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達八年的抗日戰争中,無數英雄為抗擊日寇獻出了生命,這裡面有一位将領,他本來已經離開了軍隊,卻主動選擇了傳回前線,最終犧牲在了戰場上,他就是郝夢齡,也是抗日戰争時期中國軍隊裡犧牲的第一位中将軍長。

郝夢齡
郝夢齡是河北人,從小家境貧寒,隻勉強上過三年私塾就不得不辍學給别人做學徒。當時的學徒不光生活艱難,還要受到老闆的剝削壓迫,郝夢齡願意忍受這樣的日子,而選擇了離開家鄉,前往投奔同鄉魏益三。魏益三曾就讀于保定軍校,畢業後被配置設定到當時段祺瑞組建的西北邊防軍裡面。西北邊防軍是一支新的部隊,也是皖系重要的軍事力量,魏益三很快就在第3混成旅擔任騎兵第4團團長。
直皖戰争中皖系戰敗,西北邊防軍也被奉系和直系收編,魏益三就在此時加入奉軍,擔任第39團團長。郝夢齡當時正是魏益三的部下,也加入了奉軍,先後擔任營長、團長等職務。1926年,馮玉祥驅逐段祺瑞,将自己的部隊改組為國民軍,郝夢齡再度跟随魏益三加入國民軍,在魏益三的第4軍中擔任第26旅旅長。北伐戰争中,郝夢齡表現出了出色的軍事才能,很快就升任為第4軍第2師師長。
北伐戰争結束以後,郝夢齡轉任第9軍第54師師長,先後參戰了蔣桂戰争和中原大戰,因為表現出色,再度升任第9軍軍長。郝夢齡喜歡讀書,一貫推崇嶽飛、文天祥、史可法等忠臣良将,内心十分希望能夠結束戰争,讓國家變得強大。然而現實卻是在外患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國内軍閥依然忙着内戰。
中原大戰結束後,國内暫時停止了軍閥混戰,但南京國民政府很快又開始對紅軍的進攻,第9軍也再度踏上了内戰的戰場。1934年,第五次“圍剿”之後,郝夢齡深感前途迷茫,不知道何時才能停止内戰,他心灰意冷之下逐漸萌生了退出軍隊的想法,于是就向國民政府請求讓自己解甲歸田。
衛立煌
雖然郝夢齡的請求沒有得到準許,但他也是以遭到投閑置散,第9軍被調到了貴州,專門負責修築川黔、川滇等公路。雖然暫時離開了戰場,但郝夢齡心中卻再也不願意打什麼内戰了,于是一再請求解甲歸田。1937年5月,郝夢齡終于得到了暫時離開軍隊的機會,準備前往四川陸軍大學進修學習。
郝夢齡還沒有到達四川陸軍大學,七七事變就爆發了。一直渴望為國效力的郝夢齡終于迎來了與日軍作戰的機會,他毫不猶豫地放棄了繼續學習,主動向國民政府請求,讓他再度前往前線。很快,郝夢齡的請求獲得準許,他再度傳回第9軍,開往河北前線。
不得不說,第9軍到達前線的時機實在是不好,當時中國軍隊已經在保定會戰後慘敗,不得不分别撤退往第一戰區和第二戰區,日軍随即對第二戰區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因為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初期部署失當,中國軍隊屢次失利下已經丢掉了山西重要的關隘娘子關,隻得在忻口組織新的防線,忻口會戰就此爆發。
忻口是太原北面最後的屏障,它左右兩側都有高山阻隔,隻有中間大約50裡的開闊地帶最難防守。此前屢戰屢敗之下,閻錫山已經失去了防守的信心,忻口會戰的指揮權就被交到了衛立煌手上,他很快選擇了郝夢齡擔任忻口中央防守總指揮,負責率領第9軍、第19軍、第61軍等部,堅守忻口北面的龍王堂、南懷化等陣地。
1937年10月11日,日軍指揮官闆垣征四郎率領的廣島第五師團集中飛機、坦克、大炮等武器,向忻口發起了猛烈的進攻,拉開了大戰的序幕。忻口北面是雲中河,雲中河南岸則是南懷化陣地。無論是日軍想要進攻忻口,還是中國軍隊想要阻擊日軍,都必須占領南懷化陣地,這也成為了中日雙方争奪的重點區域。
在日軍猛烈的火力攻擊下,南懷化陣地上的防禦工事全部被毀,日軍于10月12日占領南懷化陣地。随後,中國軍隊在郝夢齡的率領下,發起了反擊,南懷化陣地數度易手。10月16日淩晨2點,郝夢齡再度率軍對南懷化陣地發起一次大的反攻,準備一舉奪回了陣地。然而令郝夢齡感到擔憂的是,反攻即将開始,前線卻依然沒有任何動靜。
當時負責反攻南懷化陣地的是鄭廷珍的獨立第5旅,也是一支非常英勇善戰的部隊。他們一直沒有動靜的原因是,旅長鄭廷珍在觀察敵情時,不幸中彈犧牲。沒有了旅長,兩位代旅長一時之間有些控制不了局面。郝夢齡得知消息後,感覺光靠下令給兩位代旅長隻怕難以應對這次反攻。為了確定反攻的順利進行,郝夢齡決定親自前往獨立第5旅,指揮他們進行反攻。
獨立第5旅距離日軍陣地隻有200米的距離,可以說非常的危險。雖然幕僚們都不贊同郝夢齡以身犯險,但他還是毅然上路了,與他一起前往的還有54師師長劉家麒。遺憾的是,郝夢齡最終還是沒能到達獨立第5旅陣地,他在經過一段狹窄的小路時,不幸被敵人子彈擊中,壯烈殉國。
郝夢齡犧牲以後,第9軍等部隊按照他事先的部署,最終完成了對南懷化陣地的反攻,成功将陣地奪了回來。1937年11月16日,郝夢齡在武漢舉行國葬,漢口北小路也被改為郝夢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