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九尾
編輯 | Anita
綜觀當下的國産劇,淑女常有,“虎妞”罕見。
沒想到,電視劇《小敏家》卻敢于塑造一個有瑕疵的耿直“虎妞”——由秦海璐飾演的李萍。
作為從底層摸爬滾打跑出來的“霸總夫人”,李萍身上并存着市儈與貴氣。
聽到前夫與發小在一塊了,不怒反喜,再三保證不會外洩消息,迫不及待地追問細節。
笑聲裡包含着對過往感情的釋懷,以及暗含着“還是我過得好”的複雜而微妙的心理。
但,聽到自己女兒與發小兒子談戀愛了,憤怒之餘,直接将前夫與發小的秘密抖落出來,引發一場“大龍鳳”。
作為女配,秦海璐原本隻是鑲邊的點綴,但她硬是用實力給自己“加戲”,演出了角色的人情味兒。
有人感歎秦海璐天生就是做演員的料,别人是求着祖師爺賞口飯吃,她是被老天爺追着喂飯都不吃,還連連擺手拒絕。
許多人闖蕩娛樂圈,唯恐被人安上負面标簽,秦海璐對此倒是坦然接受。
耿直、敢說,一直是秦海璐的性子。
隻要秦海璐在片場,什麼人情世故都要往後挪。
拍攝《骊姬傳奇》時,秦海璐與段奕宏發生創作分歧,雙方僵持不下一小時,互不相讓。
導演連忙出來打圓場:“不如我們各來一遍。”
拍攝電影《像雞毛一樣飛》時,秦海璐曾與陳建斌發生争執,兩人針尖對麥芒,對細節锱铢必較。
吵架戲拍完,秦海璐用力過猛,直接暈倒了,吓得劇組直接打120送她去醫院。
不過,導演孟京輝明确地表示:“我就喜歡秦海璐身上這股倔勁兒。”
畢竟,好作品需要經過不斷推敲,反複磨合,一味的隐忍與退讓,根本解決不了實質問題。
不僅如此,秦海璐在娛樂圈也是出了名的心直口快,口無遮攔,淨說大實話。
某一次采訪,金星羅列了一長串與秦海璐合作過的演員,讓她在其中挑選出演技最好的演員。
面對金星抛來的尖銳問題,秦海璐沒有選擇用模棱兩可的回答糊弄過去。
她不假思索地答道:“張嘉益、周迅。”哪怕自己的閨蜜劉濤也在選項之中,她也沒有被親疏關系左右判斷。
《金星時間》片段
明星每每被問及片酬總是遮遮掩掩,顧左右而言他,秦海璐卻坦率地說:“演員不差錢,我們掙的片酬可能夠老百姓過一輩子。”
而當别人詢問中年女演員處境的艱難,想煽情一把,秦海璐不明是以,反問:“中年男人就沒困境嗎?秃頭的不都是男人嗎?”
對于某些演員不認真演戲,對台詞時念數字然後靠後期配音的現象,秦海璐表示“直接大嘴巴抽過去”。
表達方式直來直去,不兜圈子的她,曾數次被人說“情商低”“戲霸”。
對此,她卻直言道:“我就是戲霸,怎麼了,專業夠強才能成為戲霸。”
秦海璐說真話的底氣,來源于從小到大修煉而來的實力。
1978年,秦海璐出生在遼甯省營口市,父母在改革開放後下海試水經商,忙于工作的他們根本無暇照顧她。
廚房的瓦斯罐需要更換,沒有大人,秦海璐與姐姐不得不拖拽着瓦斯罐上樓,發出叮叮當當的碰撞聲,心裡害怕得不得了,一路上生怕它突然爆炸起火。
12歲時,秦海璐被送到全托制的營口戲曲學校,一家人散落幾處,無法團圓。
在戲校,她專攻刀馬花旦。
平劇分為四大流派,主課老師的聲音為梅派,而秦海璐的聲音則為程派。
是以,主課老師對她并不看重,甚至斷定其學不了梅派,不肯傾囊相授。
那時候,東北大妞那股不服輸的狠勁兒冒了出來。
秦海璐不想被人看扁,遂打定主意,要幹出一番成績。
從此以後,老師規定6點半出晨功,她便4點半起床練習;老師規定每個人打300個飛腳,她偏偏要打500個,練到滿腿淤青也不罷休。
訓練不分晝夜,哪怕晚上睡覺,也要強忍疼痛,為了練好基本功而吊腿。
畢業那年,秦海璐被選中當“國粹傳播者”,遠赴日本表演平劇。
她特意挑了梅派平劇《天女散花》,甚至挑戰不可能,自制一條14米長的長綢,打破當年的世界紀錄,在日本的26個城市連演40多場,台下叫好聲不斷。
回去後,她特意去問老師:“您說我能不能唱梅派?”得到肯定的答案,秦海璐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少年時期的秦海璐
小小年紀練就一身硬功夫,可她沒有什麼成名成角兒的奢望。
她實在受夠了猶如無根浮萍,四處漂泊的日子,她極度渴望安穩,隻想盡快成家立業。
小心願質樸又簡單,拿個大學文憑,畢業後順理成章當個白領,嫁個好老公,平淡又幸福地走完一生。
原本,秦海璐想報考中國戲曲學院,沒想到國戲那年不在大連招生,她陰差陽錯地邁進中央戲劇學院的大門。
1996年,秦海璐來到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班裡共有“六朵金花”。
在宿舍和秦海璐頭對頭睡的是章子怡,同屋有大美人曾黎、梅婷、袁泉……相比其他人,她在長相上遜色幾分。
右一站立者為秦海璐
她快人快語,回憶母校時說:“你不知道,中戲那是‘人精’待的地方,不管以前你多優秀,進了中戲隻有自卑了。”
于是,她活成了校園裡的另類,不跑組,不試戲,成日裡裹着軍大衣四處晃悠。
在她大學快畢業時,恰好電影《榴蓮飄飄》的導演陳果北上選角,一眼相中這個自帶漂泊感的女孩。
兩人在中戲附近的小面館裡見面,邊吃邊唠,聽到這部電影連劇本都沒有,秦海璐差點蒙了。
過後,她直接向編劇抛出疑問:“哪個同學進組前沒收到過一大摞劇本,我該不會是遇上騙子了吧?”
導演和編劇拍着胸脯保證,這電影絕對靠譜,于是,秦海璐義無反顧地來了。
2000年電影《榴蓮飄飄》秦燕(秦海璐 飾)片段
她下苦功夫,細細揣測這個沒有出路,不得已改做皮肉生意的底層小人物。
秦海璐還将學平劇的人生經曆嫁接到角色身上,并在結尾再次演唱平劇選段《天女散花》,小露一手戲劇功底。
影片上映,她瞬間成了影視圈異軍突起的黑馬。
2001年,憑借《榴蓮飄飄》中的秦燕一角,秦海璐擊敗梅豔芳、張艾嘉等熱門人選,接連斬獲金馬獎最佳新人獎與最佳女主角。
那一年,她才23歲。
聚光燈下,秦海璐又蒙了。
從來沒有一人獨攬兩項大獎的先例,她準備的發言稿早就在領最佳新人時便一股腦兒講完了。
登上領獎台,激動到落淚的她連妝都哭花了,于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秦海璐斷斷續續地說:“媽媽告訴我不要在外頭哭……朋友也告訴我,哭沒有笑好看。”
可此刻,眼淚成為宣洩情感的最好一劑良藥。
也是以,某些不懷好意的台媒直接給秦海璐扣上“最醜影後”的蔑稱。
尖酸刻薄的評論不絕于耳,秦海璐霸氣地回應:
“甭管我是美是醜,五六個獎杯放在那兒,姐們兒很行!你們弄了一輩子不也就這點玩意兒嗎?姐們兒一部戲就搞定!”
随後飄然而去,證明她不是不行,而是不屑。
第一部戲便斬獲影後,起點如此之高,後面的路怎麼走?
秦海璐沒空想那麼多,她做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跑去當白領。
後來,秦海璐開了火鍋店、美發店、廣告公司……無一例外都失敗了。整整5年時間,她的工作都遊離在娛樂圈邊緣。
循環往複,秦海璐最終得出一個悲傷的結論:做生意,我不是那塊料。
于是,她又踏踏實實拍戲去了,在擅長和喜歡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自洽地活着,用豐富多彩的經曆開啟與觀衆共情的閥門。
重新投入演藝圈,圈内的玩法與規則早已重新洗牌,秦海璐倒不疾不徐,穩步前進,遊走于各種題材的劇集中,毫不掩飾自己對好本子的渴望。
小成本電影《鋼的琴》找上門,秦海璐不假思索,一口應承下來。
開拍沒多久,劇組面臨嚴重經濟危機。最慘的時候,賬上隻剩47塊錢,連膠片都買不起,隻能跟隔壁的《最愛》劇組借膠片,以解燃眉之急……
種種窘況,秦海璐都看在眼裡。
2011年電影《鋼的琴》劇照
殺青那天,秦海璐堅持分文不取,将預付片酬還給導演,又繼續“倒貼”錢,讓電影順利完成後期制作。
仗義出手的原因很簡單,秦海璐不想讓經典淪為一堆膠片,《鋼的琴》也不負衆望,橫掃多項世界級大獎。
2011年電影《鋼的琴》 陳桂林(王千源 飾)與淑娴(秦海璐 飾)劇照
幾年後,《桃姐》劇組出面希望秦海璐演一個小配角。
這一次,秦海璐不大樂意了,直截了當拒絕對方,嫌棄角色沒挑戰性。
導演許鞍華細細解釋,“蔡姑娘”這個角色雖小,但至關重要,經不住導演的再三邀約,秦海璐最終進組。
2012年電影《桃姐》劇照
不僅如此,秦海璐還在現場狂删自己的戲份,她的理由是:主角是桃姐,不相關的枝丫可以修剪掉,畢竟多給她幾個特寫鏡頭,對劇情沒有任何推進作用。
《白鹿原》劇組找上門來之際,秦海璐剛剛生産完,身體虛弱。
起初,張嘉益(原名張嘉譯)還不好意思直奔主題,隻好掰扯情懷,繞着彎地誇這本子好。
秦海璐直截了當問道:“你到底想說什麼呀?”
電視劇《白鹿原》片段
張嘉益這才表明來意,向她發出鄭重邀請,并且表示可以幫忙協調檔期,秦海璐很痛快地答應了。
萬萬沒想到,秦海璐憑借此片獲飛天獎和白玉蘭獎的雙提名。
或許,一個又一個含金量十足的獎項便是對她最好的褒獎。
“當你有本事的時候,人家必然會來請你。再難合作的演員,都有人來叫你演戲,就是非你不可。”
耿直隻是秦海璐性格中的一點,有實力才給了她敢與大半個娛樂圈叫闆的底氣。
秦海璐不在乎被人稱為“戲霸”,她拍戲愛較真,涉及創作,那是一步不讓。
她曾多次表示,演藝圈這麼多聰明人,虛以委蛇那套别人怎麼會看不出來,真誠處事,真誠待人才是最實際的。
身處浮華不迷眼,果然,大格局,才能成就大青衣。
作者:九尾,讀者人物原創作者。介于躺平與摸魚之間的自卷青年。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本文内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與本平台無關。
值班編輯:楊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