮進的力量,凝聚前行的信心。

鹿 城

鹿城以上司幹部示範學、主題黨日集中學、黨史教育深化學、豐富載體創新學、激勵黨員自主學、知識競賽全員學的“六學關聯”模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全覆寫;創新推出“項目亮曬比拼,專家評審輔導,社會媒體監督,巡回指導助推,群衆評價點贊”的“五步走”工作法,確定推動不同層級、不同領域、不同部門民生服務走深走實。率全市之先開展的“我最滿意的一件事”群衆點贊活動,吸引60家機關參與評選,網絡總點贊量超過46萬;公開釋出區級層面民生項目2批12類167項,累計列舉民生項目707個,真正形成一批“急難愁盼”的實事清單。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

聽見鹿城·24小時理論學習站。

龍 灣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龍灣區《拓展陣地功能 助力基層治理—創新打造黨員之家陣地建設更新版》等11項工作獲省市上司批示肯定。推出全市首個“花young·青春”黨史直播間,習語金句直通車、文化禮堂“紅色三課”、知識産權大港灣工程等入選全市黨史學習教育優秀案例。海外宣講分隊、“紅色永鑄”老兵宣講團等特色宣講有聲有色,“六講六做”等主題宣講累計達1883場。高标準打造龍灣革命教育館、趙爾春烈士紀念館、吾悅廣場光影鑄魂基地等紅色教育陣地,指導建設聖邦集團“黨史學堂”、永興南園小微園“微企紅港”等一批企業黨史學習陣地。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

老兵在龍灣革命教育館進行宣講。

瓯 海

一年來,瓯海充分發揮中共浙南一大會址、溫州和平解放談判舊址、燎原社史紀念館三張紅色“金名片”資源優勢,全新打造浙南火種主題教育館,打造全省首部革命陣地大型實景音樂劇《青春指南》,召開紀念燎原社“包産到戶”65周年大會、浙南火種精神論壇,創新“歐悅學堂”向各社會群體精準輸送學教資源。燎原社史紀念館成功入選省黨員教育教育訓練基地,“中共浙南一大舊址”入選省級黨史教育基地、省青少年紅色基因傳承基地。創新推出“瓯海等您來出卷”活動,全網征叢集衆“急難愁盼”問題,累計解決群衆企業基層各類問題65088件(次)。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

瓯海南白象街道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

洞 頭

洞頭區深挖海霞紅色資源,全域鋪開“當代海霞精神大讨論”,打造海霞紅色精品課程,分層分類推動黨員幹部學習百年黨史、海霞精神,接受黨性洗禮;舉辦“跟着總書記學黨史”主題活動,組織黨員幹部重走“洞頭解放”之路、“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洞頭”之路,堅定高品質建設“海上花園”的信心。目前已推出海霞紅色研學精品線路3條,每月接待逾3000人次;成立海霞精神研究工作室,《讀“懂”海霞精神》正式出版發行,海霞精神被納入浙江精神譜系;舉辦“海霞精神”對話“紅船精神”“大别山精神”雙城直播訪談,線上觀看人數達1200萬人次。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

洞頭先鋒女子連開放日。

樂 清

樂清突出上司幹部這個重點,覆寫全市3531個黨支部、72093名黨員,延伸到普通市民群衆,培育形成“黨史九學法”“黨史天天講”“非公企業學黨史”“五四工作法”等特色品牌;組建新時代思政學習小分隊,依托文化禮堂管理平台推出“你點我講”點單式宣講,相關做法被編入全省宣傳系統百法百例。全省首創“方艙黨史小課堂”,獲得新華社點贊;推出“8890智慧管家”“數字化社會大救助”“文化禮堂智慧服務指數”“讀行樂清”等數字化場景應用,推動解決一批實際問題,其中數字化社會大救助“1168”工程入圍省“三為”專題實踐活動最佳案例。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

樂清4000盞路燈點亮108公裡回家路。

瑞 安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瑞安以上司領學促全面動員,以三級關聯促全域覆寫。一年以來,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學習1166次,23個鄉鎮街3.68萬餘名基層黨員集中接受黨史教育訓練,5790個黨組織開展專題學習會。瑞安還策劃以國旗教育館為中心,連接配接起話桑樓、浙南遊擊縱隊成立舊址、肇平垟革命紀念館等全市22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紅色地圖”。紅色研學活動累計接待團隊4325批次,參觀人數超42.7萬餘人,話劇《我的五星紅旗》、電影《塘河保衛戰》、歌曲《那一天》等黨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和作品都在社會上獲得巨大反響。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

去年10月1日,國旗教育館舉行“迎國慶升國旗儀式”。孫凜 攝

永 嘉

永嘉縣用好用活紅十三軍革命史、包産到戶改革史、“兩個分量”批示等極具永嘉特色的教育素材,講好永嘉故事,學好百年黨史。精心策劃第十二屆“重走紅軍路”,全縣2000餘人參與;與對口支援縣紅原,以網絡為媒,跨越2400公裡,聯手推出黨史學習教育特别節目——共話“時光裡的紅色故事”,給兩地青少年呈現一堂生動黨課;開展“紅色大篷車”進村居、“将軍講黨史”、農村改革館裡講黨史以及建黨100周年千場紅色公益電影放映等特色活動,組織黨員群衆開展3000多場次學習教育,全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飛入尋常百姓家”。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

在永嘉農村改革展館,重溫“包産到戶”燎原星火。

文 成

文成發揮浙江第二大僑鄉、革命老區縣等資源優勢,圍繞“紅映文成”主題,大力發展紅色旅遊産業,投資1.5億元打造“初心之旅”紅色精品旅遊線路,入選全省52個紅色根脈打卡地;推動黨史宣教破圈出海,先後挂牌成立溫州(文成)網絡文化海外傳播基地、溫州市海外傳播中心文成基地、溫州(文成)國際傳播網紅孵化基地等,打造“世界青年說”“僑心同夢”“别young文成”等一批國際傳播品牌;深入開展“大接訪、解民憂、辦實事”“黨群連心•我為群衆辦實事”“書記領辦強踐行”等專項行動,各級黨組織共為群衆辦實事9009件。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

平 陽

平陽堅決扛起“省一大”召開地的使命擔當,創新開展“紅星照紅都 百年耀偉業”微黨課大賽、“寫給初心的一封信”等活動,制作推送《航拍看紅村》《平陽紅色故事》等新媒體作品;還承辦了浙江省2021年“傳承紅色基因 擔當曆史使命”社科普及周啟動儀式、浙江省首場“守好‘紅色根脈’,打造‘重要視窗’主題系列新聞釋出會”、全市音樂黨史課專場等活動。此外,平陽全力抓好辦實事開新局實踐活動,創新推出“鄉鎮上司班子集中大走訪、領銜辦實事”機制,累計開展“上司幹部大走訪”683人次,征集3654個民生意見,梳理問題清單406條,督辦182個實事任務。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

平陽縣2021年度微黨課大賽。

泰 順

泰順是“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主要戰鬥地”“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中共浙南特委誕生地”,紅色資源豐富。當地落實“六學關聯”實作學習全覆寫,在創新方式講好“紅色故事”上,統籌用好數字移動大喇叭、時尚智能小喇叭和傳統應急喇叭,探索黨史知識雲上學、黨史脈絡掌上讀、初心故事線上看。建成中共浙南特委展示館、浙南紅色體驗實踐基地等紅色陣地32家,開展各類宣講6500多場次,推出紅色研學路線7條,吸引9萬多縣内外遊客前來體驗打卡。“背包服務”“飛地審批”“雲端辦理”等專題實踐活動,解決各類“三為”事項4萬餘件。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

泰順黨員幹部到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館開展研學。

蒼 南

蒼南以“追溯百年”“不負百年”“起航百年”為主線,固定每個月15日,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全縣2600多個基層黨組織統一開展“日做夜學”“黨群連心·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利用縣内豐富的紅色資源,組織開展“沿着紅色足迹學黨史”系列活動、百支隊伍重走紅軍路活動等;打造“紅色公交”,在全縣65輛公共汽車上彩繪紅色故事,串聯紅色教育基地,形成全縣紅色學習網。針對青年、學生、流動黨員、老弱黨員群體,開創“雲端課堂”,實作點單學習、推送學習以及上門送學。蒼南還創新工作機制,連續15周張榜亮曬,在互比互賽中激發黨組織争先學習活力。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

蒼南黨員幹部參觀紅色基地。

龍 港

龍港市高舉改革旗幟,在守好紅色根脈中打響“龍港精神”品牌。創新推出“三大三促”活動,依托扁平化優勢,建立每月15日黨員固定學習日集中學習制度,做到上司示範學、全員覆寫學、創新形式學、增強實效學。組建“大宣講團”,覆寫黨員群衆55000餘人。注重挖掘龍港改革創新文化,《龍港:“一頂帽子管到底”讓基層治理更有力》被中央黨史簡報錄用。釋出《市上司領銜化解難題積案清單》,發動“我為龍港獻一計”活動160場,征求意見與建議1499條,彙總釋出清單事項1000餘條。成立龍港市特定人群“共富号動車組”計劃專班,全面打造“三服務”2.0版。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

黨史學習教育溫州市委宣講團到龍港宣講。

瓯江口

一年來,瓯江口産業集聚區以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為抓手,發揮集聚區黨工委上司班子成員示範領學作用;舉辦百年黨史展、建設成就展、機關黨建展、主題書畫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展五大展覽,将黨的百年奮鬥曆程、瓯江口的拓荒建設曆程傳達到每位群衆心間;組織青年理論宣講大賽暨第四屆微型黨課大賽等四大賽事,開展“重溫習近平同志在浙江”活動、“紅色研學”打卡等十多項活動;在“六講六做”大宣講活動,組建了由縣處級上司班子、黨支部書記、基層黨員、青年宣講員組成的165人大宣講團,開展宣講活動393場,覆寫黨員群衆萬餘人次。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

瓯江口黨員志願者服務基層。

經開區

浙南産業集聚區(經開區)黨工委在“三為”專題實踐活動中建構區黨工委上司“包街走村”、部門上司幹部“包村聯網”、街道、村(居)黨員幹部、網格員“走村入戶”三級關聯的架構,累計走訪群衆2.5萬餘人次,企業8100多家次。首創并運作“113N”數字污水零直排平台、“多企一村”用工模式等創新做法,共化解企業缺勞工、村民缺工作等各類發展難題415個。同時在全區非公企業黨組織中開展“雙亮雙聯”和“支部建在工廠中的房間、黨員在您身邊”等活動,搭建全市首個包含國企、非公企業、社群等9家不同建立類型機關關聯跨領域“文明聯盟”試點平台。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

經開區周一夜學。

黨史學習教育亮點

黨辦講壇·紅色故事會

黨史學習教育期間,溫州市委辦公室創新開展“黨辦講壇·紅色故事會”活動,以百年黨史為主線,創新謀劃全員式、沉浸式、閉環式學習載體,使“閱聽人方”轉為“宣講員”,發動全體黨員幹部共同參與,以微黨課、詩朗誦、情景劇等方式生動靈活展現曆史人物、曆史事件、曆史階段,串聯起百年黨史的生動記憶,8個在職黨支部互學互比,學習熱情高漲,共形成9項展示成果,最終在全辦學習會上進行集中展示,進一步提升了黨史學習教育成效。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

“趣”學黨史

溫州市委宣傳部創新以“指尖課堂”“沉浸課堂”“行走課堂”三個課堂作為載體,将“趣味性”融入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中,推出“青年大學習”“一起學黨史”“紅領巾愛學習”等系列網上主題黨史學習教育課,累計動員300餘萬青少年參與黨史知識網上答題對戰、網上學習黨史故事課等。深挖溫州特色紅色資源和革命故事,制作100 個浙南英雄故事文本、100集音頻、100個視訊和100份繪本等“四個一百”黨史學習包。定制推出“黨史大事件”趣味拼圖、黨史魔方、黨史紅色征程棋等系列紅色遊戲産品,研發四款兩個系列的“紅色桌遊”,制作“飛奪泸定橋”“狼牙山五壯士”等20餘款VR遊戲,讓青少年在“玩樂”中學習黨史知識。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

去年6月13日,“百龍慶百年”溫州市龍舟文化活動在位于瓯海區的溫州龍舟運動基地舉行。

“流動紅色能源站”黨史宣講

“流動紅色能源站”依托溫州老幹部大學建站辦站,實行策劃、組織、服務、人才培育、教材“一條龍”服務,結合全市離退休幹部黨員教育共享基地、社群主題黨日、“一月一禮堂”志願服務活動等需求,通過多樣化、靈活性的學習載體,組織講師團成員深入基層一線開展“面對面”宣講活動,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紅色書香

溫州市圖書館以市區“15分鐘文化圈”為依托,打造紅色主題城市書房,甄選紅色主題圖書1000餘冊,開設黨史學習教育類專題書架。創新空間數字化服務,推出“書香門遞”紅色書單薦閱服務,推出“黨史故事”“黨史上的今天”等專欄129期;組織溫州讀書會聯盟開展“百年黨史大家說”主題讀書接力,聯合民間讀書會舉辦“閱讀築夢 獻禮百年”系列讀書分享活動30餘場;利用8輛流動圖書車打造黨史學習教育“流動課堂”,面向村、社群開展“中國共産黨百年征程”“社會主義奮進之路”“新中國奮進之路”“改革開放程序”紅色主題巡講巡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

“浙南革命英雄”音頻故事彙

中共溫州市委黨史研究室精心挑選100個(組)浙南革命英雄故事,從未成年人的視角,用兒童化的語言對英雄故事進行二次創作。精心打造的100集音頻微黨課《浙南革命英雄故事彙》以“故事+音頻+漫畫”多元呈現形式,緻敬溫州曆史上為新中國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上線後,在“溫州史志”“瓯江先鋒”“溫州教育釋出”“青春溫州”等微信公衆号以及FM103.9溫州廣播電台、學習強國“浙裡學史”頻道等平台陸續推送。

紅色輕騎兵“809000”宣講團

溫州醫科大學發動團幹部、青年講師、朋輩學長學姐等組建“809000”宣講團,秉持“讓青年引領青年”的理念,引導青年們在學習領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宣講團組建至今,已累計宣講300餘場,閱聽人達1.5萬餘人。團員們曾獲教育部思課公開課國賽三等獎和浙江省高校微型黨課大賽特等獎等20餘項國家級、省級榮譽。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

去年9月28日,“國旗展中華·頌黨百年業”全國攝影作品展開展。

來源:溫州日報

記者: 章會 林乙人

編輯/一審:陳裡雅

二審:劉曜

三審:胡恩強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

你的每個贊和在看,小布都喜歡!

深植紅色根脈 永續為民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