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京房回憶024,永安裡,周總理命名,曾經的北京第一居住區

作者:章哥說買房
京房回憶024,永安裡,周總理命名,曾經的北京第一居住區

北京章哥,房地産從業20年,通曉業内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隻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本系列隻是回憶,鈎沉北京20多年來的樓市片段。随筆而已,既不映射現實,也不預測未來。樓市的曆史有點兒特殊,總能讓人感覺慶幸或後悔。

但這就對了,所謂普通人的生活,就是一次次的僥幸和錯失機會。後悔也好,慶幸也罷,往事就在這裡。

一、

先說幾個地名,看北京有多少人還知道。二閘湖、磚廠炮司、裕豐倉、三塊闆兒、齊家菜地、石家大車,

其實這些地名的具體地點我也說不清,隻是去永安裡串門聽來的。尤其是對炮兵司令部感興趣,總想去看看大炮,但人家說早就沒了。傳說石家和齊家是當地的大地主,當時征用的土地也都是他們家的。當然都是給了錢的,隻不過後來又主動上交捐獻了。

我印象中80年左右,在永安裡南邊,也就是現在華僑村的位置見到過井口,旁邊還有個碾子,也不知道是怎麼保留下來的。

人們總說百萬莊是北京的第一個大型社群,其實不是,那隻是進階别的宿舍區而已。真正的第一個社群其實就是永安裡,一開始就是為了安置天安門附近的拆遷戶準備的。當時兩個地方,除了這裡就是虎坊路小區,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樓房院兒”,傳說還是用人民大會堂的剩餘物資蓋的。但其實不可能,利用的隻是一小部分材料而已,哪能剩下蓋這麼多樓的物資啊?

都說永安裡的居民素質高,那是肯定的,如果覺悟不高也不能到這裡“永安”啊。當時出了二環就是墳地菜地,絕對的荒郊野嶺,讓城裡人搬到這兒,不好做通工作的。是以當時這裡叫“轉子房”,也就是周轉房的意思,百姓都相信以後北京城内也都建成高樓大廈,那就都能再搬回去了。

後來據說是周總理給起了社群名字,永安裡,永遠安居在這裡。當然也有人說是彭市長給起的,也有可能,但肯定都是上司們的集體決定。

二、

永安裡、建國裡、靈通觀、社科院,這都是的當年的老社群,最少的都得有50年房齡了,還有首汽和煤炭部的宿舍區也是,當年很牛叉的一些機關。而且傳說住在這裡的家庭都得經過政審,畢竟對面就是使館區,背景調查不過關的怕出問題。

在永安裡東邊以前有個鳳凰美發廳,國營的。裡邊有個師傅的手藝特别好,姓什麼我忘了,個子不高挺瘦的,腿腳好像有些小問題。當時秀水街的大款們雖然有錢,但都找他來弄頭發。我那會兒年輕臭美,也動不動的騎車過來專等他,好像是姓任吧,記不清了。

最可樂的一次是正給我理發呢,進來了好幾個外國小孩兒,被保姆帶着也來理發。保姆是河南人,弄得這幾個小老外也是一口道地的河南腔兒,還很濃厚的那種,怎麼聽怎麼好玩兒,倍兒有面子。

在店裡理發每次都能遇到幾個大款,從打扮到做派都是絕對的暴發戶,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們有錢。其中一個我到現在還記得清楚,明明噴一次發膠一塊錢就行,這大哥不去買票兒,直接拍出一盒萬寶路,讓師傅看着噴,絲毫不在乎旁人的目光。

他走之後理發師傅說,這人的祖上是通惠河碼頭上趕大車的,曾經也挺富裕。但因為是把式頭兒,是以解放後挨了批,弄的别提多窮了。這是有了秀水街才又闊了起來,是以拼命的糟蹋錢,就怕别人還看不起他們家。

三、

都說永安裡有特産,那就是三塊闆的蕃薯。但永安裡是肯定沒菜地了,據說是把蕃薯苗兒也都遷到了郎家園,棗兒和蕃薯一起種更甜,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不過我倒是見到過一位老住戶,說自己就是以前種蕃薯的。解放後菜地沒了,他就進印刷廠當了搬用工,拆遷也舍不得走,也不知怎麼的竟然真的留了下來。好像就在靈通觀社群吧,那估計這輩子也不會拆了,真的永遠安居。

永安裡的房子其實也挺好的,四層小磚樓,400厚的牆體,很結實了,保溫也不錯。而且3.3米的層高,比現在的至少高出40公分,多的半米都打不住。

都知道北京有個藍靛廠,在海澱世紀城。其實永安裡這裡也有個藍靛廠,就是現在的靈通觀。藍靛就是闆藍根,中國最神奇的植物和藥物,從癌症到腳氣,包治百病。但這東西也是染料,最常見,是以衣服才以藍為主。在外國這東西還用來美容和紋身呢,看看英國凱爾特人的造型,臉上身上塗的就都是闆藍根,百毒不侵。

四、

這次來永安裡的目的就是靈通觀。朋友的房子,很麻煩的一件事兒,不提也罷。但提醒大家,如果有祖父母在世,而且父母還有兄弟姐妹,那在父母身體不太好的情況下,一定要讓他們提前立好遺囑。或者幹脆就提前過戶,免得日後麻煩。

臨走的時候朋友送下樓,指着永安西裡說臧天朔就住在那裡。這我倒知道,祁家園的,他自己說過出身,也算是永安裡走出的名人了。但是人已經沒了,一代巨星魂歸天外,隻剩下“朋友”傳唱在人間……

關注“章哥說買房”公衆号,有房産相關問題,點選“免費咨詢”私信提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