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晶片短缺情況緩解,大部分車企産量止跌反彈

對中國車市産生重大影響的晶片短缺問題,在2021年12月迎來了好轉。

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下稱乘聯會)的産銷資料顯示,2021年12月,國内狹義乘用車銷量達到236.67萬輛,同比增長2.3%,在産量上,12月狹義乘用車累計産量為246.57萬輛,同比增長4.2%,

“12月以來廠家發車的數量增加了不少,之前積壓的訂單釋放了一部分。”上海某頭部自主品牌4S店銷售經理告訴第一财經記者。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資料顯示,12月汽車經銷商庫存系數為1.43,環比上升5.9%,但同比依舊下降20.6%。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認為,盡管晶片短缺問題在第四季度緩解,經銷商積極備庫使庫存水準回升,但不及往年庫存水準,處于近三年的曆史低位。

從去年産量資料來看,和晶片短缺較為嚴重的9、10月相比,12月大部分車企均實作了産量資料的止跌反彈。

分品牌和陣營來看,豪華品牌車企減産情況得到緩解。過去半年裡深受減産困擾的一汽-大衆奧迪12月産量同比下滑收窄至0.7%,相比于9月超過60%的同比減産有着較大的提升;同樣在9月減産近60%的沃爾沃,12月産量同比跌幅亦收窄至15.9%;北京奔馳12月産品同比下跌13.1%。相較之下,華晨寶馬和長安林肯繼續保持着較好的産量增長态勢,兩家車企在12月銷量同比增長均超過20%,其中長安林肯産量同比增幅達到43.5%。

晶片短缺情況緩解,大部分車企産量止跌反彈

寶馬一直在缺芯的大環境中保持着較為穩健的表現,大衆集團CEO赫伯特·迪斯曾表示,寶馬在晶片危機中表現得更好,它們長期以來一直與半導體制造商更密切地合作。即便在缺芯最為嚴重的9、10月份,寶馬依舊保持着産量的正增長,并得益于穩定的供應連結清單現,2021年全年寶馬再次奪得國内豪華汽車銷量冠軍,并将和第二名奔馳的差距拉開到近8萬輛。

得益于産能的恢複,在走訪豪華品牌經銷商的過程中,多位銷售顧問向記者表示,目前部分暢銷産品的優惠幅度已經恢複到往年的正常水準。去年10-11月期間由于新車短缺,部分豪華品牌二手車居高不下,甚至出現和新車價格倒挂的情況。近期,有二手車經銷商告訴記者,目前豪華品牌二手車價格已經回落,部分車型價格的跌幅達到10%以上。

合資品牌方面,受到晶片困擾較為嚴重的合資品牌在12月也迎來了“止跌反彈”。乘聯會資料顯示,12月一汽-大衆産量同比跌幅收窄至2.1%,11月該公司産量同比跌幅近40%,一汽-大衆旗下奧迪和大衆雙品牌均實作産量跌幅的大幅收窄;大衆的另一家合資公司上汽大衆12月産量同比增長10.9%,11月則為同比下跌18%,但值得注意的是,斯柯達品牌在12月的産品同比跌幅依舊高達68.7%。長安福特、上汽通用等美系合資車企12月産量亦實作環比上升。

供應鍊體系相對穩健的日系品牌在12月出現了一定的分化。一汽豐田、廣汽豐田、廣汽本田12月産量同比漲幅均超過10%,其中廣汽豐田漲幅達到26.5%;東風日産和東風本田兩家日系合資企業12月産量均出現下滑,産量跌幅分别為9.7%和34.6%。

東風本田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馬來西亞洪水,部分零部件短缺,進而造成了12月的産量下滑。”

和海外品牌相比,供應鍊短缺對于自主品牌的影響相對較小。12月,比亞迪依舊保持遠超行業平均水準的表現,産量同比增加73.7%,但環比增幅有所縮窄。2021年度産銷破百萬輛的3家頭部自主品牌亦在12月的産量表現上走出了完全不同的趨勢:吉利汽車12月産量同比下跌1.5%,産輛跌幅較前幾月進一步減少;長城汽車12月産量實作了7.9%的正增長;長安汽車則在12月産量同比大幅下跌31%。長安汽車方面表示,12月銷量下跌是受到了了“缺芯少電“的影響。

從主流車企的産量資料來看,大部分車企12月的産量均出現了好轉,但晶片短缺的問題并未完全被解決。有業内人士分析稱,國内汽車12月産量資料好轉,一方面是晶片供應量提升,另一方面是12月海外車企受到疫情、聖誕假期等影響,零部件需求量降低。

近期,豐田汽車曾表示,由于車用晶片等零部件短缺,豐田日本工廠産能受到影響,2月全球生産計劃将從70萬輛縮減至55萬輛。

中汽協副秘書長李邵華認為,從之前需求錯配到現在恐慌性争搶資源,缺貨恢複周期會延長。加上全球疫情沒有完全得到控制,各地影響還是會出現的。真正得到緩解,需要上遊産能形成。晶片行業在2020年底開始陸續地投資布局,最少要1年多才能形成生産能力,也就是說汽車晶片短缺基本上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根本性緩解。