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我回收時,我會成為你:幾張圖檔告訴你PET塑膠瓶如何變成風衣和雨傘

作者:潇湘晨報

類似于機器人動員中瓷磚壓縮的半成品"垃圾立方體",塑膠瓶制成的笑臉袋,用于處理建築垃圾的固體模型......一件環保産品向公衆"上路"環保故事。10月22日,2021長江中遊城市集團碳峰會暨碳中和峰會暨湖南國際綠色發展博覽會在長沙開幕。

當我回收時,我會成為你:幾張圖檔告訴你PET塑膠瓶如何變成風衣和雨傘

生活垃圾是分類的,建築垃圾呢?機器人動員中的"沃利"有助于重用建築物的廢物資源。

在湖南榮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展位上,通過工程師肖鵬的介紹,市民稍有了解,玻璃櫃設定在廢渣塊從哪裡來,去哪裡,如何經過一系列奇妙的"冒險",經過驚天動地的改變,再次被人們申請。

當我回收時,我會成為你:幾張圖檔告訴你PET塑膠瓶如何變成風衣和雨傘

從清除垃圾、工程垃圾、裝修垃圾、廢舊廢料和廢纖維織物五彩紙屑壓制塊,從外觀上看,仿佛被機器人瓷磚壓緊處理後進行"垃圾小塊"。

當我回收時,我會成為你:幾張圖檔告訴你PET塑膠瓶如何變成風衣和雨傘

肖鵬表示,道路瀝青垃圾、工程垃圾、拆遷垃圾、裝修垃圾四類垃圾是建築垃圾的主要來源。處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和資源綜合利用。"我們在現場回收,以工廠為基礎,進行準确的分類和處置,最後回收利用。我們的理念是實作100%的回收利用,不允許建築垃圾通過填埋污染環境。"

根據循環經濟發展的"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我國建築垃圾綜合使用率應達到60%。

建築垃圾資源的再利用是建設"無垃圾城市"的關鍵。肖鵬告訴記者,不久前,公司将長沙縣一條道路從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成瀝青路面,原材料被回收路面瀝青垃圾。"再利用建築廢棄物資源,幫助實作碳峰、碳中和目标。

當我回收時,我會成為你:幾張圖檔告訴你PET塑膠瓶如何變成風衣和雨傘

記者注意到,很多展位展品都非常吸引人。幾位展位從業人員告訴記者,今年的綠色博覽會,希望更多的人通過生動的展示圖像,真正了解哪些低碳環保産品,以及相應的生産工藝。

可口可樂館的從業人員朱女士告訴記者,孩子們來到展位,很快就會喜歡我們的笑臉袋。大人不會覺得陌生,通過風衣、24包、愛護傘等産品,貼近大衆和環保話題。

當我回收時,我會成為你:幾張圖檔告訴你PET塑膠瓶如何變成風衣和雨傘

13個PET塑膠瓶循環産生風衣,6個PET塑膠瓶循環産生雨傘...通過飲料瓶的"神奇使用",孩子們為環保産品的想法開辟了空間。

"塑膠瓶被回收後到底變成了什麼樣子"成為他們好奇的話題。展位宣傳頁面上的動漫插圖詳細介紹了兒童PET再生的過程:去除瓶蓋标簽分類,清潔劑去除附着的油,幹燥,熔化,擠壓,過濾,造粒和其他最終導緻回收聚酯顆粒的步驟。

與專業的文字介紹相比,簡單、童趣的圖檔可以更好的制作過程和環境效益直接回報給大衆。鐘先生正準備在周末帶孩子參加展覽,他說,通過模型和繪畫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讓他們對學習更感興趣,這一點很重要。

《曉湘晨報》記者 易思銀實習生楊紅軍 攝影記者 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