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研究稱胎盤能保護胎兒免于新冠感染,抗體可穿過胎盤傳胎兒

澎湃新聞記者 馮茵倫

研究稱胎盤能保護胎兒免于新冠感染,抗體可穿過胎盤傳胎兒

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所刊登的“評估孕期感染新冠病毒的免疫應答”研究論文

近期,學術期刊《自然-通訊》刊登論文“評估孕期感染新冠病毒的免疫應答(Maternal-fetal immune responses in pregnant

women infected with SARS-CoV-2)”稱,孕期的新冠病毒暴露會導緻一種母體和胎兒細胞共同參與的胎盤發炎反應,但不會感染胎盤組織。研究者認為,胎盤能保護胎兒不受感染。

另有研究稱,孕婦接種新冠疫苗後,抗體可以穿過患新冠肺炎疾病孕婦的胎盤,新生兒出生後即帶有保護性抗體。近期,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曾建議将孕婦納入治療方法和新冠疫苗的臨床試驗。

胎盤能保護胎兒免于病毒感染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衛生院的下屬研究所——尤妮斯·肯尼迪·施萊佛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育研究所(Eunice Kennedy Shriver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NICHD)開展并完成了上述研究。

研究入組了11名健康的孕婦以及12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孕産婦做對照。感染者中,8人為無症狀感染,1人為輕症,3人為需要吸氧的重症。

該研究詳細說明了母體血液、臍帶血及胎盤組織中的抗體、免疫細胞類型和發炎标志物的變化情況。

研究稱,在母體病毒中暴露後的胎盤、母親和胎兒的血液中均觀察到一種很特别的“促炎性免疫應答”。

研究發現,雖然孕産婦們感染新冠病毒的嚴重程度不同,但都産生了針對該病毒的抗體,其中一些抗體在臍帶血中發現;她們體内的T細胞都有所減少,這有助于推動抗病毒反應;血液中的免疫活動标志物(即細胞因子)水準值有所升高,包括白細胞介素-8、白細胞介素-15和白細胞介素-10。

白細胞介素,簡稱白介素,在傳遞資訊,激活與調節免疫細胞,介導T、B細胞活化、增殖與分化及發炎反應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還發現,胎盤中既沒發現胎兒抗體,也沒發現新冠病毒——這說明胎盤能保護胎兒不受感染,但嬰兒胎盤和臍帶血中的免疫活性有所改變,并出現發炎反應,如白細胞介素-8的水準值升高。這意味着胎兒的免疫系統受到母體的一定影響。

研究團隊指出,這項研究結果增進了對感染新冠病毒後母胎免疫應答的了解,并提示從母體到胎兒的垂直傳播,“可能極為罕見”。

研究稱胎盤能保護胎兒免于新冠感染,抗體可穿過胎盤傳胎兒

感染新冠病毒的孕婦母體血液、嬰兒臍帶血,以及細胞因子反應的對比結果

不過,由于該份研究中感染新冠重症的孕婦人數有限,研究人員也提醒上述結論應當謹慎解讀。

孕婦被建議接種新冠疫苗

近期,美國著名兒科領域期刊《美國醫學會兒科學雜志》(JAMA Pediatrics)刊登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新冠病毒感染孕婦可将抗體轉移給胎兒。這意味着孕婦接種新冠疫苗,新生兒出生後即帶有保護性抗體。

該研究收集了上千份孕婦和新生兒血液樣本資料。

作者之一的賓夕法尼亞佩雷爾曼醫學院微生物學副教授、賓夕法尼亞免疫學研究所博士Scott Hensley介紹稱,抗新冠病毒的抗體可以穿過患新冠肺炎的孕婦的胎盤,包括無症狀感染者的抗體。新生兒血液中的抗體濃度與母親血液中的濃度相似,甚至更高一點。在懷孕早期感染病毒的孕婦,傳遞的抗體比晚期感染的孕婦更多。

2020年12月新加坡釋出的一份報告結果也顯示,五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孩子一出生後,體内就含有針對病毒的抗體。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近期研究指出,與普通人相比,患有新冠肺炎的孕婦,重症率及死亡率更高,需要進一步加強保護措施。若形成的抗體能夠為新生兒提供免疫力,将再次證明接種疫苗的必要性。

當地時間1月18日,歐洲藥品管理局(the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EMA)釋出消息稱,對約65000名不同妊娠階段的孕婦研究後發現,沒有任何迹象表明,mRNA疫苗會增加妊娠并發症、流産、早産等風險,“接種疫苗的好處,遠遠超過了可能出現的任何風險”。

該機構一個内部小組還表示,注射新冠疫苗還能給孕婦帶來進一步保護,減少新冠重症住院和死亡的機率,尤其是在懷孕後期。

目前,世衛組織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均稱,應考慮為孕婦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月12日表示,孕婦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不會更高,但如果被感染,發展成重症的風險會更高,建議将孕婦納入治療方法和新冠疫苗的臨床試驗。

責任編輯:湯宇兵 圖檔編輯:施佳慧

校對:劉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