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賣柴翁文言文直譯

1. 古文《賣柴翁》的翻譯

我添加了《賣柴翁毆宦者》自己翻譯的譯文:

嘗有農夫以驢負①柴。宦者稱宮市②取之,與③絹數尺,又就索④“門戶”⑤,仍邀⑥驢送柴至内⑦ 。農夫啼泣,以所得絹與之。不肯受,曰:“須得爾⑧驢。”農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後食。今此柴與汝,不取直⑨而歸,汝尚⑩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毆宦者。

注釋:①負:馱。②宮市;王宮中所設的市肆。③與:給。 ④就索:向他索取。⑤門戶:指門戶稅。⑥邀:強要。⑦ 内:宮内。⑧爾:你。 ⑨直:同“值”。⑩尚:還。

譯文:

曾經有農夫用驢馱着木柴,有個官吏聲稱王宮中所設的市肆要拿這些(木柴),就給了他幾尺的絹,又向他索取門戶稅,仍然強要驢送這些木柴到宮内。農夫開始哭泣,把所得到的絹還給官吏。(官吏)不肯接受(他的絹),(并且)說:“我一定要拿你的驢。”農夫說:“我有父母妻兒,靠這(販賣木柴),然後才有飯吃。現在我把我的柴給你,不那報酬就回去,你還不願意,我隻有一死而已了!”就毆打了官吏。

賞析: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寫過著名的《賣炭翁》,深刻揭露“宮市”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但白居易筆下的賣炭翁面尋宮使的掠奪,隻能忍氣吞聲,逆來順受。選文中的賣柴翁卻表現出強烈的反抗精神,在被逼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奮起反抗,怒毆宦者。

2. 文言文《賣柴翁》翻譯及道理

曾經有個農民用驢駝了木柴去城裡賣,遇到自稱"宮市"的宦官取走了木柴,才給了他幾尺絹,又要索取給看門人的進門費,而且要用驢送到宮内.農民哭泣起來,把所得的絹給了這些宦官,他們不肯接受,說:"必須用你的驢送到宮内."農民說:"我有父母妻子兒女,等我用驢駝東西賺錢然後才能買東西吃飯.如今把木柴給了你們,不要錢而回家,你們還不肯,我隻有死路一條罷了!"于是就毆打宦官.街上的官吏抓到他,然後把他的事報給了朝廷,皇上上诏書開除了這位官員,而且賜給了農民十匹絹,然而"宮市"這種做法也沒有是以而改變.谏官和禦史多次上奏折提意見,皇上不聽從.順宗皇帝剛剛即位,就禁止了"宮市"的做法.後來遇到大赦天下,又明令禁止這種行為.。

3. 文言文《賣柴翁》的翻譯是什麼

文言文《賣柴翁》的翻譯是: 曾經有個農民用驢駝了木柴去城裡賣,遇到自稱"宮市"的宦官取走了木柴,才給了他幾尺絹,又要索取給看門人的進門費,而且要用驢送到宮内。

農民哭泣起來,把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65633937所得的絹給了這些宦官,他們不肯接受,說:"必須用你的驢送到宮内。" 農民說:"我有父母妻子兒女,等我用驢駝東西賺錢然後才能買東西吃飯。

如今把木柴給了你們,不要錢而回家,你們還不肯,我隻有死路一條罷了!" 于是就毆打宦官。街上的官吏抓到他。

然後把他的事報給了朝廷,皇上下诏書開除了這位官員,而且賜給了農民十匹絹,然而"宮市"這種做法也沒有是以而改變。 谏官和禦史多次上奏折提意見,皇上不聽從。

順宗皇帝剛剛即位,就禁止了"宮市"的做法。後來遇到大赦天下,又明令禁止這種行為。

道理: 本文所寫賣柴農夫所受欺壓,不過是千百件事例中的一例,農夫忍無可忍,不得已而起來反抗。最高統治者隻是開除了這個宦官,同時賜絹給農夫,用小恩小惠的手段,來緩和平民的反抗情緒。

延展閱讀: 原文: 嘗有農夫以驢負柴至城賣,遇宦者稱“宮市”取之,才與絹數尺,又就索門戶,仍邀以驢送至内。農夫涕泣,以所得絹付之,不肯受,曰:“須汝驢送柴至内。”

農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後食。今以柴與汝,不取直而歸,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毆宦者。

街吏擒以聞,诏黜此宦者,而賜農夫絹十匹;然“宮市”亦不為之改易。谏官禦史數奏疏谏,不聽。

上初登位,禁之。至大赦,又明禁。

4. 賣柴翁 譯文

嘗有農夫以驢負 1 柴。宦者稱宮市 2 取之,與 3 絹數尺,又就索 4 “門戶” 5 ,仍邀 6 驢送柴至内 7 。農夫啼泣,以所得絹與之。不肯受,曰:“須得爾 8 驢。”農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後食。今此柴與汝,不取直 9 而歸,汝尚 10 不肯,我有 11 死而已!”遂毆宦者。

注釋: 1 負:馱。 2 宮市;王宮中所設的市肆。 3 與:給。 4 就索:向他索取。 5 門戶:指門戶稅。 6 邀:強要。 7 内:宮内。 8 爾:你。 9 直:同“值”。 10 尚:還。 11 有:隻有。

5. 賣柴翁毆宦者的譯文

賣柴翁毆宦者

6. 賣柴翁毆宦者的譯文

賣柴翁毆宦者 嘗有農夫以驢負 1 柴。

宦者稱宮市 2 取之,與 3 絹數尺,又就索 4 “門戶” 5 ,仍邀 6 驢送柴至内 7 。農夫啼泣,以所得絹與之。

不肯受,曰:“須得爾 8 驢。”農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後食。

今此柴與汝,不取直 9 而歸,汝尚 10 不肯,我有 11 死而已!”遂毆宦者。 注釋: 1 負:馱。

2 宮市;王宮中所設的市肆。 3 與:給。

4 就索:向他索取。 5 門戶:指門戶稅。

6 邀:強要。 7 内:宮内。

8 爾:你。 9 直:同“值”。

10 尚:還。 11 有:隻有。

譯文: 賞析: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寫過著名的《賣炭翁》,深刻揭露“宮市”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但白居易筆下的賣炭翁面尋宮使的掠奪,隻能忍氣吞聲,逆來順受。

選文中的賣柴翁卻表現出強烈的反抗精神,在被逼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奮起反抗,怒毆宦者。

7. 賣柴翁歐宦者譯文

嘗有農夫以驢負 1 柴。宦者稱宮市 2 取之,與 3 絹數尺,又就索 4 “門戶” 5 ,仍邀 6 驢送柴至内 7 。農夫啼泣,以所得絹與之。不肯受,曰:“須得爾 8 驢。”農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後食。今此柴與汝,不取直 9 而歸,汝尚 10 不肯,我有 11 死而已!”遂毆宦者。

注釋: 1 負:馱。 2 宮市;王宮中所設的市肆。 3 與:給。 4 就索:向他索取。 5 門戶:指門戶稅。 6 邀:強要。 7 内:宮内。 8 爾:你。 9 直:同“值”。 10 尚:還。 11 有:隻有。

8. 賣柴翁文言文賣柴翁的精神

1.解釋加點的詞,并指出詞性。

(1)宦者稱宮市取之 (之,代詞,指柴)

(2)農夫啼泣,以所得絹與之 (之,代詞,指農夫 )

(3)今以柴與汝 (以,介詞,把 )

(4)嘗有農夫以驢負柴 ( 以,介詞,用 )

(5)我有父母妻子 (有,動詞,表存在)

(6)我有死而已 (有,副詞,隻有 )

2. 試分析文中的“宦者”和《賣炭翁》中的“宮使”(可從兩者的掠奪的程度手段及對人物的描寫方法方面分析)。

“宦者”和“宮使”對百姓都是殘忍的掠奪,手法都是一樣的,用沒有什麼用處的絹代替貨币。對這兩個人物,作者都是用行動描寫的方法來加以刻畫。

3.找出文中表示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的詞語。

第一人稱:我。第二人稱: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