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華民族團結之花,在曆史上的第一次盛開《龍文》之《魏绛和戎》

作者:隻讀有益書

春秋時期,諸侯國之一的晉國崇尚武力。它的權力分享與别的國家不同, 是以軍隊中将、佐來設立六卿。

而這人人垂誕的六卿之位,則是由晉國十多家貴族輪流來世襲。魏氏就是其中之一。魏绛就出生于這樣顯赫的大家庭中。

中華民族團結之花,在曆史上的第一次盛開《龍文》之《魏绛和戎》

魏绛劇照,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即删。

晉悼公執政初期,以德義治國。晉國北方,就是現在山西榆次一帶,居住着以無終國為首的少數民族部落。

無終部落派遣信使,向晉國進獻珍貴的虎豹皮,主動提出願與其結為友好之邦。

當時晉悼公和一些大臣認為:這些少數民族部落貪婪成性,反複無常,應該讨伐。

隻有深謀遠慮的魏绛提出可以和無終部落結盟,并闡述了五點理由:

一是戎狄這些少數民族以遊牧為生,重錢财而不重土地,兩家交好可用物資換領土。
二是邊境安甯,老百姓能安心耕種。
三是其他國家看到戎狄都來臣服,也會受影響而親近晉國。
四是兩國交好可以避免戰争的損失。
五是吸取前朝夏弈荒廢國事的教訓,可以使晉國的德風遠播。  
雖然晉國前期的外交努力非常成功,但很多願意親附的諸侯都還在觀望。“和好”可以坐實仁德。而“讨伐”,則會給那些想開戰的諸侯國提供借口。

一席話有理有據,魏绛的建議獲得了晉悼公的支援,并任命他擔任和戎的使臣。

後來因為魏绛的努力,無終國看到了晉國的誠意,還召來其他部落一起與晉國結盟。

中華民族團結之花,在曆史上的第一次盛開《龍文》之《魏绛和戎》

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即删。

晉國的和戎政策,争取到了周邊少數民族的擁護。同時也有力保障了它逐鹿中原時,人力、财力、物力的高度集中。晉國是以取得了“八年之内, 九合諸侯”的巨大成績。

後來曆史上有很多關于魏绛和戎的描述。

李商隐有詩句:

“仲尼羞問陣,魏绛喜和戎。”

後人也有詩贊美:

“和戎頻魏绛,遣使屢張骞。”

魏绛和戎,開創了中華民族之間的“和”文化。

晉悼公為表彰魏绛的功績,将和戎得來的榆次這塊土地命名為“魏榆”。老百姓也将他在和戎過程中,曾經駐足過的山峰,命名為“绛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