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用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1月21日訊(記者 張凡 通訊員 吳嘉文)“各從業人員回收采樣點醫療廢物時一定要按要求做好個人防護,保證醫療廢物雙袋雙消紮緊口,這樣才能更規範更安全地進行後續的轉運處置工作。”在坪地街道采樣點上,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公衛防疫督導組中,他就是坪地公共衛生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坪地公衛中心”)的曾為民。

主動作為,落實樣品集中轉運工作
自深圳“0107”疫情開始後,曾為民和同僚們連夜制定坪地街道核酸樣品“内外循環”、“三方驗收”集中交接的新型轉運模式,同時迅速協調各職能部門、社群及第三方醫學檢測機構落實核酸采樣、樣品轉運及檢測工作,保障核酸篩查工作高效運作。
“我們不斷完善樣品轉運工作的每個環節,檢測結果就可以更快出來,市民也可以更放心了。”曾為民介紹道。此外,曾為民同時還是街道公衛防疫組的負責人,統籌落實核酸采樣點的清潔消殺、防疫督導、采樣系統維護等工作,對于多日來連軸轉的工作強度,他擺了擺手,“沒什麼,就跟我的名字一樣,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初心而已。”
心系一線,主動做好人文關懷
今年已經55歲的曾為民,曾在“非典”的抗疫工作表現突出,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一直堅守抗疫一線,同僚們都笑稱他是“老革命”中的實力擔當。
作為機關的工會主席,曾為民非常關心機關的抗疫人員,“大家都辛苦了,有困難一定要跟工會提,工會會幫大家解決問題。”這是曾為民時常對大家說的一句話。疫情以來他多次協調街道總工會,聯合街道向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機關職工送上補給品和慰問品,及時解決了他們的生活需求和難處,反複叮囑後勤部做好後勤保障,給防疫人員提供涼茶、水果、牛奶及防寒物資等。
父女搭檔,在各自的戰場逆風前行
“工作了一夜,吃得消嗎?”曾為民滿是心疼地對剛進家門的女兒說道。在他看來,女兒對待檢驗工作的那股犟勁,仿佛看到了剛從事公衛工作的自己。
曾為民女兒是龍崗區一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人員,在疫情開始後也迅速地加入了24小時輪班核酸檢測工作,因為身處密閉的檢測環境,每日要完成的核酸樣品任務多且急,在疫情期間父女倆也很少手機聯系。
“有時候剛好準備出門回機關就碰到女兒剛換班回來,她會再三叮囑我工作要注意身體。”說起女兒,曾為民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其實衛健系統很多像我們這種抗疫家庭,大家都在各自的戰場上迎頭而上,所有的困難都可以克服。”來源:深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